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浅析如何利用乡土元素对不同年龄段幼儿进行音乐教育活动

黄琪琪

罗定市素龙街道中心幼儿园,527227

摘要: 在进行音乐教育活动时,利用乡土元素是一种独特而有趣的方法,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使他们更加投入和享受学习过程。通过融入乡土元素,可以让幼儿在音乐中感受到家乡的文化氛围,增强他们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乡土元素也能够帮助幼儿建立更深刻的情感联系,促进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培养。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对乡土元素的接受程度和理解能力有所不同。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我们可以灵活运用各种乡土元素,让音乐教育更具有趣味性和亲近感。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音乐的内涵,同时也促进他们对自身文化传统的认识和尊重。
关键词: 乡土元素;不同年龄段;幼儿;音乐教育活动
DOI:10.12721/ccn.2025.157484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前言

音乐教育是幼儿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一环,通过音乐的方式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创造力。而乡土元素作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情感体验,将其融入音乐教育活动中,不仅可以让幼儿更好地了解和热爱自己的家乡,还可以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情和好奇心。本文将以乡土元素为主题,结合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探讨了音乐教育活动的开展策略。希望能够引导幼儿通过音乐的方式感受家乡的风土人情、传承乡土元素,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和情感表达能力,同时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创造力。

一、幼儿音乐教学“乡土元素”渗透的重要意义

如何将乡土元素纳入幼儿的音乐教育中,是目前幼儿音乐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从目前的幼儿园音乐教材来看,幼儿音乐教材中涉及的与乡土元素有关的课程较少,而且教师也忽视了乡土元素的价值。音乐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有陶冶情操的作用。将乡土元素融入幼儿的音乐教学之中,这不仅是对乡土元素的保存,也是对乡土元素的传承,弘扬乡土的文化。通过引入乡土元素,可以让幼儿在音乐教学中接触到本土传统音乐、民俗文化等元素,增强他们对本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培养对自己民族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乡土元素通常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和情感色彩,能够引发幼儿对乡土情感的共鸣和情绪的共振。通过接触这些具有本土特色的音乐作品,可以促进幼儿情感的表达和情绪的发展。乡土音乐作为一种独特的音乐形式,往往具有独特的旋律、节奏和表现形式,能够为幼儿提供不同于流行音乐或古典音乐的音乐体验,拓展他们的音乐审美范围,培养对不同音乐形式的欣赏能力。乡土元素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在幼儿音乐教学中引入乡土元素,可以帮助幼儿建立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促进他们对本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综上所述,幼儿音乐教学中融入乡土元素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幼儿对本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促进情感与情绪的发展,拓展音乐体验和审美范围,培养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利用乡土元素对不同年龄段幼儿进行音乐教育活动的策略

(一)对于小班幼儿,以感受乡土音乐魅力为主

小班的幼儿大致是3-4岁,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可以选择简单易懂、富有节奏感的乡土音乐作品,如民歌、民谣等,结合简单的舞蹈动作或手鼓、小铃等乐器,进行音乐活动。通过让幼儿参与音乐游戏、歌唱和舞蹈等活动,引导他们感受乡土音乐的魅力,培养音乐兴趣和表现欲。例如,罗定的《泷州歌》《唱开遮》就是从民间流传下来的,这些歌很有趣味,而且旋律也很清晰,很有地方的特色。将这些富有乡土特点的歌曲融入音乐教学中,可以提高幼儿们对音乐的喜爱程度,拓宽他们的眼界,满足他们的情感。与此同时,教师在给幼儿播放音乐的过程中,还可以向儿童介绍我国各民族的不同风俗习惯、不同的地理特点等,以此使幼儿体会到,祖国是一个地大物博,是一个各民族和谐相处的大家庭,以此来激起幼儿的爱国之心。

(二)对于中班幼儿,以培养表现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为主

中班的幼儿大致是4-5岁,针对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可以选择更具挑战性的乡土音乐作品,如传统戏曲音乐、民间舞蹈音乐等,引导幼儿学习乡土音乐的表演技巧和表现形式。可以组织幼儿通过歌唱、舞蹈、手鼓、小铃等形式参与音乐活动。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或打击乐器演奏,让幼儿跟随音乐节奏进行互动,感受乡土音乐的韵律和情感。可以引导幼儿学习一些简单的传统舞蹈动作或乐器演奏技巧,让他们通过表演形式感受乡土音乐的魅力。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小组合作活动,让他们共同学习和表演乡土音乐作品,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表现能力。可以通过布置音乐活动场景,如打造一个小型的乡土音乐表演舞台,让幼儿在角色扮演和表演中体验乡土音乐的传统文化氛围。可以组织幼儿参加音乐游戏、角色扮演或小型音乐剧表演,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乡土音乐的魅力和趣味。通过利用乡土元素进行教学可以帮助幼儿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培养音乐兴趣和表现欲,促进他们的音乐素养和综合发展。同时,通过参与乡土音乐活动,幼儿可以体验到乡土音乐的独特魅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三)对于大班幼儿,以音乐综合素养提升为主

大班的幼儿大致是5-6岁,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和认知能力,可以选择更加复杂和具有挑战性的乡土音乐作品,如民族器乐演奏、乡土音乐剧表演等。通过让幼儿学习乡土音乐的传统乐器演奏技巧、音乐剧表演技巧等,培养他们对乡土音乐的深入理解和表现能力,促进音乐综合素养的提升。可以组织幼儿参与乡土音乐作品的创作和编排,让他们通过合作创作歌曲、编排音乐剧等形式,体验乡土音乐的传统文化和创造性。可以引导幼儿思考乡土音乐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激发他们的创作潜力和想象力。可以组织幼儿参加音乐比赛、音乐节或音乐演出活动,让他们展示自己的乡土音乐表演技巧和创作成果。通过参与比赛或演出,可以激发幼儿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水平和舞台表现能力。通过利用乡土元素进行教学可以帮助幼儿深入理解和体验乡土音乐的传统文化内涵,培养表现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促进音乐素养和综合发展。同时,通过参与乡土音乐创作和表演活动,幼儿可以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拓展幼儿的音乐审美范围,还能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结语

富有地域特征的乡土元素,是从生活中衍生出来的,和幼儿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符合他们的心理特征,容易被幼儿所接纳。在幼儿音乐教学中,我们应该对当地的音乐资源进行整理、改编和创作,将各种资源结合起来,进行各种形式的音乐教学,创造出一种既有乡土特征又有园本特征的幼儿音乐教学,这样才能让幼儿对音乐的感兴趣,才能让音乐课堂更加高效。

参考文献

[1]范元涛.浅谈幼儿情感教育及乡土资源在其中的运用[J].基础教育研究, 2014,000(010):61-62.

[2]刘世明.挖掘乡村教育资源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的分析[J].新课程(综合版),2019(8).

[3]王焕焕. 浅议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应用游戏化教学[J]. 课堂内外:教师版(初等教育), 2020(3):1.

[4]杨薇萌.幼儿园游戏化教学在音乐韵律活动中的应用研究[J].科幻畫报,2021(06):259-260.

[5]王玉花.乡土资源在农村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应用[J].天津教育,2021(08):76-77+80.

[6]马尉菡.论乡土教育资源在农村幼儿园教育中的有效运用[J].新课程,2020(5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