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与创新

刘笃永

衡东县职业中专学校,421400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机械化智能变为电子行业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教师需要将素质教育作为基础,将能力培育作为主要教学目标,将就业作为教学导向,进而可以满足企业以及社会对于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观念。同时,需要立足专业自身的特点,科学优化学校内部的资源配置,加强学生们在社会当中的整体竞争力,培育出更多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
DOI:10.12721/ccn.2022.157048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就是指,学校需要依照学生们接受教育的具体背景,社会针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依托于学校自身所具备的硬件资源等方面,为学生们所制定出的适合他们的教育方案、课程体系以及管理制度等等,进而可以展开人才教育过程的总和。人才培养方案自身具有一定时效性,为了可以帮助学生们在未来适应岗位的基本需求,需要培育出更加适合市场环境和具有发展潜力的应用型人才。于是,本文主要针对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与创新展开以下有关分析和研究,希望具有相应借鉴意义。

一、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出现的问题

(一)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设施出现不足现象

针对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而言,教学基本内容具有更强大的实践性特点,只有科学保障实践的整体时间处于充足状态,学生们才可以更好地学习专业技术。目前。中职院校的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水准比较低,其实际原因是电子技术教学设施具有一定问题,包含设施不够完善、缺少符合教育要求的基本操作平台。所以,会导致学生们在实际训练的时间十分有限,这样就会导致学生们自身的电子技术能力受到制约[1]。而且,不光是硬件教学设施不足,软件教学设施也出现明显的不足,实际体现在缺乏专业化的电子技术应用的专业化教师上,那么学生们也无法获得专业化的教学,导致学生们的学习质量比较低。

(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育不能够满足企业基本需求

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教学会存在一定问题,不能够满足目前企业对于人才的基本需求,主要表现在:第一点,实际教学内容和企业基本工作内容之间具有一定出入,不能够做到科学衔接。因此,实际培养出的专业人才很难满足企业对于人才的基本需求。第二点,教学过程当中比较依赖于模拟软件,教师在组织学生们展开实践的基本时间十分有限,学生们实际所接触到的实践项目也会变得更少,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学生们基本操作能力的提升,也是因为其实践能力比较薄弱,所以比较难以适应社会岗位对其的基本要求,进而对企业培养电子技术的人才而言会造成比较大的影响。

二、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与创新

(一)整合专业的核心课程

在展开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的时候,专业内的教师需要通过自身将教学基本内容与专业化技术领域之间的实际发展趋势进行契合,促进二者同步。因此,教师需要有效整合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中的实际教学内容,可以科学培养学生们自身的专业化技术能力和对于技术的际操作能力。比如,在培养学生们电子技术基本操作的能力时,需要教师逐渐优化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创建出具有科学性质的教学课程体系,使得将线上以及线下的有关知识展开完美结合,将学校与企业之间展开结合,比如可以让学生们利用理论知识在企业内部展开实践练习,在与学校之间合作的企业内部进行实习,可以有效进行电子技术应用的实践训练,还可以促进校企之间的合作。开展这样的混合式的教育,最终将电子技术专业中的重要知识都要进一步传授给学生,可以让学生们将知识融会贯通。

(二)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学习精神

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属于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构成部分,这一实践活动得以顺利展开,可以为中职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奠定相应基础。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可以将此作为教育契机,进行学科之内知识竞赛,创设创新化的培训和竞赛项目,进而可以有效加强学生们的创新精神以及创业意识[2]。比如,在实际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展开假期实践、技能竞赛等等相应实践项目。学生们能够在学校期间选择出觉得有挑战性的项目展开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最后获得相应的学分以后才可以毕业。展开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进一步丰富学生们课余生活,而且对于学生们核心素养的培育也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在这一教学过程之中,教师科学融合创新创业教育机制,设定学分,进而可以激发出学生们的创新创业意识,为学生们未来的创业能力做好奠基,为学生们未来在社会当中的求职、就业以及创业等都可以带来坚固基础,而且,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也具有积极作用,为培育出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而发展和努力。

(三)进一步加强教师的教学水准

随着课程实践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师始终属于专业课程教学中内部的主导者。因此,会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做到直接认为教师的实际教学水平,可以促进整个专业的最终的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果。而且,在针对,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内部的教师,需要开展有效的培训工作,有效增强教师自身的教育水准,才可以做到有效提升学生们学习专业化知识的基本水平[3]。同时,多为教师创在出一些外出学习和实践的机会,比如可以与学校之间合作的企业之间进行沟通,派遣教师到企业内部进行实践学习,使得教师可以深入了解到工作现场的电子技术应用的实际场景,加强教师对于专业化知识的实践了解,进而可以提升教师的实际教育实践能力。这对于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实际教学质量,也可以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际改革以及创新不能够在短时间之内完成,需要在教师的努力、学校支持以及学生们自身提升学习认识等,才可以在有限的时间之内完成提升。教育工作人员要充分立足中职学校内部的资源,结合专业基本特点,及时了解到企业的实际用人需求,进而在教学过程中展开有效改革和创新,创新和发展教学的基本形式,希望可以为种植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出相应力量。

参考文献:

[1]王丽丽.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与创新[J]. 广东蚕业,2018,52(11):133+135.

[2]李艳. 基于企业岗位需求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J].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7,34(02):33-34+40.

[3]莫海城,欧秋菊. 中职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之我见[J]. 轻工科技,2016,32(05):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