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中职会计课程与企业会计实务的结合路径探讨

孙钦启

临沂市经济学校,276000

摘要: 在当今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企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这要求中职会计教育必须紧密贴合实际,培养出既懂理论又善实践的会计人才。然而,当前中职会计课程与企业会计实务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这既影响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也制约了企业会计工作的效率提升。因此,探讨中职会计课程与企业会计实务的有效结合路径,成为中职会计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本文旨在通过深入分析中职会计课程与企业会计实务的结合意义,提出切实可行的结合路径,以期实现中职会计教育与企业会计实务的无缝对接,为培养更多优秀的会计专业人才贡献力量。
关键词: 中职;会计课程;企业会计实务;结合
DOI:10.12721/ccn.2024.157093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财务会计作为企业运营的核心组成部分,与企业内各个部门均保持着直接或间接的业务联系,其工作效能的高低直接关乎企业经营管理效率的好坏。在大数据时代,企业正面临着数据量急剧增长以及数据复杂性不断提升的双重挑战。传统的财务会计工作主要集中于对企业财务信息的记录和报告,侧重于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但在应对大数据时代所带来的挑战时显得力不从心。因此,如何使中职会计课程更好的与企业会计实务相结合,培养出既懂理论又善实践的高素质会计人才,已成为中职会计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一、中职会计课程与企业会计实务的结合意义

(一)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中职会计课程与企业会计实务的结合,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到真实的会计工作环境和任务,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会计知识。这种结合方式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提升他们的实际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就业市场上,具备实践经验的会计专业人才往往更受企业青睐。因此,中职会计课程与企业会计实务的结合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使其更容易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

(二)促进企业会计工作效率提升‌

中职会计课程与企业会计实务的结合,还有助于培养更符合企业需求的会计人才。这些学生在校期间就已经接触并熟悉了企业的会计实务操作流程和规范,进入企业后能够迅速适应工作环境,减少培训成本和时间。同时,还能运用所学的先进会计理念和方法,为企业会计工作的改进和创新提供有力支持。这种结合方式不仅有助于提升企业的会计工作效率,还能够推动企业会计工作的规范化和现代化进程。

(三)推动中职会计教育改革创新‌

中职会计课程与企业会计实务的结合,是中职会计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方向。传统的中职会计教育往往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与企业会计实务的结合,则要求中职会计教育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改革和创新。如此一来,可以推动中职会计教育向更加实用、更加贴近市场需求的方向发展,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和企业需求的高素质会计人才。

(四)加强校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

中职会计课程与企业会计实务的结合,还能够加强校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通过与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中职学校可以邀请企业会计师到学校进行授课或指导实习实训,使学生能够更好的了解企业会计实务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同时,企业也可以借助中职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开展员工培训或技术研发等活动。在此类校企合作模式的导向下,不仅有助于提升中职会计教育的质量和水平,还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持。

二、中职会计课程与企业会计实务的结合路径

(一)课程内容与实务操作的无缝对接‌

中职会计课程应注重与企业会计实务的紧密结合,将课程内容与实务操作无缝对接。这要求中职会计教育在课程设置上更加注重实践性,增加与实务操作相关的课程内容。例如,可以增设“企业会计实务操作”课程,该课程可以涵盖企业日常会计工作的各个方面,如账务处理、报表编制、税务申报等。通过模拟企业真实环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掌握会计技能。具体实施时,学校可以与当地企业合作,建立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学生可以在实训基地中,由企业会计人员指导,进行真实的账务处理、报表编制等操作。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理论知识,还能亲身体验到企业会计实务的操作过程,从而更好的将理论知识与实务操作相结合。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

中职会计课程应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以适应企业会计实务的发展需求。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往往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中职会计教育应引入更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模拟实训、翻转课堂等。例如,可以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通过引入企业真实的会计案例,让学生在分析和解决案例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会计知识。同时,还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会计软件、在线学习平台等,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更便捷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学习到理论知识,并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三)师资队伍的建设与优化‌

中职会计课程与企业会计实务的结合还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来支撑。中职会计教师应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务操作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可以积极引进具有企业会计实务经验的教师,或者鼓励现有教师参加企业实践、培训等活动,提升他们的实务操作能力。同时,学校还可以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邀请企业会计人员到学校进行讲座、指导实训等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实践经验。例如,中职学校可以与当地一家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定期邀请该企业的会计人员到学校进行讲座和交流。这些会计人员不仅可以分享他们在工作中的经验和技巧,还能指导学生进行实务操作,使学生可以更好的将理论知识与实务操作相结合。

(四)评价体系的完善与革新‌

传统的中职会计课程评价体系往往侧重于对学生理论知识的考核,而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价。为了促进中职会计课程与企业会计实务的结合,需要完善与革新评价体系。在评价体系中,应增加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内容,如实务操作、案例分析等。同时,还可以引入企业评价机制,让企业参与到学生的评价中来,从企业的角度对学生的会计实务能力进行评价。这样,不仅能够更全面地评价学生的会计能力,还能够更好地促进中职会计课程与企业会计实务的结合。例如,中职学校可以与当地企业合作,共同制定学生实践能力评价标准。该标准需要涵盖账务处理、报表编制、税务申报等多个方面,由企业会计人员和学校教师共同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式不仅更加全面和客观,还能够更好的反映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和能力。

总而言之,中职会计课程与企业会计实务的紧密结合,是提升会计教育质量、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关键。其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促进企业会计工作效率的提升,还能推动中职会计教育的改革创新,加强校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通过课程内容与实务操作的无缝对接、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师资队伍的建设与优化以及评价体系的完善与革新,教师可以有效的促进中职会计教育与企业实际需求的深度融合,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会计知识,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为企业输送更多具备实战经验的优秀会计人才。未来,中职会计教育应继续探索与创新的路径,积极与企业合作,共同构建更加完善、高效的会计教育体系,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期待,通过不懈的努力,中职会计教育能够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包燕娜.PBL教学模式在中职《企业会计实务》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23.

[2]杨璐施.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中职《企业会计实务》课程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D].长春师范大学,2023.

[3]杨璐施,白桦.中职企业会计实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考[J].亚太教育,2022,(20):169-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