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采访技巧,以提高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然而,在农村中学语文课堂中,许多教师忽略了这一模块的教学,导致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较差,如普通话水平低下,缺乏在公众场合表达自己想法的信心等问题。农村中学语文教学面临着许多挑战,其中的一个因素是语文教育现状的不足,影响了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这些问题也阻碍了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本文将基于各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探讨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和采访能力。
二、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强化学生口语交际和采访水平培养的必要性
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农村中学语文课堂中,加强对学生口语交流和采访技能的培养已经成为必要之举。
(一)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需要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都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技巧,以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素质。但是,由于受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许多老师在课堂中只关注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技巧,忽略了培养他们的听、说能力,从而使得许多农村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采访技巧都较差。许多农村中学生的普通话水平相对落后,他们的语音常常带有地域特色;此外,他们在课堂上也缺乏有效的沟通技巧,无法有效地展示出自身的见解,也没有足够的信心去与他人分享。如通过对课堂提问情况的调查,可以发现,许多学生对于老师提问感到恐惧,他们会选择回避,甚至拒绝主动参与。这种教学模式与当今教育的发展趋势相悖。在中学语文课堂上,重视口语交流和采访技巧的培养,将会极大地改善目前的教学环境。老师们可以通过加强训练,帮助学生掌握流利的普通话,增强他们的语言交流能力和自信,使他们更加勇于、更加擅长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全面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素质。
(二)促进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创新的需要
新课改“三维”教育目标强调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要求现代语文教师不仅要注重传授学生基础知识,还要重视培养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能力。通过这些措施,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发展出更高水平的语文素养。传统的农村中学语文教育存在着一种普遍的“高分低能”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通过加强口语交际和采访技巧的训练,可以大大改善“高分低能”学生的出现,改善课程教学效率,使“知识与技能”的教学目标得以更好地结合。这不仅可以巩固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还可以帮助他们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引入三维教育理念,语文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满足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而且还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语言交流能力。因此,加强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有助于推动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三、口语交际教学的问题
由于四个主要原因,口语交际教学并未受到广泛关注。
(一)考试指挥棒的缺陷
今天,随着素质教育和核心素养的不断推进,考试依旧是衡量教学成果的重要标准。但由于口语交际的独特性,口语交际的测验往往被忽视,几乎所有的考试都没有涉及口语交际的内容,导致许多教师选择放弃口语交际的测验,而另外一些教师也只是草率地完成口语交际的测验。许多老师都认为,在语文课堂上,如果只是简单地讲授口语交际方面的知识点,加深不了学生的理解,也只会浪费学生的宝贵时间,并且会对他们的总体表现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在课堂上,避免或减少讲授是最好的选择。口语交际教学只是语文课程标准中的组成部分,是教材中简单提及的一部分,在教师的心目中,它是一项无所谓的训练。
(二)教材排版的缺陷
不管是哪一种版本的教材,都在单元训练中安排了口语交际内容,但这些内容的编排显得有些简单。这里的简单并不是指内容的难易程度,而是指教材只是提供了与单元主题相关的话题,并且没有提出系统性和操作性的要求和教学建议。
(三)教师的认知缺陷
许多老师认为,口语交际能力是一种需要长期积累的技能,而这种技能无论是通过课堂上的讲解还是实践,都无法得到显著的提升;此外,由于考试并未直接评估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因此无论是否进行口语交际训练,都不会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产生任何负面影响。一些老师认为,口语交流能力是学生天生俱来的。对于那些具有外向特质的学生,他们可能拥有出色的口语表达能力,而对于那些内向的学生,他们可能并不擅长这方面的技能。
(四)教师教学能力的缺陷
口语交际教学并非如阅读教学一样,而是一种实时的、面对面的、具体的、实践性的教学方法。由于许多教师缺乏口语交际能力,他们无法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从而无法有效地传授知识,并且无法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内容。因此,他们只好放弃口语交际教学。
四、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强化学生口语交际和采访水平培养的有效对策
(一)强化普通话基本功训练
在农村中学语文课堂上,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语交流能力和采访技巧,普通话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学生的普通话水平较差,他们的发音不准确,表达也不够清晰,那么他们将无法取得良好的口语交流和表达效果。为了提高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的质量,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语文课程的优势,加强对学生普通话基础知识的培养。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将普通话训练纳入日常汉字和篇章课程的教学内容中。中学阶段作为学生语文学习的起点,语文教师应该紧密结合汉字和篇章教学,加强对学生普通话基本功的训练,纠正他们不正确的语言发音,改变过去普通话混杂方言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音准,为促进他们的普通话水平提升打下基础。此外,教师还可以开展专项的普通话训练,根据普通话水平训练的相关要求定期组织训练,以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通过建立一个系统化的语文训练体系,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
(二)强化师生交流,树立学生表达的信心
为了解决当前农村中学生缺乏交流能力的问题,教师应该创造一个有利于师生交流的环境,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使学生能够习惯于课堂上的交流与表达,从而为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和采访技能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农村中学语文教师可以利用问题导学法,创造出有趣的问题情境,并采取定期的课堂提问模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改变过去学生畏惧、不敢发言的状况,增强他们的表达能力,使他们更加勇于、更加擅长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开展多样化的口语交际活动
通过多种形式的口语交流活动,农村中学语文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口语交流能力和采访技巧。例如,通过朗诵、朗读等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增强他们的语言理解能力。此外,在语文课堂上,举办演讲比赛、辩论赛等活动也能够促进学生口语交流能力的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农村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语文课程的独特优势,加强对学生口语交流能力的培养,以提高他们的语言采访技能。
(四)鼓励学生在小组互动中锻炼口语能力
为了帮助学生训练口语交际能力,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情境的方式让他们参与,并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例如,教师可以扮演“提示者”的角色,通过一个问题和几个提示,让学生带着问题在小组中进行自主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观察学生的表现,如果发现有小组缺乏主动交流,教师应该及时进行指导。通过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将其纳入小组的讨论和交流,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团队。在学科课堂中,老师可以鼓励学生们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创造和表现情景,让他们自主决定场景和角色,并自行挑选角色,随后在课堂上给同学们展示。
(五)以学生现实水平为出发点
口语交际和采访是一种社会交往过程,在采访过程中,采访者与被采访者之间形成了一种社会互动关系,要使被采访者积极配合,提供所需信息,就首先需要我们进行大量周详的准备工作。首先指导学生针对研究问题制定采访提纲,包括问候语、自我介绍、访谈目的、征求意见、采访内容等。其次,根据采访内容需要确定访谈对象。教师在指导小组梳理研究问题时发现,他们所提问题涉及内容较广,不是一个被访者就能够解答,所以有针对性地确定被访者也至关重要。最后是确定访谈的具体时间、地点。
(六)以学生真实体验为生发点
进入采访时碰到的第一道难题就是接近被采访者,因为被访者一般都是陌生人,陌生可能使双方产生约束感,使谈话不自然,让采访者陷入尴尬的境地。因单元的学习内容决定了被访者身份多为厨师、服务员、用餐者,如何做到省时、简便效率高?教师指导学生从正面直接接近对方,双方一见面,采访者即开门见山,自我介绍后直接说明来意,以委婉的言辞来取得对方的配合。
五、结语
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农村中学语文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加强对学生口语交流能力的培养,提升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以推动农村中学语文课程的变革。
参考文献
[1]邸永喜.农村中学口语交际教学有效策略探究[J].语文天地,2016(21)
[2]梁勤晓.初中语文教学应重视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J].广西教育,2007,(14): 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