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制剂是中医辨证施治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着患者的治疗效果。中药配方的制备过程包括审方、调配和发放等多个步骤,若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问题,不仅会影响中药调剂的效率,更为重要的是将会影响中医配方的品质,对患者的用药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1-2]。而中药配方的制作工艺复杂,各个因素都会对其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鉴于此,本次研究重点分析了中药调剂中存在问题,并以此实施相应的管理方法,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接收的84例门诊患者进行研究,其中所分对照组(2021年1月~12月,42例)常规中药调剂管理,而观察组(2022年1月~12月,42例)分析问题的基础上针对性管理。纳入标准:1)临床资料完整;2)充分了解研究内容,自愿入组。排除标准:1)精神异常,难以沟通者;2)伴有重大疾病者。观察组男22例,女20例,年龄29~64(49.87±3.35)岁;对照组男23例,女19例,年龄30~65(49.93±3.41)岁。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
1.2 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在治疗门诊患者的过程中,由医师对各类药剂的使用情况进行手工记
录,并叮嘱患者在医嘱下使用药物。
1.2.2观察组
观察组先对中药调剂运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主要包括(1)门诊处方有误:少数医师在处方开具中,存在着标准不足的问题,如倾向于简化药品名称,而某些药品又存在多个别名,这给药师配药过程带来了各种问题。同时,药品名称的不一致也给患者的用药带来很大的麻烦。此外,还有一些医师在开具药方时,提供的特殊煎煮要求过于简略,导致调剂工作人员不能细致地向患者解释正确煎煮的方式,从而影响了中药的疗效。(2)调配不当:中药制剂的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等问题,往往容易造成用药的差错。一些药师在进行配药时,可能会将名称相同或形状相似的药品混淆在一起。如,桃仁和杏仁丸等形状相近的药材在混合时容易发生混淆[2]。此外,在配药过程中,一些工作人员为了按照处方的先后次序进行配药,使用目测法取代了称重,导致给药量不准确。
在此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电子设备进行药物数据记录,并实施针对性的管理, 具体如下:(1)提升门诊处方开具的质量:临床以《处方管理方法》[3]为依据,对医务人员进行集中教育和相关知识的培训。要求医务工作人员严格遵守相关规定,规范填写和开出处方。在开药时,医务工作者要清晰地说明用药的要点,并向患者及其家属做出详细的解释。还要求医务工作者统一自己的手写笔迹,以避免在印刷、流通等环节中出现差错,从而导致用药的错误,危害患者的健康。(2)建立完善的药品配方管理机制:为了保障中药的品质和患者用药的疗效,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应充分利用自身专长,对各种中药材的品质进行检查,并在引入中药材的过程中严格遵守国家标准,以确保药品的一致性和疗效的可靠性。同时,定期对本院中医配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缺点进行剖析,规范和改进工作流程,并督促有关部门切实执行,确保中医配方工作朝着高品质的方向不断发展。
1.3 指标观察
(1)分析中药调剂中的问题。(2)设计管理调查表,评估效果,百分制,分数越高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经SPSS 21.0处理数据。
2 结果
2.1对比中药处方调剂中的问题
观察组发生问题风险更低(P<0.05),见表1:
表 1 比较中药处方调剂发生的问题[n(%)]2.2对比两组中药处方管理效果
观察组各项评分更高(P<0.05),见表2:
表 2 比较中药处方管理质量(x̄±s分)3 讨论
中药常常是由多种药材组合而成,每种药材都有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合理的处方能够根据疾病的特点和患者的个体差异,选用合适的药材进行组合,以达到协同作用的目的[4-5]。通过制定标准化的处方,可以规范中药材的采集、加工和储存过程,确保中药材的质量稳定性和药效一致性[6]。同时,标准化的处方还能够避免使用有毒或有副作用的药材,确保患者的安全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中药配方调配的整个流程中,观察组的问题总体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药处方管理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加强问题管理,能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药品的安全。定期对所需中草药进行补充,并做好管理,避免出现吸潮、变色等情况[7]。临床药师在处方中要准确把握“君臣佐使”成分,加强审评工作[8]。对处方需先审查、仔细地阅读,确保所有的信息都是准确无误的。核对每个药品的名称、剂量和用法,并与患者的个人信息进行匹配。
综上所述,在中药调剂中,需要加强问题分析,实施针对性管理,保障用药的安全合理。
参考文献
[1]包中文,包凤君.中药调剂管理在中药房调剂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3,17(18):166-169.
[2]方鉴.中药调剂中存在问题及管理方法探究[J].北方药学,2023,20(4):96-98.
[3]叶薇群.基层医院中药药物调剂中的常见差错与预防措施[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2,30(13):143-145.
[4]杨日英,郑虹霞.中药调剂管理在降低中药房调剂差错率中的应用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22,41(6):139-140.
[5]何超超,宋俊英.构建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管制度对中药房管理质量的影响[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2,30(4):173-174.
[6]王创乐,李腾,罗旋.浅析中药调剂规范化及其相关技术研究[J].现代中医药,2021,41(6):34-38.
[7]朱灿,顾永江.中药调剂中存在的问题及管理方法[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0,13(34):129-130.
[8]李春英.中药调剂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及管理方法[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11):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