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高中音乐课堂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有效途径

卢玉红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武鸣区罗波高级中学,530100

摘要: 音乐学科的教学形式多种多样,教师及学生在参与该课程的教学与学习时都将拥有更多的发挥余地。将高中音乐教学与信息技术相融合,学生不仅拓宽了获得音乐知识的渠道,还有利于教师教学改革工作的推进,使音乐学科在教学改革中的地位不断提升。而如何将信息技术应用于音乐教学,从而提高音乐教学的效率,是当代音乐教学工作者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将针对高中音乐课堂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有效途径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 高中音乐;信息技术;有效途径
DOI:10.12721/ccn.2025.157489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为传统教学模式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在高中音乐课堂中,信息技术的融入不仅能够丰富教学资源,还能创新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互动的学习体验。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在高中音乐课堂中有效运用信息技术的途径,以期通过技术与艺术的深度融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音乐教学效果,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综合能力。

一、高中音乐课堂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意义

高中阶段的音乐学科是一门必备的辅助性课程,其肩负着与其他学科同样的重任。通过音乐,能够让学生在艺术中找到美的感觉,音乐课程开展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以及全面发展,因此它在高中教学工作中具有无法代替的作用。高中所开展的音乐教学活动,使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基础音乐知识,而且教师授课时往往会在基础音乐知识中渗透德育、美育相关的内容,使学生的音乐表现力与创造力也会得到提升。而信息技术可以看作是高中音乐教学课堂的得力助手,它能够为学生塑造或重现音乐场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提高学习音乐的兴趣,因此学生将更容易接收到音乐课程教学中的德育与美育教育,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

二、高中音乐课堂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有效途径

(一)扩展教育资源

高中音乐教学的首要任务,无疑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与欣赏能力为核心。而要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素质与审美水平,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就是让学生沉浸在大量的音乐作品中,通过不断的聆听、感受与分析,逐步实现对音乐的深层次理解与鉴赏。从这一点出发,可以清晰地看到,在高中音乐教学的实践中,学生掌握学习资源的程度和数量,不仅对其个人的知识储备和视野拓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更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音乐课堂教学的效率以及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在进行高中音乐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帮助学生学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特别是搜索引擎和数据库,来更加广泛、高效地搜集、整理和运用音乐学习资源。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积累丰富的音乐知识,还能够通过对不同音乐作品的对比与分析,培养起敏锐的音乐鉴赏力和独特的音乐审美观。例如,在讲授“色彩丰富的民歌”时,教师可以巧妙地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自主收集全国各地的民歌资料。在搜集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初步了解到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民歌的独特韵味与风格特色。而当学生在课堂上对这些民歌进行鉴赏时,由于已经有了前期的资料积累与对比分析,他们的鉴赏活动将会更加深入、更加有成效。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极大地丰富了音乐课堂的教学内容,还使得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实现了对音乐知识的深度掌握与灵活运用。

(二)构建教学情境

学生在恰当的学习氛围中才能与音乐中的情感产生共鸣,明白音乐想要为听众所传递与表达的内容。因此教师需要为学生构建一个学习音乐的环境氛围,教师可以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为学生构造音乐教学情境,让学生沉浸式地感知音乐进而完成学习。教师在为学生构建音乐教学情境时,需要教师提前收集课堂上所需要的素材,收集素材时询问学生们的意见,使学生的学习需求不断得到满足。学生在沉浸式的音乐体验中能够激发出他们的创造灵感,进而也有利于学生获得健全的人格。

例如,在教学《我爱你,中国》时,教师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祖国大好河山的纪录片,在纪录片的指引下进入本节课的课程学习中。在后续开展音乐教学时,教师可以在多媒体设备上采用滚动播放的形式展示我国大好河山的壮美,让学生沉浸在教师所构建的情境中,从我国的景色观赏中加深对歌曲的感受。为学生构建音乐教学情境,使学生不再只是单纯地接触教材中的音乐,而是主动融入鲜活的课堂教学中去。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加了解祖国大地,并且无意识地培养了学生的民族意识与爱国情怀,使学生获得更全面的发展。

(三)重视视听相融合

音乐作为充满灵动与情感的艺术形式,其教学过程不应仅仅局限于音符与旋律的机械传授,而应致力于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感官体验,深切感受音乐的魅力,从而有效提升他们对音乐的兴趣与热爱。在高中音乐教学实践中,教师巧妙地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们营造一个既丰富又生动的视觉与听觉盛宴,使得原本可能显得枯燥的音乐课程内容变得活泼有趣,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

例如,在学习一首新的音乐作品时,教师不再仅仅依赖传统的音频播放,而是精心挑选与音乐作品紧密相关的视频内容,如作品的创作背景、演奏现场或是与之情感相呼应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象等,通过多媒体设备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这样的视觉辅助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还激发了他们的联想与想象,使学生在欣赏视频的同时,能够自发地将画面与音乐联系起来,深化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与感悟。当学生被视频中的画面深深触动时,教师适时地播放音乐作品,引导学生在歌唱的同时,闭上眼睛,让心灵随着旋律飘向远方,想象歌曲背后所蕴含的情景与故事。这种将视觉、听觉与想象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不仅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音乐的情感表达,还鼓励他们在演唱时融入个人的情感与理解,使歌声更加饱满而富有感染力。

(四)丰富教学过程

开展高中音乐教学时,教师可以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巧妙地在课堂上运用一些音乐软件来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由于并不是所有音乐教学内容都是带着趣味的,因此教师合理地运用音乐软件能够让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有趣,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升教师的整体教学效率。不仅如此,在音乐软件的辅助教学中,学生也能不断提升自己的各项能力。例如,古典音乐教学相比之下较单调,因此教师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设计一些如节奏类型的音乐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的带领下提升学习古典音乐的兴趣。并且,教师所设计的节奏游戏,还有利于学生对音乐中所蕴含的节奏进一步地理解与掌握。教师还可以为学生下载一些可以模仿乐器发声的软件,让学生利用软件进行演奏。这样的教学模式,即使面对比较枯燥或单调的教学内容,学生也会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完成课堂的学习。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在软件上插入一些与之有关的问题,让学生边使用软件边思考问题,学生通过问答题自主地参与学习。对于学生来说,这样的音乐教学课堂会让他们感到轻松有趣,教师的教学效率也会得到提升。

三、结语

现代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手段,在高中音乐课堂上发挥着不容置疑的重要作用,它为音乐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机遇。因此,高中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多样化设计课堂教学活动,以创造具有完美视听体验的音乐课堂,以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舒阳.信息技术与高中音乐的深度融合路径研究[J].新校园,2022,(09):79-80.

[2]陈菲.高中音乐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路径分析[J].高考,2024,(07):171-173.

[3]干永辉.高中音乐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研究[J].中国新通信,2024,26(06):239-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