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新形势下高中物理教学模式的创新策略

阿尔孜姑丽·库尔班

伽师县第一中学,新疆伽师县,844300

摘要: 高中物理作为高中基础学科之一,也是高考必考科目之一。高中物理教学必须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导高中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激发其物理学习及探究的热情,重走科学家探索之路,培养物理学科素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物理知识为载体格物创新的全面素质教育目标。本文主要就高中物理教学改革与课堂教学模式进行研究,探讨新时期如何做好高中物理改革背景下的教学模式创新应对,以期更好地推动高中物理教学。
关键词: 高中物理;教学改革;教学模式;探讨分析
DOI:10.12721/ccn.2022.157031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一 高中物理教学改革的思路与现状

高中物理课程作为一门基础知识与理论探索相结合的学科,是高中课程学习的重要科目。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改革也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改革成效。但是就目前的改革成果来看,还有很多不足,值得研究与补充。其一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学课时少,时间短,学生学习压力大。教师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讲完所有的物理知识,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理解消化,更无从转化为实践去实验探索,而物理学科本身强调系统性,知识点相互关联,久而久之,学生学习越来越吃力。其二物理学科涉及知识点多,与其他学科相融合,物理教师不注重教学模式的创新,忽视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学改革只触及表面,教学的本质没有改变,长此以往,导致物理教学形式化严重,学生积极性不高,物理教学难以取得理想预期。其四是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体验感悟和课堂生成重视不足,学生对物理学的科学思维、探究方法的认识体会不深,不重视重走科学家探索之路,生成深刻的体悟,导致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得不到充分的培养与挖掘。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加大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通过切实有效的改革举措,从根本解决教学问题,而其中的重点是做好教学模式的创新改革,以教学模式改革为突破口,做好整体教学思路与程序的转变,提高高中物理教学的实效性。

二 新形势下高中物理教学模式的创新策略

(一) 在课程教学中引入发生式教学模式

所谓的发生式教学模式就是加强教学的启发引导,以任务为驱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在发生式教学模式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启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大胆猜想问题的原因,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层层设置任务。同时组织学生小组探究讨论、辩论,允许各种观点,允许多种结论。然后,像科学研究一样,设计各种方案进行自主验证,得出结论。这样就实现了物理知识的深化学习,即让学生得到的不仅仅是物理知识的结论,更重要的是亲身体验物理学探究的过程,体会物理学科学的思维,严谨的科学态度与方法,体会相互合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揭开科学研究的神秘面纱,进而形成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发生式教学模式类似于启发式教学模式,倡导学生知识框架的自我建构,学习成为学生自主尝试主动探究的行为。这要求我们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从教师单纯地教的教学局限中摆脱出来,学生学习不再被动。发生式教学模式指导下,学生根据教师的提问坚持任务导向,自主预习学习,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问题的研究探讨,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问题。发生式教学模式最大的优点就是实现学生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在小组合作中也能激发学生的竞争与合作意识,提高学习效率,实现物理知识的深化学习。发生式教学模式更适合物理教学重点与难点的教学阐述,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凸显教学重难点,学生合作与自主学习中实现物理课程中重点难点的一一击破,实现其物理探究思维与创新思维的培养,高中物理教学也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二) 在复习教学中尝试结构式教学模式

复习阶段是高中物理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学习阶段。高中物理复习阶段的学习效率与质量如何,直接决定了学生的知识结构是否科学、系统,直接影响到知识深入理解与升华的程度,直接制约将知识转化为能和的水平。而结构式教学模式在复习课当中就会起到最佳的复习效果。所谓结构式教学模式就是根据所复习的物理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知识层次、能力层次、智力层次的总体水平,通过范例教学,优化课堂内容,形成框架体系,以教为前导,以学为主体,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总结、综合能力,并达到能力迁移。从而深化学生知识的构成,实现形成完整、科学、系统、便于应用物理知识框架体系。通过结构式的复习学习模式,引导学生强化事物内在联系的认识,更好地认识物理属性及其变化规律,实现知识点的串联复习,建构起物理学习与复习的完整体系。物理学科本身具有综合性与逻辑性的学科特点,尝试结构式教学模式,就是让学生更好地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加强不同学科的融合性学习。在结构式教学模式中,教师必须引导鼓励学生做好不同章节知识的归类整理,实现知识脉络的疏离,从而更好地把握物理课本不同章节的学习关联。教师基于学生的结构学习反馈,实现分散知识点的融合,在教学中重点讲解。

(三) 在实验教学中使用探究式教学模式

高中物理知识的学习离不开大量的物理实验,需要学生亲自实操从而获得具体深刻的认识,从而实现新课程理念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需要。因此,教授学生进行大量实验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教学任务。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往往忽视实验部分,遏制了学生创新思维与动手能力的培养。而在实验教学中引入探究式教学模式,则是实验教学的正确思路。最早提出在教学中使用探究的方法是杜威,他认为科学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习大理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习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探究式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老师指导下,通过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对当前的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从而较好地达到课程标准中关于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模式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是让学生自主实验,通过小组合作达成实验目标,从中体验到实验实操的乐趣,体会互帮互助集体的力量,训练科学严谨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物理实验及动手操作的热情,让学生自主验证结论。

探究式教学模式倡导的是学生的自主实验,但是并不意味着教师的“袖手旁观”。在探究式教学模式下,教师必须发挥指导与示范作用,这也是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师在实验中可以指导可以示范,学生明确实验的注意事项,顺利完成实验,获得实验成功的喜悦体验,也转化为其物理深入学习的动力。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引入探究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在问题及实验猜想的探究引导下,主动探究,积极实验,提高其创新能力与思考能力。探究式实验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对实验数据和结论进行归纳总结,课堂热烈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实现实验探究的深化,实现学生物理逻辑思维的培养,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真正有章可循,有实验可依。

三 结束语

素质教育理念深入人心,新政下的课程改革正快速推进,而教学模式的生命力在于内容和形式的有效契合并产生最佳教学效果,在这样的背景下做好高中物理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因此物理教学工作者必须树立改革创新意识,积极做好高中物理不同授课阶段教学模式的创新思考,教学初期做好发生引导,复习环节加强结构统领,实验环节引导实验探究,通过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实现高中物理教学实效的提升。高中物理教学改革只有做好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遵循基本原则,加强实践关注,反复钻研思考,高中物理教学才能取得理想教学预期。

参考文献

[1]王建华.浅析高中物理教学改革的尝试与思考[J].内蒙古教育,2017,(18):100-101.

[2]王爽.基于新课程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自主探究模式的构想与实施探析[J].中华少年,2017,(27):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