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实践对策之研究

王焕朵

长江大学

摘要: 目前,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内部控制建设不断增加,将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工作相互结合,将促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积极执行,维护国有资产的整体安全。因此,在本文中,提出了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实践对策。
关键词: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实践对策
DOI:10.12721/ccn.2021.157492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事业单位的资金是财政部门直接拨付所得,在财务管理中资金的使用率低,经常会出现成本核算不合理问题。随着市场经济形式的积极应用,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也发生很大改变,基于内部控制将促使财务管理工作作用的发挥,以确保财政资金的充分利用。
一、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内容的概述
1、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
对于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内部控制,主要使用了科学有效的方式,能够对事业单位的内部财务情况做出更加严格的控制。在内部控制工作实际执行期间,需要构建各个规章制度,对事业单位内的工作人员日常行为积极约束,保证管理工作效率的稳步提升。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工作的执行目标,主要是对事业单位内部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管理,期间,不仅对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实施管理,还需要对基层人员进行管理,能够避免财务管理中产生严重的风险问题,也将促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执行和开展[1]
2、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实践意义
第一,能够保证财务管理目标的科学制定。
第二,能够有效避免财务控制漏洞的发生。
第三,加强财务内部人员的积极管理。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实际执行和开展过程中,财务人员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内部控制工作中,应予以良好的风险评估和信息之间的积极沟通,且增加对人员的有效管理,将避免内部财务工作中风险的增加,也将保证事业单位内各个部门工作的顺利实施[2]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现状反思
1、认识不全面
对于事业单位内的财务管理人员,因为他们缺乏专业知识的掌握,且自身的业务水平较低,经常会将财务工作认为是每个月报报表、算工资等比较简单的工作,认为只要会算术就可以。所以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纰漏现象,甚至报账信息不够准确。在现代网络化时代发展下,很多的财务工作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都是依靠计算机来实现和完成的,一些财务人员对计算机的使用不够熟练,只能寻求帮助,甚至还需要邀请其他部分的人员帮忙。但是,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有些财务信息是需要保密的,这种情况给工作带来很多的不方便因素。同时,一些工作人员在执行期间未按照规定的时间执行,整体比较散漫,从而造成不良影响[3]
2、体系不健全
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实际执行期间,构建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未制定相关制度予以约束,且经费支出明显不足。有些领导认为,太小的支出不用关注,特别是办公室物品的采购、交通费用、差旅费等,最后导致增加更多成本,且远超出预期的预算。同时,还经常发生账目不符合、漏掉记账以及改账等情况,财务报销制度也不严格,其中存在只给领导签字,主要有相关的凭证就可以到财务部门进行费用的报销的情况。此种情况的发生将会给一些投机取巧的人带来机会,一些人为了个人私欲,开始对报销的账单造假,获取自己本不应该得到的费用,在最后的结算的时候发现超出预算,从而使事业单位面对较大的经济损失。
3、执行力度弱
因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执行力度不够,导致对财务职能管理不到位,整个分工不明确,特别是预算管理工作执行不严格等,整个预算完全不具备应用的价值。其原因是一些财务人员只对核算和编制报表予以重视,未探讨财务分析工作的必要性,且自身成本管理意识薄弱,未掌握有关的税收计划知识等。相关人员在核算部门的职责划分不明确,财务人员仅仅是集中办事,在这种执行情况下,不仅无法加强对基层业务的掌握和了解,财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发展也不够完善,仅仅是财务人员手工记账模式和信息化的结合,还没有更加完善的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
三、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加强对策
1、提高内部控制意识
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工作实际执行和开展期间,需要遵循全覆盖的原则。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各个领导和财务管理人员需要明确自身意识,分析内部控制在其中发挥的意义,保证在事业单位内部工作中能够达到自上而下的内部管理氛围。并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还需要结合财务管理工作的具体特点,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培训和技能培训,促使财务管理人员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的提升,确保他们在财务管理工作中能有效掌握技能,充分应对财务工作岗位中的各项问题。同时,还需要结合事业单位的具体特点,按照单位内的财务管理需求,为人员技能和素质的提升制定培训计划,保证财务人员业务水平的提升。比如;为财务人员提供多外出学习和参观的机会,使他们的视野积极扩展,保证在实践中能够掌握其他单位的有关经验和学习到优秀的管理方法,这样也能将掌握的知识充分应用到工作实际中。不仅如此,还需要定期开展网络知识培训工作,促使信息化进程的提升。特别是在现代网络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下,基于先进网络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应用,经常会出现犯罪行为。所以,对财务管理人员实施网络化培训,不仅会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维护事业单位的经济安全,也会给事业单位和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强大保障。
2、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工作中,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能加大力度对资金进行管理,促使资金利用效率的提升。此外,还需要构建完善的预算控制制度,该制度能为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工作提供强大保障,保证预算工作和管理制度的完善化,将促使收支费用的合理控制,也能在期间按照规范的程序执行,如果出现违反者需要给予严格惩罚。还需要增加岗位责任制,使各个环节的职责范围充分明确,将其细化到每个人身上,且将责任和绩效相互结合,构建监督机制和各个监督制度,保证能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部门实施严格的审查和监督,且还需要开展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抽查,当发现存在问题的时候需要马上更改,实现资金运行期间的公平、公开化,加强对资金的积极审核。期间,如果发现存在贪污腐败现象,要给予严格惩罚,以促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制定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工作制度期间,需要结合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确保能够应用到日常的财务工作中,促使各个制度的使用具备可操作性,这样财务人员也能规范执行。
3、强化预算控制力度
予以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相关领导人员不仅要予以充分认识,还需要对单位的预算进行合理编制。促使预算控制力度的增强。在预算编制、审批、执行以及决算和评价环节中,都需要严格按照规定积极执行,当发现其中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时候,结合具体情况需要做出处分和惩罚。如果情况更加严重,要开除公职,甚至承担法律责任。在收支业务控制工作中,还需要对收入支出业务进行针对性管理,利用资金支出前申请制度,对资金的支出规模和资金的使用方向进行控制,使资金能统一由财务部门管理,以达到整体的内部控制。还需要加强预算队伍建设,设立岗位轮岗制度,给预算人员的素质提出更高要求,要求他们的专业能力更强,且学历需要达到标准要求。比如;总账会计岗位人员,需要为会计学专业的本科学历,且职称为中级会计师。
结束语:
基于以上的分析和研究,事业单位加强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予以严格管理制度的制定和资金的节约使用,将促使工作效益的有效提升。所以,事业单位结合具体情况,在工作中需要积极总结经验,分析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中的问题,并给出合理的优化措施,在提高内部控制工作质量的同时,也将确保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杨荣华.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J].财经界,2020,(3):114-115.
[2]崔利美.如何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核心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0,(3):209-210.
[3]管苏籍.探究如何加强医疗卫生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J].财经界,2020,(8):160-161.

王焕朵(1991.12.14),男,湖南永州人,长江大学,硕士,财务管理方向(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