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体态律动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方法研究

郑朝红

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实验小学,福建莆田

摘要: 体态律动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被广泛应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对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提升学生的参与度有着非常显著的作用。音乐与律动的结合,提升了音乐课堂的趣味性,更加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音乐素养,本文将从体态律动教学方式着手,探讨律动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关键词: 体态律动;小学音乐;应用方法
DOI:10.12721/ccn.2024.157466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1注重学生音乐节奏基本功的培养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明白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年级较小,思维和能力都处于一个懵懂状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急于求成,而是要更加重视学生基本功的培养,这才更符合小学生的实际需求,也能为学生未来的音乐培养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例如,教师在讲授八分音符的节奏这一教学内容时,可以选择《小毛驴》这一曲目,先让学生在聆听一次后,尝试用咕、噜等音来发声。在此期间,教师要指导学生时刻保持微笑,用自然轻巧的声音来模仿,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发声习惯。其次,在学生熟悉旋律后,教师可以用击打乐器或拍手等体态动作,为歌词伴奏,强化学生对歌词的理解能力,加快学生对歌词的理解速度,慢慢的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配合歌词来感受节奏,进行节奏训练。另外,在学生唱熟歌曲后,可以将课程进一步引申,让学生从节奏中想象动物可爱呆萌的形象并加以感受,使学生走进神奇的音乐世界。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分组,大胆展示他们的才能,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愉快的歌曲中活动起来,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歌曲。

学生的音乐基本功,包括音乐基本理论、课程体系以及音乐节奏,对于小学生来说,通过夯实音乐节奏基础,从而锻炼学生的音乐能力,效果会更加突出。对此,体态律动教学通过开展多样化的音乐活动,帮助学生在音乐互动中提升学生的音乐兴趣和音乐节奏感有重要的影响。

2提高学生对音乐音准的正确认识

在小学音乐教育中,音准同样是重要基础。但是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许多教师会忽略这方面的练习,但是这种做法是十分错误的,不能因为教学内容的枯燥就帮学生选择放弃,而应该转变思维,想方设法将枯燥的内容以更加新颖的方式表现出来,改变学生的惰性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可以将课堂从教室转移到户外,带学生边活动边歌唱,从而让学生逐渐熟悉音乐旋律,提升学生对音准的认识。

歌曲的高低音之分使其与说话是有本质区别的,但学生一开始是没有这个概念的,初级阶段就会很容易跑调,如果没有教师的及时引导,学生就只能自我陶醉或自此害怕唱歌。教师在讲授音准这一教学课程时,可以充分运用体态律动这种方法,将无形抽象的音准化为有形直观的形象。例如,教师在做示范时,可以运用双手,跟着节奏,在面前的空中画出一座座小山,让学生将这些小山想象成一幅画,之后让学生演唱时,比一比谁用小山画出的画面最美,相对应的音准就会更准确。和之前空泛的讲授知识相比,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的眼睛和耳朵不得不专注教学内容,实现了听觉与视觉的相互作用,降低了音准的学习难度,加强了学生的学习乐趣。

3以学生为主体提升音乐表现能力

音乐表现能力的培养,不只代表简单的音乐学习,想要把枯燥无趣的课堂变得多彩多姿,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将生活用音乐表现出来,需要先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要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要通过开展体态律动音乐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就必须要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而不是盲目的采取统一的教学方式。体态律动教学就是通过学生自身的学习状况培养自己的音乐节奏感,并根据音乐内容进行灵活的教学创新,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常规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身体、动作和表情来表达对音乐节奏的感觉,将音乐的律动转换成日常生活中的一举一动,通过解放天性调动学生的思考与创造能力,激发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4利用微课开展体态律动音乐教学

微课是指教师在教学课程中遇到一个教学重难点时,开展的简短教学活动,是关键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辅助手段。微课具有表现形式多样、展示主题突出、内容短小精悍等优良特点,我们在开展体态律动音乐教学时,要合理运用这一教课形式,使教师和学生共同高效的完成课程任务。例如,在讲授音符名称这一教学课程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制作一个动画,动画内容包括,一个被称为全音符的大圆,将大圆一刀分为大小一致的两半,其中一半就被称为二分音符,重复上述操作,就可以陆续得到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等。在课堂上,学生就可以通过这个动画,直观的学习音符长短,逐渐熟悉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主讨论出不同的体态动作代表的每种音符,通过后续的互动小环节,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知识。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微课堂逐渐成为教育领域必不可少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通过微课学生可以更加直观的感受抽象的知识,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同样,针对音乐教学中的体态律动训练,也可以通过微课进行教学资源的整合,将枯燥的音乐理论转化为动态的教学视频,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实践中,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效果,培养音乐节奏感。

5结语

综上所述,体态律动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积极影响,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学会科学的利用体态律动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构建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同时,教师也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以更加科学的教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能力,帮助学生培养音乐节奏感,提升自身的音乐表现力,为日后的深入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同时,利用好信息时代网络教育平台的作用,推动音乐教学不断向前发展,实现小学音乐教学的不断创新,构建更加完善的音乐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叶蓉. 体态律动应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策略研究[J]. 读与写,2022(16):181-183.

[2]李琳. 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体态律动的应用研究[J]. 读与写,2022(20):172-174.

[3]陈妍. 体态律动应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策略研究[J]. 中外交流,2020,27(18):326.

[4]陈衍曦. 体态律动教学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 新课程·上旬,2018(11):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