PDF下载
双减背景下的初中音乐教学策略探析

肖琪

大余县新城镇中学

摘要: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音乐教育的任务日益突出,既要重视音乐文化和艺术的传承,又要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因此,初中音乐教师应积极探索和尝试更新颖、更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真实体会到音乐的艺术魅力,从而实现教育培养的目标。
关键词: 新课改;初中;音乐;教学策略
DOI:10.12721/ccn.2024.157440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前言

音乐课是一门非常有趣的课程,很多初中生对音乐课都很有兴趣。但是,目前我国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仍然存在,因为音乐课堂教学依然是以音乐理论和声乐技巧为主要内容,教师在课堂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地位,再加上教学中的理论知识过多,导致学生对音乐认识的偏差,使音乐教学不能带给学生愉悦感[1]。所以,学生们对音乐课程的兴趣也越来越低。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已不适应当前初中音乐教育的要求,亟待改革和创新。

一  初中音乐教学在在素质教育中的意义

(一)培养初中学生的审美意识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目的在于提升学生感知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美学功能是音乐教学的基础,是它与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哲学、伦理学、美学等虽然也具有美学的功能,但是它们的本质是通过抽象的概念、严密的逻辑以及形形色色的描写来展示美学的原理,使人类获得理性感知。而音乐是通过独特的旋律,形成一种艺术意象,将其融入到声音中,让人感同身受[2]。因此,这种音乐教学的美学作用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优美的音乐是一种由作者的美好情感和崇高的精神所发出的讯息,它对人们的身心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初中生的精力旺盛、想象力丰富、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猎奇心理,其思维尚处在渐进发展的阶段,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和可变性。但是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因此容易受到错误思想的影响。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中,首要任务就是教育学生辨别是非、辨别好坏、辨别美丑,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并培养他们具备高尚情操。

(二)促进初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音乐是一种通过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而影响人格形成的艺术方式,它通过表达、塑造情感来实现个人的和谐发展。在音乐教学中,情感的表现已经转化为思想、观念、道德、价值观,是学生认识自身、认识社会、认识自然的一个重要途径。虽然人们在享受音乐的过程中会有不同的感受,但是大部分的乐曲都能让人感到快乐、舒适,这是一种正面的态度,也是一种友善的态度,它能安抚受伤的、疲惫的心灵,也能让人平静下来。所以,一部优秀的音乐作品,在不断地被聆听和传唱的过程中,会对初中生的个性养成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当学生全身心地感受音乐,对他们心灵的和谐发展会产生独特的作用。

二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音乐教学策略

(一)联系实际生活

在新课程标准的科学指导下,根据初中音乐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教育部门也对音乐教学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事实上,许多生动的音乐都是从现实生活中衍生出来的,比如,宴会、婚礼中的音乐,电影、电视的插曲或背景音乐等,这些都和现实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在初中音乐教学模式的改革中,教师不仅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而且要真正地回到现实生活中去,从多个视角去发掘生活中的音乐。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而且可以让他们获得更多的新的经验。此外,为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音乐欣赏的基础上进行深度的探究,并通过影视的形式,引导学生从多个方面进行评价和总结[3]。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接触大量的音乐技巧,而且还可以促进他们良好的观察、思考习惯的养成和发展,从而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二)拓展学生认知视野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将影视作品中的优秀的、美妙的音乐作品介绍给学生,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和理解这些音乐作品,让他们能够感受到音乐中蕴含的生动内容和多彩画面,以视听结合的方式来增强学生的音乐感,从而提升他们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提高他们的艺术内涵和音乐素养,丰富他们的音乐知识储备。此外,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不应仅限于音乐课堂和教材,因此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拓宽学习途径,扩大学习的积累,以加深理解和把握音乐的内涵。

比如在学习《爱我中华》时,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关于歌颂祖国的音乐资料,在上课时分享所收集到的材料,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然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祖国颂歌的相关视频资料播放出来,不但能够提升学生的课堂专注力,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并推动他们深入思考,从而更好地理解他们所学的音乐知识。最后,老师应该给学生一定的自由时间,让他们回忆和巩固所学的音乐知识,以此来树立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从而使音乐教育水平得到提高。

(三)融入游戏教学

初中音乐教学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让他们能用悦耳的嗓音演唱老师所教的歌曲。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各种教学方法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通过游戏教学,教师能很好地营造出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乐园,使学生在游戏中愉快地习得音乐的知识和技能,并享受音乐的魅力所带来的愉悦[4]

比如在《走进大自然》的学习中,如果是农村学生,他对大自然的认识包括了融化的河水、树木的嫩芽、美丽的花、枝头间跳跃的小鸟、山林间奔跑的野兔等等。而对于那些生活在城市里的学生来说,他们所能接触到的大自然,就是城市道路两旁的花草树木。因此,音乐教师在课堂上要做的,就是要让学生去体会大自然之美。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市区附近的乡村进行郊游,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真实的大自然。在课堂上,教师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大自然的美,比如引导学生想象自己是一条小鱼,刚从破冰的水里一跃而起的时候,会有怎样的欢快情绪?通过游戏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的了解自然。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回忆看过的自然景观,深刻体会到其中的意境,从而对歌曲的音准、节奏、速度和表现力都会有很大的提升,保证初中音乐课堂的效率。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音乐,是世间最动听的声音,不仅能陶冶人们的情操,而且能激发人们的创造力。作为初中音乐教师,在思考如何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的同时,还要对当前的音乐教学模式进行大胆的改革。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初中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率,才能为我国培养出更多的具备音乐核心素养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荣琴.让跳动的音符演绎活跃的师生课堂——初中音乐课堂教学高效化路径探析[J].戏剧之家,2021(15):114-115.                                  

[2]李洁.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的应对策略研究[J].北方音乐,2020(24):215-217.

[3]浦宇.基于游戏视角下初中音乐教学策略探究[J].黄河之声,2020(13):65-66. 

[4]周琳.对新课改下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创新模式分析[J].黄河之声,2020(03):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