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浅谈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谭雯

常州市武进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屯昌实验小学,571600

摘要: 随着国家日益强盛,我们亟需的不仅是智慧超群的科学家与发明家,更呼唤那些坚守本心、品德高尚、乐于奉献的人才。反之,道德沦丧、崇洋媚外之徒,终将被社会所不容。音乐,作为生活的甘露与心灵的慰藉,其鉴赏力映射着个体的内心世界。小学音乐教育应巧妙融合爱国精神,不仅传授基础乐理,更旨在激发孩子们的民族情感,树立文化自信,让他们在旋律中感受国家的伟大,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此举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知识储备,更在无形中铸就了他们坚实的民族脊梁与自豪感。
关键词: 小学音乐;低年级;爱国主义教育
DOI:10.12721/ccn.2025.157038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教师应当充分利用音乐教育的独特魅力,将其与爱国主义教育深度融合。通过精选富含爱国情感的曲目,让学生在悠扬的旋律中感受国家的辉煌与荣耀,点燃他们内心的爱国热情,培养深厚的家国情怀。这一过程不仅是艺术的享受,更是心灵的洗礼,能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塑造健全的人格。如此,学生在接受音乐美的熏陶时,也潜移默化地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激励他们勇于担当时代赋予的使命与责任,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青春力量。

一、低年级音乐课堂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教育部门对小学低年级音乐教育的重视,使得音乐课堂成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新阵地。教师们巧妙运用歌唱、舞蹈、器乐等多种形式,寓教于乐,让学生在享受音乐之美的同时,深刻体会爱国主义的崇高。然而,教学实践中亦暴露出挑战: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尚显单一,学生历史与文化底蕴有待丰富;部分教师偏重技艺传授,爱国情感培育稍显薄弱;加之部分学校音乐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影响了教育效果的全面展现。因此,未来需丰富教育内容,强化情感引导,并加大资源投入,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音乐的海洋中,不仅学会旋律与节奏,更能深刻理解并传承爱国之魂,成为有担当、有情怀的新时代少年。

二、小学音乐课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

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是播种爱国情怀的沃土。在这里,爱国主义教育如同一股清泉,滋养着孩子们的心田。通过学习蕴含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歌曲与故事,学生们不仅领略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更深刻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与辉煌。这份认知,如同种子般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逐渐成长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激励着他们更加热爱自己的国家和民族。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

爱国主义教育,在音乐课堂上超越了单纯的审美范畴,它更是一场深刻的道德教育之旅。每一首爱国主义歌曲,都是一首道德赞歌,学生在旋律的引领下,不仅品味着艺术的魅力,更汲取着歌曲中蕴含的正能量。这些歌曲讲述着英雄事迹,颂扬着家国情怀,无声地塑造着学生的道德观念。在音符的跳跃间,学生们学会了坚韧不拔、勇于担当,道德品质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提升。

三、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一)开展音乐实践

小学音乐教学,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远不止于基础知识的传授与基本技能的训练。它是一场融合了歌唱、演奏、创作、表演乃至舞蹈的全方位艺术体验,更是一个引导学生将音乐融入生活,通过实践探索自我、表达情感的舞台。在此平台上,教师扮演着引路人的角色,他们根据学生的兴趣偏好与年龄特征,精心策划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音乐实践活动,巧妙地将爱国主义元素融入其中,旨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其主动学习的能力。通过音乐实践综合课,教师鼓励学生走出传统课堂的束缚,以手脑并用的方式,参与到音乐的创作与演绎中来。例如,举办爱国主义歌曲展览会,让学生自主搜集、整理并分享他们所知的爱国曲目,通过大串烧、自由接龙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仅学会了歌曲的演唱,更深刻理解了歌曲背后所承载的爱国情怀。此外,组织爱国歌唱比赛,更是将这份情感推向高潮,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精心准备,用歌声表达对国家的热爱与敬仰,每一次演唱都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与颂扬。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音乐体验,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怀与民族精神。学生在探索中学会了合作,在合作中体验了成功,在成功中感受到了音乐与爱国的完美融合。他们以歌为媒,以乐传情,用真挚的歌声唱响了新时代的最强音,展现了新时代少年的风采与担当。

(二)融入实际生活

在小学教育这片沃土上,为了更好地根植爱国主义的种子,教育者应积极拥抱教育信息化浪潮,巧妙融合多媒体技术于爱国主义教育之中,为孩子们开启一扇通往历史深处、感受爱国情怀的窗。例如,当教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这首激昂的旋律时,教师可充分利用多媒体的视听盛宴,不仅播放国歌的原声,更穿插展示那段烽火连天的历史画面,让学生仿佛穿越时空,亲历“九一八”事变后的国难当头。通过生动的视频与图片,教师缓缓讲述聂耳、田汉等革命先辈如何在民族危亡之际,以笔为枪,以乐为号,创作出了《义勇军进行曲》。这段故事不仅仅是艺术的诞生记,更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奋勇抗争精神的真实写照。学生们在聆听中,不仅被音乐的魅力所吸引,更被先辈们的爱国情怀所深深触动,心灵得到了一次深刻的洗礼。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思考,从田汉、聂耳等先辈的事迹中汲取力量,学习他们为民族大义舍生忘死的精神,激励自己珍惜当下,勤奋学习,将来能够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丰富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更让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有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爱国情怀。在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下,学生们不仅掌握了音乐知识,更在心中种下了爱国的种子,让这份情感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愈发根深叶茂。

四、结语

综上所述,爱国主义是根植于心的对国家、民族的深厚情感,体现为强烈的认同、归属与荣誉,以及为国家福祉不懈奋斗的意愿。小学阶段,正是爱国思想萌芽的关键时期。孩子们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需深刻理解中国历史,感知国情,更应对革命先烈怀有敬畏与感激,对祖国怀抱炽热之爱。音乐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瑰宝,以其独特的魅力,在培育学生爱国情操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美化心灵,更能在旋律与歌词间,悄然种下爱国的种子,引导学生成长为有理想、有担当的新时代少年。

参考文献:

[1]范玉婷.爱国主义思想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渗透建议[C]//.《新课改教育理论探究》第六辑.2021:32-33.

[2]倪亚娟.爱国主义教育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渗透[J].艺术评鉴,2017(22):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