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对于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几点思考

​杨帅帅

即墨区招商促进中心,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266200

摘要: 我国经济不断发展,金融高质量发展本质上就是建立健全一套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稳定高效的现代金融体系,提高金融供给体系的质量。本文首先探讨了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内涵;然后基于国际比较的研究方法,从规模、结构、稳定性和效率等维度分析了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最后从每个维度上讨论了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金融经济;高质量发展;思考
DOI:10.12721/ccn.2021.157055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金融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和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经济的良好发展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的稳定。当前,在经济市场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经济市场的结构也逐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作为经济市场中重要一员的金融经济也需要迅速地扩展多元化市场产品体系,优化市场经济内部结构。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金融经济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在金融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忽视了管理和市场的影响因素,以至于限制了金融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面对金融经济面临的现状,我国应该在扩展市场范围和产品体系的同时解决各类限制金融经济创新发展的影响因素,保证和促进金融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

1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概念

所谓金融经济,就是有关货币信用的所有经济关系和交易行为,是货币、信用、银行之间的内在联系,具体来说,在信用基础上,以银行为中心的信用活动和货币流通,同时也包括货币的发行。金融经济的出现,不仅推动了世界的进步,还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为人们的生活出行带来便利。所谓实体经济,就是通过人的思想和劳动,对现有物品进行生产和流通的经济活动,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能接触到的实体经济活动,其主要包括农业、工业、交通通信业、商业服务业、建筑业、文化产业等,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部分。

2金融经济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2.1金融经济的分析考量欠缺综合性

市场经济活动千变万化,其影响因素错综复杂,有宏观和微观,也有内部和外部,如果仅依赖数据对金融经济现象进行分析,则难以体现整体经济活动规律,使结果预测缺乏正确性,不利于更好地了解市场。因此,将经济数学应用在金融经济分析中,应该对多种因素进行综合考量,使结果具有严谨性、科学性。

2.2集体经济发展模式落后

我国实体经济在经过长期的发展之后,逐渐走上了规范化发展的正轨,但就我国实体经济与西方发达国家实体经济发展程度来看,依然存在滞后性,特别是经济发展模式上的滞后,各种问题频出,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整合。再如部分企业忽视自身能力建设,技术创新、科研创新、管理创新明显不足,而金融机构为了防范与控制风险,在实体经济支持方面持谨慎态度,两者难以融合。融资过程中,没有切实关注到产业链融资、供应链融资等创新性的融资模式,管理创新明显不足。金融机构为了防范与控制风险,在实体经济支持方面持谨慎态度,两者难以融合。

2.3互动机制建设较为薄弱

实体经济与金融经济的良性互动,需要有完善的互动机制,但我国互动机制建设方面明显不足,一些金融机构甚至没有进行该研究视角的关注与探索。部分金融机构虽然有与实体经济有效互动的想法,却没有切实可行的行动,这表现为很多商业银行虽然开始倾向于服务于中小企业,但缺乏良好的互动机制,银行对接机制薄弱、信息不对称问题突出,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的融合更多的是美好的构想。我国现有互动机制建设的薄弱也表现为行业组织桥梁纽带作用发挥不足,影响了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度、促进度以及沟通度,也不利于两者的良性互动。

3金融经济创新发展的解决对策

3.1合理调整金融融资标准

从金融经济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来看,合理地调整金融融资标准是必需的。健康持续的金融经济发展离不开科学的手段,政府则需要通过科学的手段来控制金融市场,制定严格的金融政策并责令其遵守,同时需要制定合理科学的金融融资标准。如果金融融资标准不合理,不适应金融市场的发展,不仅会阻碍金融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会直接影响到实体经济的运营。当金融融资标准过于宽松时,大量融资方出现良莠不齐,不仅不会推动金融经济的发展,而且还会造成一定的金融危机;当金融融资标准过于苛刻时,就会出现融资不足的情况,这也不利于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的稳定发展。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金融融资标准,是推动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稳定发展的一大重要工具。

3.2健全有效的金融经济机制

任何一个企业的稳定发展都离不开相关机制的支撑作用,金融经济的发展也是如此,金融经济要得到长久稳定的发展,相关金融机制的支持必不可少。想要健全有效的、符合金融经济发展的机制,就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健全金融机制的建设以及健全规章制度的建设。首先,就要根据我国的金融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并在法律的基础上出台相应的监管法律法规,一旦出现金融经济问题,就能在短时间内将相关的负责人和负责机构找出来,使金融经济的稳定运行得到保障并为其奠定科学的发展基础。其次,通过健全相应的金融经济机制,规避违规操作行为,有效地减少金融经济创新工作中遇到的障碍。最后,对我国的具体国情进行分析,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确保金融经济的发展能够与我国的经济发展需求和方向匹配。

3.3加强对金融风险控制的管理

在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不断发展的状态下,金融经济所受到的影响远远高于实体经济,因此要十分重视对金融风险的管控,通过降低金融风险,从而减少金融经济对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首先,构建全面的金融风险监管机制,无论是大风险还是小风险,都需要及时发现,并制定合理的解决措施,并且对于金融机构的发展状况,要实时关注,发展状况好的时候,风险小,应该多投资,发展状况不好的时候,风险大,需要及时规避风险,减少不必要的亏损。其次,对于金融风险的控制管理,还需要借助法律的工具,将其上升到法制层面上,通过不断地完善相关的金融管理制度,从而加强对金融风险的监督和控制。

3.4持续优化金融经济体系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都有金融经济的渗透,金融经济不仅自身发展迅猛,而且还带动了各个行业的快速发展。充分利用好金融经济的优势,支撑和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将金融经济的优点发挥得淋漓尽致,实现金融产品和销售模式的不断创新,并分析目前形势,对金融经济制度进行不断的完善和优化,进一步提高资金周转的效率,从而使实体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拥有足够的资金。构建完善的金融经济体系,形成一套科学的金融经济制度,从根本上促进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良性互动。

结语

在如今社会经济发展不断加快的形势之下,洗钱行为也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出现了更加多样的行为特征,相对于早期现金交易阶段的洗钱行为,数据交易阶段的洗钱行为更加隐蔽也更加快速。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反洗钱监管工作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在商业银行的反洗钱系统构建过程中,应用大数据系统能够有效提升反洗钱能力,能对商业银行所产生的巨额数据进行分析。在反洗钱系统中,应用大数据技术能够提升商业银行对于可疑交易这一内容的鉴别速度以及鉴别质量。同时,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对于商业银行在运行期间对于客户身份信息的掌握,以及对于反洗钱工作的进一步推进都有着非常大的作用。在大数据技术应用之前,商业银行的反洗钱工作只能依靠相关工作人员来完成。只是对商业银行内部的相关数据进行处理以及反馈,进一步的审核、筛选工作仍需要工作人员来完成。而应用大数据技术能够改善商业银行在反洗钱工作中的人力以及物力消耗,同时还能够提升商业银行反洗钱工作的准确度。

参考文献

[1]翟婉婷.金融经济创新发展的影响因素及解决对策[J].山西农经.2019(21):28-29.

[2]邹胜琼.金融经济创新发展的影响因素及解决对策[J].科学与财富.2020(3).

[3]杨悦.影响金融经济创新发展的因素及解决对策分析[J].山西农经.2020(6):16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