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音乐是一种艺术的表达方式,它的教育既是培养学生的基本音乐素养,也是培养学生心灵、培养学生情感、提升学生的品德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齐佩尔博士是美国的一位杰出的教育和作曲家,曾经说:“学习音乐并不只是为了消遣和艺术,更重要的是让自己的大脑和身心得到更好的发展。”在教学中,学生通过听、演、唱的方式,感受到优美的音乐氛围,既能锻炼学生的想像力,又能极大地增强学生的音乐鉴赏力,是学生创造性发展的关键。从整体的教育过程来看,高中是黄金时段,高中的音乐教师要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和爱好,积极地指导和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创造新型的课堂,从而使学生的个人发展和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一、当前高中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对音乐的热爱程度低
由于我国应试教育的原因,高中的音乐课没有列入高考的考试内容,而高考则以“语数外政史地”或“语数外物化生”为主。因此,家长要求学生应该把学习的重心放在考试科目上,而学生不得已,只得舍弃喜爱的音乐,集中精力学习各个学科,为迎接即将到来的高考做准备。
(二)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在音乐教学中存在着不同的看法
在高中的音乐教材中,学生所学的音乐大部分都是由那些出色的作曲家所写的著名歌曲,而这一点,对于学生而言,是非常有价值的。高中音乐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高中生并没有意识到音乐课的重要,因为学生并没有深刻地理解作者在这个时期所创造的作品,所以学生对此并不认同。
二、高中音乐教学策略的创新
(一)改变传统教育观念
要实现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在传统的高中音乐教育中,教师作为教学主体,采用填鸭式的方式进行教学,使其陷入绝对的消极局面,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所以,要在高中音乐教育中进行创造性的教育,就必须在教学理念上进行创造性的改革,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之中,积极地进行自主的思想、敢于说话、敢于表现,把每个学生的艺术潜力都发挥出来。高中的音乐教师是学生与音乐的纽带,教师要以自己为榜样,在教学活动中,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强化师生之间的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让学生在师生的指导下,创造出一种完美的音乐意象。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音乐课堂的教学
在当今的课堂中,大部分都是通过使用计算机进行教学,教师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传授知识,而是将相关的知识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能够更好的了解这些知识。同时,在高中的音乐课堂里,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的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与常规的教学方法相比,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课堂教学,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创造了一个较好的学习环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利用多媒体手段,可以使课堂的教学更加充实和有效地进行;第三,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课堂教学,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直观的认识,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提升;第四,通过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课堂授课,能更好地凸显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提高教学效果;第五,通过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课堂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积极地想像作曲者在作曲的年代和感受,从而提高学生的鉴赏力。因此,在高中音乐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课堂教学,以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
(三)在音乐课堂中应用探究性教学
探究性教学是通过教师的提问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高中音乐课上,教师针对自己班级的实际状况,对问题进行灵活的设计,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音乐课的学习。在学习了相关的基础知识后,学生的音乐技能也得到了提升。为此,高中音乐教师应根据不同的状况,认真地进行问题的设计,以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问题的研究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能够在作品里尽情地享受,从而喜欢上音乐,提高学生的品味,并促进学生的艺术修养。例如,在学某一种特定的音乐时,教师可以问出这是谁写的,是哪位创作者,创造背景是什么等等问题,以此来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思路来思考,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四)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一个人的兴趣是很关键的,对事情失去了热情,就没有了学习的积极性,最终的结果也不会好到哪里去。一个人对一种东西感兴趣,学习时就会有目标,那么一定会有较好的结果。同样的道理,想要让学生学好音乐,就必须让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然后去了解它,去探索它。在家长会中,音乐教师也要积极配合,改变父母的传统思维,告诉家长,音乐虽然不是考试的范畴,但是音乐也很重要,要让学生学会不同的科目,平衡发展,为以后的全面发展做好铺垫。在课堂上,要使学生了解音乐的重要意义,使学生与音乐教师的认知相吻合,并鼓励学生多回答问题,对于回答正确的学生,音乐教师要给予充分的鼓励与赞扬;在学生的回答中,如果答案没有达到预期的程度,教师要积极地引导、温柔地对待,营造民主、平等、友爱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热情,促使学生积极地去学习音乐,提高学生的审美观。
(五)健全评价体系,力求科学化、合理化、系统化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多种评价机制在不同的学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多种评价机制可以有效地克服传统的单一评价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要转变现行的评价体系,由单一的评价向多元化的评价,形成一套合理的、系统的、全面的评价体系,使评价的多样性反映在学科的特色上,而不能仅仅局限于单纯的评价,要从学生的发展角度来评价。多元评价机制能够使学生对自身的学习状况有一个较好的评价,使学生能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调整学习方式与重点,体现差异性培养的进程,推动高中音乐课程的发展与提高。
三、结论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学校要积极地开展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情感素养,就需要对高中的音乐教学进行改革。因此,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实际的教学经验,为学生创造有利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积极的学习音乐,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嵇立.新课改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学方法与策略的创新探索[J].好家长,2017(47):56.
[2]张艳,张强.新课改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学的现状及其策略[J].北方音乐,2017,37(12):174.
[3]梁蓉.新课程改革形势下的高中音乐教学创新分析[J]. 教育:文摘版,2016(12):63.
[4]林飞龙.浅析新课程改革形势下高中音乐教学的创新[J].北方音乐,2016,36(5):121.
[5]李秀丽.浅析新课程改革形势下高中音乐教学的创新[J].俪人:教师,2016(6):5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