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小学音乐课堂奥尔夫教学法的运用

蒋眉

遂宁市高升实验小学校,629000

摘要: 奥尔夫教学法是一种对音乐教育的态度,强调了音乐的“整体艺术”特性,基于奥尔夫教学法的音乐活动需要与动作、舞蹈、言语合为一体,从而使教学成效落实在音乐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中,进而达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为此,本文结合奥尔夫教学法的特点与可行性,探究了其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本文旨在探讨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为奥尔夫教学法在中国的推广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奥尔夫教学法;小学音乐;教学探究
DOI:10.12721/ccn.2024.157457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一、运用表演形式,创设情境启发兴趣

奥尔夫教学法通过将音乐与动作、舞蹈、言语有机融合,使学生提升音乐综合表现能力,并促进艺术素养的发展。音乐表演活动也是小学音乐课的常见活动之一,但目前教学实践中的表演活动大都形式单一,长此以往导致学生的兴趣不足。为此,在开展音乐表演活动时,教师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并借助情境的真实感和体验感启发学生感悟其中蕴含的情绪情感,且这种包含音乐文化背景、体现音乐舞蹈相融合、剧情趣味故事性的教学模式更能够启发学生的创造性音乐表现能力。例如:在歌曲表演《蜗牛与黄鹂鸟》中,教师先利用图文展示故事大概剧情,让学生观察蜗牛与黄鹂鸟的动作特点,然后教师播放两段旋律,让学生根据观察到的动作特点,选择蜗牛和黄鹂鸟适配的音乐旋律。然后教师创设故事情境并配乐,让学生按照歌曲内容对故事情节进行编排,既要包含歌曲内容,又要融入创新元素,整个表演活动以轻松愉悦的氛围为烘托,促使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增强创造性音乐表现能力。

二、运用乐器训练,促进学生参与合作

小乐器是小学音乐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从教学实践中可以发现并不是所有学生都热爱并擅长歌唱,而小乐器的演奏教学则可以使部分不喜歌唱的学生也参与到音乐实践学习中。奥尔夫乐器通常采用打击乐器,包括木棒、沙锤、三角铁与各种鼓类乐器,没有较高的操作难度,符合小学生的乐器学习需求。为此,教师可运用乐器训练促进学生参与到合作表演中,这种集体性的音乐表演形式能够增强学生在合作中的配合与协调能力,也是展现学生表现欲和自信心的重要契机。如: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奥尔夫乐器后围坐成一个圆圈,敲击自己的乐器感知乐器的音色特点和发声类型,然后教师播放背景音乐,指导学生配合音乐节奏敲击乐器,将音乐旋律与乐器节奏相结合制造出音乐鼓点。因奥尔夫乐器不需要掌握特定的乐理知识和演奏技巧,可以使学生快速上手并根据自己对音乐节奏的理解,拍打乐器配备音乐,这个过程有利于学生增强手脑结合能力,并且在团队协作中感受到乐器相互配合所产生的独特节奏与韵律,同样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创造性音乐表现能力。

三、利用游戏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其对于游戏有着更高的参与热情,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说,游戏化教学更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寓教于乐当中掌握所学知识,因此有效改善由老师灌输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状态。小学音乐其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在于向学生教授多少音乐技巧,让其今后成为歌唱家、演奏家等等。学生能够通过音乐学习,了解不同的音乐类型,在音乐当中提高其审美能力,感受艺术的魅力,体会生活的美好,从而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以及生活态度,促进其健全人格的形成。老师要遵循奥尔夫教学法,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生拥有更多的游戏自主权,学生可以自己选择游戏的类型、自行制作游戏的道具、选择游戏的同伴等等,从而充分地利用游戏,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教学《动物说话》这首歌曲时,老师首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播放各种声音,让学生分辨这些都是什么声音?学生在仔细辨别下,识别出老虎的叫声、猫的叫声、羊的叫声等等,老师可以让学生自行进行模仿,为模仿游戏做准备。随后,老师可以以随机抽取的方式选中某一声音,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模仿,邀请一组学生,由一名学生进行模仿,另一名学生则根据这一声音进行即兴表演。使用游戏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不同声音的模仿下提升其表现水平,结合学生的经验发挥其想象。在模仿不同动物的过程当中,为接下来的歌曲学习奠定基础。    四、融入本土文化,形成文化自信

奥尔夫教学法强调本土化,这也是奥尔夫教学法得以广为流传的根本原因。在奥尔夫教学法当中,注重音乐的本体性,这和中国文化当中以歌传情之间相吻合,所以在将奥尔夫教学法应用于小学音乐教学当中。要通过在本土文化上的融合,拉近音乐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能够借由音乐学习,更好地体会到我国文化的魅力,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形成良好的文化自信。诗歌是我国传统文化当中的瑰宝,很多人都认为诗歌属于文学范畴,但事实上诗歌从名称上就可以看出其音乐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诗歌本身有着很强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因此利用诗歌来进行音乐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同时还能够增强其人文素养。让学生体会到平仄变化里的韵味,感受诗歌里所传递出来的思想。比如可以结合《绝句》来进行音乐教学,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诗句中的关键词,如黄鹂、白鹭、万里船、千秋雪等等。让学生根据这一具体事物发挥出自身的想象能力,还原诗歌当中所描写的场景,体会诗歌里所营造的意境,并且鼓励学生用自身的肢体动作来表达出自己对于诗歌的理解。利用多媒体技术配合悠扬的音乐,让学生尽情的舞蹈,从而令我国的诗歌文化焕发出全新的活力。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奥尔夫教学法应用于小学音乐课堂当中,能够更好的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音乐课程变得更为综合性和多样化,丰富教学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自主感受。让学生具备良好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从而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魏方笑.浅谈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参花(下),2020(05):144.

[2]杨军.奥尔夫音乐法在农村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新课程(小学),2019(11):96-97.

[3]吕思芸.刍议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遵循的原则[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9(1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