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川渝高校流行音乐的发展现状
(一)流行音乐概论
“流行音乐”是根据英语“popular music” 翻译而来,起源于美国的爵士音乐。从音乐的结构体系上来看,流行音乐是在叮砰巷歌曲、布鲁斯、爵士乐、摇滚乐等美国大众音乐爱好者共同创造出来,符合大众的艺术消遣,音乐结构比较易接受的音乐。
(二)流行音乐在川渝高校的发展现状:
1、缺乏对流行音乐的教育重视
基于对川渝高校流行音乐的研究发现,部分高校已经开展了流行音乐教育的课程,但从整体上来研究,发现川渝各高校并未重视流行音乐教育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流行音乐的教学设备不完善,因为在流行音乐的教学中设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对流行音乐教育的忽视,很多综合型高校缺少专业的教学设备,如专业的音响、表演场地等,以至于学生不能完全去理解音乐结构的组成,以及流行音乐所存在的意义,因此严重的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表演性。其次,很多儒雅的人士由于定位不同,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认为所有的流行音乐都是粗俗不堪,不是专业化的高质量教学,可以随口即来的唱腔而无需多加学习,认为只有儒雅优美的音乐旋律裁可以达到教育学生身心发展,因此很难以有效引导学生欣赏以流行音乐为标题的这种音乐形式。
2、缺乏有专业技能的师资力量
目前很多川渝高校的音乐课开设并不很成功,虽然大多数的同学都非常喜欢音乐,但他们发自内心的不想上音乐课,。这是音乐在传统的教育时代背景下,很多音乐课老师都是遵循传统的音乐教学法,教学内容比较死枯燥无味,教学内容无法提起学生的兴趣爱好,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灵活的教学方式以及枯燥无灵活的理论概念,以及学生不感兴趣的古典西方音乐、民俗音乐、中国古典的戏曲京剧等,虽然都是音乐中浓缩的精华,但学生难以理解和吸收,再加上对艺术的不重视,导师很多的学生对音乐避而远之。因而高校由于缺少专业的流行音乐教师,最终影响了流行音乐的教学效果。
3、缺乏与社会接轨的教学内容
流行音乐与教学中实践了很多年的古典音乐、西方音乐、民族音乐来相比,学生更容易接受与他们感情生活息息相关的现代流行音乐。流行音乐虽然良莠不齐,但仍有一部分音乐是具有欣赏的价值的。相对于难以理解的古典音乐和民族音乐,流行音乐 更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更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其次,流行音乐展现出的情感贴近现实,尤其是贴近年轻 一代人的感情,能够引起高校学生的情感共鸣和精神交流。 但是在分析研究流行音乐在高校的教学中时,发现了教学与社会实践的脱节,认为流行音乐不是高雅可以进课堂的音乐,教学内容偏向于传统的课本文化,学生自己了解的流行音乐知识内容无法满足社会的一些需求,以至于影响了流行音乐在高校的发展以及我们在流行音乐的方面的研究。
二、川渝高校流行音乐建设研究的功能
(一)、提升高校流行音乐的审美情感
大众在接受音乐的同时,首先要满足的是自身的情感交流和精神方面的需求。而流行音乐比较通俗易懂,音乐的曲式结构也不需要专业的研究,作品也不要深入的思考,歌曲的形式和表达的感情很符合高校学生的情感需求。课余之间,学生听听音乐放松身心,缓解学习考试的压力。再加上高校的学生在学习之余,自由支配的课余时间也比较多,他们处于精力充沛的青春期,通过高校的流行音乐课的正确的引导,可以从原来的听音乐者,逐渐的发展成为流行音乐的传承者和创造者,推动高校流行音乐校园文化的发展,提升流行音乐在高校的娱乐价值。因此,流行音乐的建设与研究在川渝高校至关重要!
(二)推动高校流行音乐文化的建设
首先,流行音乐教育有其独特的概念、问题及规律,它应当是一个与古典音乐及传统音乐教育相并立的独立体系。在校园文化文化的发展建设中,如果提高流行音乐音乐的教育重视度,能使具有时代文化的艺术文化融入教育中,加强艺术文化与同学生活文化融入的程度,提高精神文明的层次化。其次,在发展流行音乐建设的背景下,开展校园的精神文化建设,不仅能满足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也能将文化吸收到流行音乐教育中。其次,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领域中,学科定位、课程体系优化,适用性教材都是当前高校流行音乐专业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高校音乐文化的建设中加入流行音乐,不仅能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也能将一些富有内涵的贴近生活的艺术融入高校的文化建设之中,从而为高校的文化建设提供保障。流行音乐是贴近学生的生活,可以随口即来、即可哼唱,可以积极的展开有关流行音乐的文化的一些主题活动比赛,也要多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这些活动当中。
三、川渝流行音乐在高校的一些负面特征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改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兴趣
许多同学都喜欢音乐,但他们并不喜欢上音乐课。这是因为许 多音乐课程都遵循古老的专业音乐课程教学来进行,学习到的内容都是枯燥晦涩的,难以理解和吸收。课程中的西方古典音乐、民俗音乐、传统音乐等,固然都是音乐的精华,但它们远离学生的现实生活,难以 提起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这些已成不变的陈旧知识并非学生想学习到的。开设音乐课的宗旨是借音乐教 育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二)减轻学生学习流行音乐的经济成本
学生在接受一些与专业无关的流行音乐时,会具有一定的压力和抵触的情绪,主要表现在各个科目的学分的问题,而并不是因为自己对流行音乐喜欢感兴趣。作为高校的教育,要让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在课程的相应设置中,不仅要考虑必修专科公共课的重要,也要考虑加入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在对音乐教学加入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师资力量的运用,也要考虑学生学习的一些音乐兴趣,音乐不仅能开发人的思维,也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只有全面发展教育,才能有效的推动各个科目的均衡发展。当然,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会增加一定的经济成本,例如:专业的教师、专业的音乐设备、专业的表演场地等等,这些无行之中会增加流行音乐教育的经济成本,只有通过学校的支持和老师对学生的耐心专业讲解,才能让学生对流行音乐教学产生兴趣,从了解流行音乐——认知流行音乐——创造流行音乐的教育过程。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通过实践再实践的过程,慢慢的的寻出流行音乐在教育过程的不足,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合理的分配大学期间的各个科目,做到让学生德智艺体教育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胡竞文.流行音乐文化产业链建设路径选择[J].艺术教育,2019(12):226-228.
[2]张燚. 流行音乐进入教育部学科目录了吗?[N]. 音乐周报,2019-12-04(A02).
[3]周葳葳,徐敦广.论国内流行音乐演唱的传统反叛[J].文艺争鸣,2019(11):19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