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高中音乐合唱教学中学生自主排练策略

史洁

博罗县博罗中学,516100

摘要: 在高中音乐合唱教学的广阔天地里,学生自主排练策略的引入,标志着音乐教育模式的一次深刻变革。这一策略旨在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在音乐学习中的自主性与创造力。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排练计划的制定、曲目选择、声部协调及表演细节的打磨,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与掌握,更能促进其在团队协作、时间管理、问题解决等多方面的能力发展。自主排练不仅是音乐技能的精进之路,更是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途径,为高中音乐合唱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可能。
关键词: 高中音乐;音乐合唱;自主排练
DOI:10.12721/ccn.2025.157026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在高中音乐合唱的殿堂中,探索学生自主排练策略,是对音乐教育深度与广度的一次勇敢尝试。这一策略的核心在于赋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与责任感,让他们在合唱艺术的探索与实践中扮演更加积极主动的角色。通过自主排练,学生不仅能够深入挖掘音乐作品的内在情感与审美价值,还能在过程中锻炼自我组织、沟通协调及创新创造的能力。这不仅是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全面提升,更是对其个人潜能的深度挖掘与激发。因此,实施学生自主排练策略,不仅是高中音乐合唱教学的一次革新,更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目标的有力支撑。

一、自主选择与曲目深度分析

在高中音乐合唱教学的自主排练策略中,曲目选择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为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与创造力,我们鼓励学生充分行使自主权,结合个人兴趣、团队独特风格以及即将面临的演出场合,共同决策合唱曲目的选择。这一过程中,《黄河大合唱》往往成为了一个备受青睐的经典选项。《黄河大合唱》以其宏大的气势、深厚的民族情感以及丰富的音乐元素,成为了展现中国精神与力量的标志性作品。在决定选择此曲之前,学生们会积极调研,了解这首作品背后的历史背景——它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以黄河为象征,抒发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英勇抗争的豪情壮志。这一过程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国家历史的认识,也激发了他们的爱国情怀。随后,引导学生对《黄河大合唱》进行深入的曲目分析。从作品的风格特点来看,它融合了多种音乐元素,既有激昂的旋律,又有深情的诉说,展现了丰富的音乐层次。在情感表达上,它深刻描绘了中华民族在危难之际的坚韧与希望,以及在胜利曙光前的激动与憧憬。通过对这些方面的细致分析,学生们能够更好地把握作品的精髓,为后续的排练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自主选择与曲目分析的过程还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他们共同讨论、相互启发,形成了对《黄河大合唱》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这种集体智慧的结晶,为后续的排练注入了更多的创意与活力。

二、运用柯达伊教学法于自主排练

在高中音乐合唱教学中,引入柯达伊教学法,特别是在《黄河大合唱》这样的经典曲目自主排练过程中,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与团队协作能力。柯达伊教学法强调“回到音乐本身”,注重歌唱的基础训练、民间音乐的传承以及音乐教育的普及性,这些理念与自主排练的目标不谋而合。首先,在《黄河大合唱》的排练初期,我们运用柯达伊教学法中的“首调唱名法”,帮助学生快速建立音高概念,准确掌握旋律走向。这种方法不仅简化了识谱过程,还让学生在演唱时更加专注于音乐本身,而非复杂的音乐符号。同时,通过集体歌唱的方式,学生们能够相互倾听、调整音准,形成良好的和声效果,为《黄河大合唱》的磅礴气势打下基础。其次,柯达伊教学法强调民间音乐的传承,而《黄河大合唱》正是中华民族民间音乐与革命精神的完美结合。在排练过程中,我们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作品中的民族元素,如特定的节奏型、旋律线条等,并通过模仿、创作等方式,将这些元素融入到自己的演唱中。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音乐语言,还增强了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最后,柯达伊教学法鼓励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发挥主动性,这与自主排练的理念相契合。在《黄河大合唱》的排练中,我们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排练计划的制定、声部协调以及表演形式的创新等各个环节。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学生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作品赋予新的生命力和表现力。这种自主排练的过程,不仅提升了学生的音乐技能,还培养了他们的领导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精细分段练习与自我评估

在《黄河大合唱》这样一部结构庞大、情感丰富的合唱作品排练中,分段练习与自我评估成为了至关重要的环节。为了确保每个部分都能得到充分的打磨与提升,我们将整首曲目精心分解为多个段落或声部,鼓励学生逐一进行深入的练习。首先,针对《黄河大合唱》中的不同段落,如《黄河船夫曲》的激昂、《黄河颂》的庄严、《保卫黄河》的铿锵有力等,我们引导学生分别进行细化练习。每个段落都有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情感表达,通过分段练习,学生们能够更加专注地理解并诠释这些元素,从而提升整体的表演质量。在练习过程中,我们特别强调自我评估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定期对自己的演唱进行反思,识别出音准、节奏、情感表达等方面的不足之处,并主动寻求改进的方法。这种自我评估的习惯不仅有助于学生们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还培养了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进步,我们设立了“小老师”制度。在这个制度下,一些在音乐素养或某一声部表现突出的学生将担任“小老师”的角色,负责指导其他同学进行练习。这种互助学习的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们的积极性和责任感,还让他们在相互指导的过程中加深了对音乐的理解与热爱。同时,“小老师”们也会从指导他人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与满足感,进而更加努力地提升自己的音乐水平。通过分段练习与自我评估以及“小老师”制度的实施,《黄河大合唱》的排练过程变得更加高效、有序且充满活力。学生们在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氛围中不断成长,为最终的精彩演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音乐合唱教学中学生自主排练策略的实施,是音乐教育理念与实践创新融合的典范。它打破了传统教学中的被动接受模式,让学生在主动探索与实践中成为音乐学习的真正主人。通过自主排练,学生不仅提升了音乐技艺,更在过程中学会了自我反思、团队协作与持续学习的能力,为未来的音乐道路乃至人生旅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净雨.自主音乐需要视域下高中音乐“歌唱”模块教学研究[J].教师博览.2023(09):85-87

[2]赵文卿.基于新课程背景刍议通过高中音乐鉴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J].新课程,2021(49):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