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基于交互式平板的小学音乐课堂构建路径探索

傅清河

福建省石狮市灵秀镇华山小学,362700

摘要: 身处于数字化时代,利用数字资源进行教学的价值与重要性日益凸显。其中,交互式平板成为了教育领域教学创新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将其应用于教学课堂,可有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加直观、互动的学习环境,这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增强学生的学习认知,有效发展学生的音乐素养。基于此,本文从创设情境,优化教学过程两方面出发,概述了基于交互式平板的小学音乐课堂构建策略,以期提升音乐课堂的教学品质。
关键词: 交互式平板;小学音乐;课堂构建路径
DOI:10.12721/ccn.2025.157030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一、基于交互式平板进行小学音乐课堂构建的价值

1.有利于丰富教学的手段

以往音乐课堂的呈现样态通常依赖于教师的现场演示和口述,学生的学习体验,以及对知识的汲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受限于教材与教师个人的能力。而在音乐课堂构建中有效应用交互式平板,可立足教材为学生动态化、直观化地呈现所学,使抽象的音乐理论具象化呈现,加深学生的知识印象。这时,教师还可为学生提供亲身操作的机会,让学生触摸屏幕进行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和获得感是传统课堂教学方式无法相比的。

2.有利于促进自主性学习

由于传统的课堂,未凸显学生的本位,学生只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被动承接知识,使得学生学习兴致不足。而将交互式平板应用于音乐课堂,教师可运用平板上的各种音乐游戏,为学生提供练习的机会,可有效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产生积极探索知识的欲望,并且还有利于锻炼学生的音乐技能,提升其学习的品质。

3.有利于拓展教学的内容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教学备受重视,而教材是学生汲取音乐知识的唯一渠道,这显然限制了学生对音乐知识更广阔、更全面的认识。运用交互式平板实施教学,不再局限于教材中的知识,可以教材为根基,围绕学生的实际学情,延伸不同类型额音乐文化,让学生看到更广阔的音乐知识,这不仅能拓宽学生的知识维度,还能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终身兴趣。

二、基于交互式平板进行小学音乐课堂构建的策略

1.运用交互式平板创设教学情境,升华学生的学习情感

情境一词在当前的教育领域多次出现,这凸显了教学工作中情境教学的重要性。确实以情境为支撑的教学,可凸显学生的本位,给学生留下更为深刻的学习印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因此,在小学音乐课堂的构建中,教师可运用交互式平板,为学生构建精彩纷呈、鲜活生动的教学情境,借助交互式平板中的资料检索、素材加工等功能,为学生呈现契合与教材知识的内容,让学生更好地沉浸于课堂学习的状态,以此使学生充分领略学科的独特魅力。例如,在教学湘教版“土风舞”这一课程内容时,其是一首捷克民歌,展现了农民庆丰收时载歌载舞的热闹情景。对于该曲目的教学,如若教师只以示范的方式让学生学习演唱,学生难以理解歌曲真正的内涵,体会其中的情感表达。这时教师就可应用交互式平板,为学生创设情境,使得音乐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利用平板上的多媒体资源,为学生展示土风舞的舞蹈视频、图片以及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通过直观的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歌曲内容。接着,利用交互式平板实现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可根据所学设计一些与歌曲相关的小问题,让学生通过平板进行回答,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还能调动其积极性。搭设教学情境实施教中的方式,是进一步升华学生学习体验的有效途径,也为传统的教学模式注入了新的活力,有效助力了高效学习课堂的构建。

2.运用交互式平板优化教学过程,促进高效的课堂构建

2.1运用交互式平板的聚光灯功能辅助教学

聚光灯功能是交互式平板中一项重要的功能,可将屏幕某个区域照亮,使学生专注于被照亮的部分,凝聚学生的注意力,提升教学的效果。因此,在小学音乐高效课堂构建中,教师也可发挥该功能的作用,以直接的手段对学生进行强调、提示和点拨,加深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印象,从而获得更深刻的学习理解。例如,在教学湘教版“蜗牛与黄鹂鸟”这一课程内容时,为给学生呈现绝佳的学习开场,教师就可借助聚光灯功能辅助教学,先为学生展示一幅描绘蜗牛和黄鹂鸟的画面,利用聚光灯效果突出显示这两个主角,并缓缓响起背景音乐,向学生讲述这首歌的背景故事,使学生能沉浸在这个充满想象的音乐世界中。接着,进入歌曲的教学环节,教师可巧妙地运用聚光灯功能,将歌词逐一照亮,引导学生跟随光线的节奏学习歌词,每当聚光灯移动到新的歌词时,学生就跟随着光线的步伐,仿佛是蜗牛在缓慢而坚定地向前爬行,又好似黄鹂鸟在枝头自由地歌唱。通过此种发挥交互式平板聚光功能作用的教学方式,使音乐课堂充满了科技感和创意,不仅使该首曲子的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们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音乐素养。

2.2运用交互式平板的放大镜功能辅助教学

小学音乐课堂的学习,教师更加注重教学的过程,以期通过高效性的教学,提升学生的知识认知,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和情感态度。在此背景下,教师在利用交互式平板教学时,还可运用放大镜的功能,让学生进行更好地学习感悟,明确所学知识的重点,将音乐知识真正吸收和内化。例如,在教学湘教版“吹竖笛”这一演奏内容时,很多学生面对音乐符号以及指法图时,有着“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情况,影响了学生课堂的学习效率。这时为使学生更好地跟上教师的节奏,教师就可发挥交互式平板的作用,利用其中的放大镜功能辅助教学工作的开展,如将乐谱或指法图投影到大屏幕上,并使用放大镜功能进行局部放大,这时学生可以更清晰地观察每一个音符的形状和位置,以及手指在竖笛上的准确摆放。在学生有所掌握之后,教师就可利用交互白板呈现一首具体的歌曲,并展示整个乐谱的轮廓,逐步放大那些技巧性较强或容易出错的部分,以此使学生有效把握整体的结构,增强学生对细节部分的深入了解。此种发挥交互式平板放大镜功能的作用,为竖笛教学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工具,可帮助学生更加细致和深入的方式理解所学。

2.3运用交互式平板的批注性功能辅助教学

交互式平板中的批注性功能是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基础,有效改变了以往“黑板+粉笔”的教学方式,通过将教学的重难点内容进行着重的批注,使学生有更加明确的目标领悟学习的重难点。因此,音乐教师应积极研究运用批注性功能辅助教学的方式,使学生更快地进入学习探究的状态。例如,在教学湘教版“切分音(一)”这一课程内容时,切分音的演奏就犹如音乐旋律的调味剂,可为平淡的曲调带来跳跃与活力。然而,在以往的小学音乐教学课堂,该部分知识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增加了教学的难度。而有效应用交互式平板可解决这一教学局限,这时教师就可运用其中的批注功能辅助教学,老师可以在乐曲播放的同时,直接在屏幕上标注出切分音的位置,这时学生不仅能够听到切分音,更能“看”到它,此种视听结合的方式可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此外,交互式平板能有效促进师生、生生间的互动,教师可指导学生将自己对切分音的理解以批注的形式,分享给其他同学,进行学习讨论,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切分音知识的掌握。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交互式平板是互联网时代下的产物,也是有力的教学辅助工具,既能帮助教师轻松获取需要的教学资源,为打造丰富课堂奠基,也能带给学生独特的学习感受,切实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小学音乐教师也应顺应教育时代发展潮流,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探寻交互式平板的应用策略,在实践教学中,通过搭设教学情境,以及发挥交互式平板各项功能作用的方式,提升音乐学科的教学品质,为课堂增添全新的色彩,使学生更切实地领会音乐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黄唯佳.大数据时代构建小学音乐课堂的新路径探析[J].当代家庭教育, 2022,(19):87-89.

[2]张晓红.刍议小学音乐高效课堂的构建路径[J].新课程(下),2018,(07):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