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浅议全球金融监管对我国金融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吕中政

韩国又石大学,韩国,565-701

摘要: 目前,国内企业的监管模式正在发生变化,虽仍然采用分业监管模式,但逐渐向着国际金融领域前进,势在完成向混业经营监管。由于国内的金融企业财务管理还存在部分问题,导致发展受到影响,所以在接下来工作中需要加以创新,推进整体的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 国际金融;监管;金融企业;财务管理;影响
DOI:10.12721/ccn.2021.157061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从目前形势来看,全球金融监管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促使我国金融企业财务管理各个方面发生了变化,在变化过程中因为以往传统模式固化,遭到了发展的阻力,所以接下来我国要多多向其他国家学习,不断为我国的金融事业添砖加瓦。另外,我国的金融企业逐渐向着国际金融前行,这也是一种现代化的表现,同时为国际金融的事业做出了一定贡献。

一、当前全球金融监管的发展分析

(一)全球金融监管概述

全球金融监管的发展是借助各个国家经验建立起来的,专业人士通过详情由此制定为理论。根据专业人士多年研究发现,全球金融监管是动态的过程,需要相关人员根据实际情况深入分析,才可以在一定程度发现金融监管未来发展,同时他国的经验也是我国创新的养料。

(二)金融监管过程中融汇了激励相容

在相关协议中,提及了激励相容的内容,简单来说,在协议中有不同的风险构建,需要看情况进行抉择,像金融机构的实力不足,资本金有限,需要选择难度大一些的构架,这样才能有效激发竞争力。在协议中,机构对于管理框架的选择一定要深入思考,必须要符合自身的发展状况,并可以灵活的更改,以促进金融机构的有效发展。

(三)风险监管能力已成为监管重心

在以往发展模式背景下,金融企业的监管大多放在对业务的管理,造成了一定局限性,所以目前根据风险进行管理,在特殊情况下同样会采用审慎性模式运行。接下来工作运行中,需要做出一定的优化,将重心放在风险方面,以此提升企业的工作效率。

(四)成本收益权衡得到重视

金融监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其中的成本也涉及很多内容,作为明显的是行政成本和不合理成本。站在客观角度上讲,金融监管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多多少少会为整个系统带来一定程度的伤害,像一些不合理的地方,直接扼杀了创新的继续发展,且频繁使用竞争关系也会变味。

二、我国金融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金融企业流动资金的管理程度较高

本文分析了前几年的资金管理,发现一个明显因素,即金融企业流动资金的管理程度较高,像一些采购、存货等等活动,在管理已经成熟。这说明,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对未来的帮助极大。

(二)我国金融业由单一功能向混合经营转变

在以往的运行模式中,不难发现银行的业务比较单一,只有存贷业务两项,随着群众生活的丰富化,出现了混合经营理念和模式,金融企业提供的服务逐渐多元化,像我们熟知的:理财、支付清算、融资等等。现阶段,保险和证券两个领域也在向银行推广业务,跨行业的合作比较新颖,为社会增添了丰富性。在这种模式下,金融企业的财务管理因此变得琐碎、复杂,再加上其监管力度的不合理,便加大了风险和隐患,对未来发展十分不利。

三、我国金融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模式比较陈旧

依照目前形势而言,金融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在思想上不重视全球金融,依然采用落后的方式进行工作管理,若长期持久下去,只能被社会淘汰。另外,还有一种情况,是管理模式的管理思路不清晰、职权滥用,使得整体工作质量低下、效率低下。

(二)财务管理人力资源队伍尚未构建

现阶段,财务管理工作者在日常管理中已经习惯使用陈旧的模式,很多时候是机械的重复完成,就算产生了一些不合理的地方,也被忽略掉了。最终经过总结发现有以下两点原因:一、金融企业对于人才管理模式许久未更新,依然采用以往的方式陈旧方式,还有不喜欢引进人才,导致问题的发生;二、当专业人才进入企业后,忽略了对人才的持续培养,然后进入滞停状态[1]

(三)财务管理上缺乏创新

从客观角度来看,金融企业的经营是否标准和财务管理有着极大关系。根据市场调查的结果,发现大部分金融企业对于财务管理的重视度不高,缺少创新机制,并和实现情况不相符,同样总结了以下三方面:一、理念上对创新不重视。这是因为目前管理工作依然采用传统模式,并习惯了这种方式,慢慢的财务人员就丧失了创新的思维;二、财务管理的系统不完善,对于理论方面内容也不成熟,所以长久以来按部就班的工作;三、企业的人才稀缺,目前需要专业人才和创新人才以维持长远发展,但由于企业自身的原因,导致人才逐渐流失,或者安于现状。

四、金融监管背景下我国金融企业财务管理的提升对策

(一)建立科学有效的监管模式

根据以往的收集和调查发现,金融企业的财务管理使用“一行三会”模式展开,虽适用于分业经营,但不适用于全球金融监管模式。现阶段,混业经营已经推上了热潮,在社会上的重视度逐渐提高,在新时代背景下金融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需要配合新制度的发展,是时代接轨。关于混合经营模式,研究人员发现采用集中统一可以激发其内部的机制,以促进整体的健康发展。从客观角度讲,集中统一的监管者是中国人民银行,它的存在是调控我国的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减少风险,从而长远的运行发展。

(二)加强监管制度,防范金融风险

关于财务管理的创新,我们要借助金融危机的经验,在这里可以发现流动性危险是发生危机的关键。关于流动风险到底是什么呢,很多人产生迷惑,本质上是指风险之间累积,产生的作用便是流动风险产生的成因。所以,在接下来工作中我们重视流动风险的控制,要加强相关的管理,像事前工作一定要准备好,这样才能有效消灭危机。

(三)加大监管力度,为全球金融制度构建作出贡献

从客观角度来讲,我国的金融制度构建正在向着规范化前行,未来发展前景一片光明,其全球累积贡献率已经超出了日本,是世界的第二大经济体。在近几年发展中,中国在世界的影响愈发深刻、深远。所以接下来的发展目标应该向着世界靠拢,为金融企业添砖加瓦,并扩散影响力。我国混业经营模式的发展,要根据以下三个方面构建:一、监管模式尽快完善,保证有效性;二、监管制度应进一步强化;三、监管制度要向着规范化前行。

结语:综上所述,是对浅议全球金融监管对我国金融企业财务管理影响的简要分析。鉴于以上论述,可见我国的金融企业发展虽有不足,但也在逐渐弥补,整体是向着健康的方向前行。

参考文献:

[1]翟文武.金融全球化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影响及其应对建议[J].经贸实践,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