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职会计专业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教学内容相对滞后.。部分教材内容更新不及时,未能紧跟会计政策、法规及会计准则的最新变化,导致学生所学知识与企业实际需求存在偏差。
1.2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传统讲授式教学仍占主导地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缺乏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1.3理论与实践有些脱节。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未能有效融合,学生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难以适应工作岗位需求。
1.4评价体系不够健全。评价方式多侧重于知识记忆,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素质及职业道德的综合评价。[1]
2优化中职会计专业课堂教学的策略
2.1更新教学内容,贴近行业需求
中职学校必须紧跟新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更新与丰富会计专业的教材内容,必须注重通过案例把会计专业实训内容结合起来,一定要注重突出教材的可操作性与实用性,及时将会计专业的学习内容进行科学调整,一定要避免发生教材内容和实际脱节的问题,同时要做到贴近行业需求,注重中职学生的单项实训和综合实训,不段提高学生的专项技能水平。[2]
中职学校一定要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充分使教师及时掌握会计行业最新动态和政策法规,并确保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实用性。会计专业的教师也要做到注重引入案例教学和项目式学习,以企业真实业务为背景,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践性。[3]
2.2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在中职会计专业的创新课堂教学中,采用多元化、互动性和实践性强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创新课堂教学方法的实施,可以有效提升中职会计专业的教学质量。以下是一些建议的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企业财务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会计处理、财务报表解读、风险管理等问题。这种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增强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情境模拟教学。创设企业真实经营环境,如模拟企业设立、日常账务处理、税务申报、财务分析等场景,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中扮演不同角色(如会计、出纳、税务专员等),体验会计工作全过程。这种方式能够加深学生对会计工作流程的理解,提升实操技能。
翻转课堂。课前通过视频、PPT等多媒体材料让学生自主学习基础知识,课堂上则重点进行答疑解惑、小组讨论、项目实践等活动。翻转课堂模式鼓励学生主动学习,提高了课堂时间的利用效率,增强了师生及生生之间的互动。
项目式学习。围绕一个具体的会计项目(如预算编制、成本控制、内部审计等),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规划、执行、监控和评估。项目式学习强调实践性和综合性,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信息技术融合教学。利用会计软件(如金蝶、用友)、ERP系统、大数据分析工具等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现代化会计工具的使用方法。同时,可以通过在线平台(如慕课、虚拟实验室)拓展学习资源,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微课与碎片化学习。针对会计专业的重点、难点知识点制作微课视频,方便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微课内容精炼、针对性强,有助于学生快速掌握关键知识点,实现碎片化时间的有效利用。
邀请行业专家讲座。定期邀请企业会计、审计师、税务专家等行业人士来校讲座,分享行业动态、实践经验和工作心得。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直接了解会计行业的最新动态和实际需求,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自我反思与同伴评价。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反思,同时引入同伴评价机制,让学生在相互评价中发现他人优点,反思自身不足,促进共同进步。
2.3强化实践教学,提升应用能力
强化中职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是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的重要环节。有效地强化实践教学,能够培养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具备扎实专业技能和良好职业素养的会计人才。以下是强化实践教学的建议:
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在课程设计上,将会计基础理论学习与具体的实践操作技能紧密结合,如设置“基础会计实训”、“财务会计模拟实训”等课程,确保学生在理解理论的同时能动手操作。将课程内容划分为多个模块,如会计基础、成本核算、财务管理、税务处理等,每个模块均包含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两部分,便于学生分阶段掌握。
加强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积极与本地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真实的会计工作环境进行实习。校企双方共同建设会计实训室或实训基地,模拟企业真实会计业务流程,配备专业软件和硬件设备。安排学生定期到合作企业进行顶岗实习,让学生直接参与企业的账务处理、财务分析等实际工作,增强实战经验。
引入案例教学与项目驱动教学。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会计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理解会计原理在实际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设计贴近企业实际的会计项目,如财务报表编制、预算编制与执行分析等,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合作完成,提升团队协作和项目管理能力。
加强师资培训,提升教师实践指导能力。一是组织教师参加各类会计实务培训、行业交流会议,了解最新会计政策和技术动态。二是鼓励教师到合作企业挂职锻炼,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提高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是邀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会计师、审计师等作为兼职教师或开设专题讲座,拓宽学生视野。
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手段。开发或引进高质量的在线会计教学资源和平台,为学生提供灵活多样的学习渠道。利用智能会计软件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熟悉现代化会计工具的使用。
2.4完善评价体系,促进全面发展
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除了传统的考试成绩外,还应包括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职业素养等多方面的评价。采用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不仅关注学生的实践成果,还重视其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态度及团队合作能力。
引入过程性评价和自我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长变化,促进学生自我反思和持续改进。鼓励学生进行实践后的自我反思和总结,提升自我认知和学习动力。同时将企业在学生实习期间的评价纳入最终成绩,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全面性。[5]
3结论
优化中职会计专业课堂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及企业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通过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和完善评价体系等措施,可以有效提升中职会计专业的教学质量,培养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会计人才。未来,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会计行业的持续发展,中职会计专业课堂教学优化将是一个持续探索和实践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关于中职财会教学的困惑与对策若干思考. 《现代经济信息》.2012年2期.章莉萍.
[2].在中职财会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应用. 《出国与就业》.2010年19期.章莉萍.
[3].中职财会专业教师省级培训问卷调查分析. 《教育》.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3年12期.孙文英.
[4].中职财会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效果初探. 《财经界》.2015年11期.杨培慧.
[5].提高中职财会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职业》.2014年9期.徐之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