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创设情境提高音乐课堂授课效果的策略研究

刘亚娟

长葛市和尚桥镇杜村寺小学,461500

摘要: 情境教学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它把学生所熟悉的、间接体验和教学意图、探究性和开放性的生活以及实践情境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情境中汲取知识,凝练素养。基于此,笔者就情境教学模式的概念和价值进行简要阐述,本文着重从创设情境、设计问题、突出学生主体性、丰富课堂活动等层面探讨以情境教学提升音乐课堂效率的方法。
关键词: 情境教学模式;小学;音乐教学
DOI:10.12721/ccn.2023.157107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在音乐教学的视野中,情境是指教学活动的时空条件、教学设施、师生关系、课堂气氛等。创设开放、自由、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把生活性、实践性、探究性、趣味性的情境融入课堂,同时,通过音乐教学意图、音乐知识和技巧的引导,使音乐教学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必须深刻理解“情境”的概念含义,掌握情境教学的具体实施步骤和注意事项,以学生为中心,精心组织情境和教学活动,只有如此,才能充分发挥情境教学的作用,才能真正提高音乐教学的实效性。

一、小学音乐情境教学释义

情境是形成音乐知识的来源,是学生认识和学习音乐所必需的情感环境。小学音乐具有基础性、感性、实践性、审美性等特点,其音乐理论知识和技巧相对简单,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文化风格,凝练学生的音乐文化修养,让他们意识到,音乐是一种可以抒发情感、陶冶情操、浸润心灵的艺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活动。要想真正地实施小学音乐情境教学,就必须在教学中将情感和情感因素融入到课堂中,生动有趣的情境和情境,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和认知发展的规律,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审美和认知经验,在特定的交流、情绪或问题环境中,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和观念,在此基础上,通过老师所创造的情境来理解其内涵和含义,最后,由直觉、表象理解提升到音乐作品背景、艺术流派风格、时代特征、地域和民族音乐文化等方面的认识。从整体上讲,小学音乐环境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从美学角度出发的情境体验,以音乐表现为中心的情境呈现,以文化理解为扩展的情境转化,三个方面的内容相辅相成,相互渗透,使音乐情境更加直观、立体,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音乐知识,理解音乐的内涵。

二、小学音乐教学情境教学策略

1.基于大单元创设教学情境

如何创建有效的教学情境,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些老师在课堂上结合课堂内容,创造情境,忽略了音乐的体系,音乐与美育、智育、德育的关系,造成了教育情境的碎片化和分散化。因此,本文认为,在大单元的基础上可创建出具有结构性特征的、能够容纳单元知识的情境主题,以此突破传统情境教学的缺陷。以“新疆”一单元为例,其中涵盖了《新疆是个好地方》《我爱雪莲花》《新疆好》《新疆舞曲》等四首音乐作品。四首歌的主题都是“新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造“歌舞环绕中的新疆”等情境,从四首歌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入手,将《我爱雪莲花》为伊始课时,用儿童喜欢的儿歌、童谣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以《新疆好》为最终课时,这首歌的最大特点是,它不仅描述了新疆地大物博物产丰富的画面,也反映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国家团结、民族团结的意识,其可有效应用于情境转移,以调动学生的文化认知。另外,在音乐教学中,也可借助四首歌曲的音乐形象、旋律等的差异来创造子环境,展示了新疆自然风光、风土人情、民族精神的美,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对新疆地区和新疆歌舞文化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2.围绕教学内容建立情境问题链

在小学音乐情境教学中,问题情境是最常见的情境形式。它可以把教学意向融入到情境问题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协作探究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在音乐教学中的独立发展。在运用问题情境时,要注意问题的连贯性和次序。以《小螺号》为例,教师可以建立以下的情境问题链条:(1)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载体,回忆以前学过的《小雨沙沙》,谈谈该首歌的主题旋律,(从学生所学的音乐知识入手,引导学生熟悉的歌曲,促进新旧知识的融合,降低学生对主题旋律的辨别难度);(2)该首歌曲具备“说话性”的特征:比如说“螺”是二声,歌曲却是由低到高的旋律曲线,请各位谈谈这个曲子的优缺点。(创设知识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的旋律特点和创作手法);(3)所有人都闭上眼睛,重新体验这首歌的情感画面。(创造一个想象的场景,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让他们理解这首歌的含义。)

3.强调学生主体参与地位

学习音乐不仅要靠听、唱,还要激发学生的审美体验,促进学生的音乐表达,从而达到“做中学”的目的。因此,在实施情境教学时,必须突出学生主体的作用,根据学生的兴趣、实践和审美需要创设相应情境。以京剧相关的音乐为例,如果老师忽略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审美需求,直接引进了一段京剧的视频,试图如此创设情境,会造成所创情境与当代小学生的审美趣味相脱离,有些同学甚至把戏剧看作是“俗气,过时,无聊”的东西。为改变此问题,老师可以播放《霍元甲》《发如雪》《说唱脸谱》等包含京剧元素流行歌曲,创设新的环境,让学生体会到京剧的现代演变和革新。接着是一段以反映历史故事和艺术价值为重点的京剧片段,借着呈现各类脸谱,让学生模仿表演出脸谱上的表情,讲讲京剧中各种角色的特点,用趣味和游戏的形式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4.通过情境教学来丰富学生的课堂活动

在情境教学中,小学音乐教育应通过多种形式的课堂活动渗透情境,使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得到升华。情境教学中的课堂活动包括集体讨论和小组合作。以《妈妈的心》为例,老师在教学中引入《游子吟》,通过朗读古代诗词,体会诗词中所表达的母爱,为学生铺平了一条通往音乐的情感道路。接着播放录音,让同学们想一想,然后就问题进行集体讨论:(1)在听到这首歌时,你的心情是愉快的或忧伤的,为何在这首歌里会有一种淡淡的忧伤?(2)这首歌除了抒发对妈妈的怀念之外还表达出了什么?在讨论阶段,学生们会经历各种思想的碰撞,在老师的讲解和同伴的帮助下,他们很自然的了解了大小调的不同及各自的情感色彩,从而在情感情境的引导下,独立地构建自己的音乐知识体系。在学生讨论结束后,老师根据学生的嗓音特征将其分成不同的声部,让学生在聆听中低声吟唱,由此体会歌曲的魅力,内涵和旋律特色。接着,老师播放一段合唱录像,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声部进行合唱,注意体会各种声部的配合,整体音色的融合,通过合作情境的培养,可培养学生认识自身、欣赏他人、互助合作的优良品质。最后,让学生通过对学生的合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并提出自己的看法,从而使学生的情境认知得到升华,真正实现情境模拟中的知识内化。

结语

总而言之,情境教学可在教学过程中创造出生动形象、诙谐有趣、带有丰富感情色彩的且与小学生实际年龄层次、认知特征及学习能力相符的氛围情境,能让学生自然而然地代入情境,与情境互动,从中获取新知。这要求小学音乐教师应从多个层面采取多种手段以推动情境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实施,从此推动音乐课堂的高效开展。

参考文献

[1]陈琴娟.浅析基于多元情境优化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思政教育[J].考试周刊,2022(32):141-144.

[2]蔡雨曦.小学音乐课堂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读与写,2022(27):190-192.

[3]宋欣奕.审美高度化:教育戏剧在小学音乐大单元教学中的实践[J].中国音乐教育,2022(7):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