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艺术能力培养策略

白丽宁

南宁市第十三中学,广西南宁,530011

摘要: 之所以要重视音乐教学,是因为通过音乐课程体系的学习,对于学生智力发展、兴趣培育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相对于其他的学科来说,音乐这门学科具有有利的发展优势。在以往的音乐课程内容讲解的过程中,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基本上都是通过以唱的形式进行展开,这种模式过多的侧重于唱歌技能以及技巧方面的训练,对于音乐艺术形象的趣味性等方面并没有进行重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感兴趣,学习的热情不高,久而久之会产生一种排斥的心理。为了更好地缓解以上现象,教师必须要侧重于学生艺术能力的培育,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方面能够针对当前的音乐理论知识进行掌握,另一方面也能够通过音乐的内容学习,更好地去提高自身的艺术能力。本文主要是依据初中音乐这门学科,对于学生艺术能力培养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关键词: 初中音乐;艺术能力;策略
DOI:10.12721/ccn.2023.157100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对于大多数的音乐教师来说,在欣赏课程开展的过程中,缺乏研究的力度,自身的专业水平有限,对于音乐欣赏教学工作的开展并没有进行重视,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依照教材的体系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灌输和陈述,对于学生自身艺术能力的培育处于一种忽略的状态。在对不同的音乐作品进行欣赏的过程中,形式单一,整体的课堂氛围比较烦闷,枯燥。导致当前音乐欣赏教学工作的开展出现阻碍。

一,音乐艺术能力培育的重要性探究

(一)有利于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

在当前的音乐欣赏课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通过不同音乐作品的赏析,能够更好地去表达人的内心世界,对于学生智力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当前的课程内容讲解的过程中,作为音乐教师,一方面要教会学生如何去正确演唱歌曲,另一方面也要给予学生讲述专业的乐理理论知识,在无形之中强化学生音乐思维的培育,使其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有更多的理论知识作为支撑,不断地去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提高欣赏水平。通过音乐这一媒介,更好地去挖掘音乐课程的魅力,这对学生自身艺术能力的培育具有积极的影响。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对不同的乐曲进行赏析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立足整体,针对整首音乐作品的整体形象进行感知和学习,当学生接触到一部音乐作品之后,其本身的创作属于初次创作,而学生对于整个音乐的形象有了想象以及人物塑造之后,属于一种再次创作,这对于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具有积极的影响。例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沂蒙山小调》这首作品来说,整体的旋律非常的优美,表达了对家乡对生活的赞美之情。教师在这期间可以让学生通过不同的角度去了解这首歌曲的意境,培养对家乡的热爱,对中国民歌的喜爱。通过这首歌曲的欣赏,了解民歌的创造手法,并运用“鱼咬尾”来进行旋律创编,同时结合进行文学方面的创作,让学生对整首音乐的意境理解,做一首小词。课堂中,教师可以依照当前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学生歌曲创编的平台,让其根据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进行歌曲的创编,在教师的帮助之下,谱写不同的乐谱,以此使其最终的音乐作品达到预期的效果,这对于学生自身各方面的能力提升具有积极的影响,也能够极大的去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潜能。

(三)有利于良好品质的形成

对于音乐来说,是人进行情感交流的一种重要表达形式,是当前人类历史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内容,教师在进行音乐课程内容教学的过程中,通过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让学生针对当前的音乐作品进行赏析,这能更好地去培育学生的思想情感,将音乐作品中的精华进行吸收,以此将其转化成学生所独有的内在品质,以音乐作品的欣赏进行德育知识的教育,更好地去感受音乐作品的深厚底蕴,这对于学生艺术创造力的培育具有积极的影响,使得整个音乐欣赏教学活动的开展更加的高效顺利,以此更好地实现当前的授课目标。

二、学生艺术能力培养的问题讨论

在当前的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自身音乐情感方面的能力培育并没有进行重视,在授课的过程中,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依照教材的内容进行讲解,学生只是单纯地去学习唱歌,这种形式会导致学生的厌倦心理越来越严重[1]。由于单一的授课模式,学生在对相关的作品赏析的过程中缺乏学习思路,没有目标和方向性。对一些歌曲要点进行学习的过程中,缺乏有教师的有效引导,部分教师虽然意识到了学生各方面能力培育的重要性,但是由于时间的限制,在对学生进行乐理知识讲解的过程中,针对一些重点以及难点的部分并没有进行深入的剖析,学生缺乏练习,面对学生的提问,部分教师处于一种忽视的状态,这进一步削减了学生的音乐学习热情。同时,在进行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处于一种乱模仿的状态,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压着嗓子唱歌。这种方式会进一步阻碍当前学生艺术能力的提高,对于不同的学生而言,由于其家庭背景、生活习惯、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性,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并没有进行针对性的引导,缺乏教师的鼓励和帮助,这些因素的影响会进一步阻碍当前学生的学习,使其对当前音乐课程的学习不感兴趣[2]

三、艺术能力培育的策略

(一)强化学生音乐情感能力的培养

情感是音乐教学审美化的主要标志,通过音乐的课程学习,能够更加直观更加快速地进入人的情感世界,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同的学生针对不一样的音乐作品,在学习期间都会有自己所独有的情感,一方面是对当前音乐审美的感受,另一方面也是当前音乐教育的主要目标。在音乐欣赏课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更多地去了解当前学生的心理变化。感受不同乐曲风格的节奏、旋律、速度变化,在此基础之上,给予学生自我陈述和发展的平台,让学生去讲解自己对当前音乐作品欣赏的真实感受,在授课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对一首歌曲进行完整的聆听和介绍,这种形式能够更好地缓解当前学生对音乐课程的厌倦心理,与此同时,也能够极大的满足当前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学习好奇心,使其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当前的音乐学习中来。以《春江花月夜》这首作品为例,教师在对这首作品进行赏析的过程中,可以简单地给学生介绍该首乐曲的主题思想,对整个乐曲的旋律进行感知和理解。在此基础之上,让学生直接在欣赏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这首歌曲所要表达的真实情感和内涵,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作品的方法以及表现手段的探讨和交流,初步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变奏法特点。在与同伴进行讨论的过程中,感受整个音乐的律动和主旋律。通过这种方式的学习,一方面能够更好地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针对当前《春江花月夜》这首歌曲的探讨会更加的热烈,另一方面也能在无形之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重视感知能力的培养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必须要侧重学生听力方面的能力培育,让学生通过对不同音乐作品的音调、音色变化、力度的变化等方面,让学生去感知以及了解不同的声音,去聆听旋律,感知和声,将不同的乐器声音进行辨别,以此更好地去提高学生的听觉,对于视觉以及唱歌的技巧方面也要进行培育。在进行发声练习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进行识谱地跟唱练习,一开始可以降低唱谱的难度,然后依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难度的增加,以此做到一目数行的地步。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更好地去强化学生的速视能力,在授课中,教师也可以通过理论与实践的融合,让学生将当前课堂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进行强化。在进行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百鸟朝凤》乐曲讲解的过程中,要更多的让学生去练习,去实践,感受乐曲所表现出的百鸟争鸣的大自然之美,感受唢呐的特点,教师可以去搜索有关唢呐的经典乐句,或者是教师进行现场示范,与学生作进一步的交流,然后将其贯穿到整个授课中。在导入的环节,教师可以对学生提问:大家喜欢小鸟吗?鸟的分类有哪些?凤凰是一种什么样的鸟?《百鸟朝凤》是什么乐器演奏的?通过方式的设问,在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给予更多的技巧指导,让学生能够逐步地去突破难点。同时,也可以给予学生搭建表演的舞台,让其去展示,或者是搜集有关唢呐的图片,让学生去观看。在授课的过程中,针对表现优异的学生,教师要给予一定的鼓励,通过适当的夸奖,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信心,通过这种言语的评价,更好地去鼓励学生。

(三)重视欣赏声乐作品中的发声练习,创设平台进行展示

在当前的音乐欣赏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去提高学生的艺术能力,教师在这期间必须要给予学生正确、合理的发声技巧练习,让学生高效的利用嗓音。首先必须要去了解发声的原理,对于不同音乐作品的音色、演唱技巧都要进行分析。在欣赏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大漠之夜》这首声乐作品,教师就可以根据相关的技巧进行分享,让学生能够大胆地去练唱,掌握歌曲的节拍,感受歌曲中的民族特点,在多个角度的欣赏下,更进一步感受音乐中⼈声的特点,欣赏、分析、理解⾳乐作品魅力。另外,对于不同学习情况的学生而言,教师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要给予学生更多可以表现的机会和平台,了解学生的想法,并对其给予专业的指导。教师在这期间要充分主动地去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创作的精神。还有的学生侧重于主持,教师可以让其担任整个活动的组织人和主持人,有的对于音箱灯光等方面有一定的兴趣爱好,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其去制作。当教师充分依照每一位学生的特长进行了展示之后,能更进一步的融洽师生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能够从心底里喜欢上音乐这门课程,在后期相关活动探讨的过程中会更加的积极主动,这无论是对于整个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还是学生自身各方面的能力提升来说都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因此,作为音乐教师必须要充分去挖掘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潜能,通过一定技巧的练习和掌握,在各种平台的创设下,让其能够更加自信的去展示自己,凸显自身的优势[3]。总而言之,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教师必须要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对于一些兴趣不高,少言寡语的女生而言,教师更应该给予学习的自信心,给予简单问题回答的机会,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对其所回答出的结果进行肯定,给予学习的动机[4]。在进行合唱或者是集体表演的过程中,要鼓励每一位学生主动地去参与,让其有自我展示的机会和平台,通过不同活动的开展,在无形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强化审美能力的培育。

四、结束语

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对于音乐教师来说,必须要创新当前的教学模式,不断丰富和完善自身的专业知识技能,提升文化知识水平,掌握科学的授课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以此更好地去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使其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之下,更深层次的去感悟到音乐这门课程的魅力。

参考文献

[1]葛文玉.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刍探[J].成才之路,2018,0(30):55-55.

[2]吴敏.基于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策略探析[J].北方音乐,2019,39(8):170-171.

[3]许小延.初中音乐欣赏课互动教学策略的研究[J].学周刊,2020,0(6):158-158.

[4]胡文娟.谈初中音乐欣赏教育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新智慧,2021(16):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