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数字经济已成为引领全球经济社会变革的关键力量,也为我国经济发展培育新优势、注入新动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引擎作用。实现共同富裕需要嵌入和依托于数字经济的发展。数字经济能够完善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的分配功能,增加收入分配途径; 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推动经济总量持续增长,优化创新创业的环境,提供共同富裕的渠道。数字经济助推社会全面共富、全民共富和渐进共富,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
二、研究假设
研究假设:数字经济发展为共同富裕提供动能支持,数字经济不仅具有提升总体富裕的“做大蛋糕”效应,而且 具有促进共享富裕的“分好蛋糕”效应。
三、构建模型与创新的衡量指标
1.基准模型
为探究数字经济发展对共同富裕发展的直接影响,构建如下基准模型:
其中,i和t分别表示省份和时间,Cp为共同富裕发展水平,Dig表示数字经济发展变量,考虑到数字经济发展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可能是非线性的,引入数字经济发展变量的二次项,Z为一组控制变量,μ、θ、ε分别表示省份固定效应、时间固定效应和随机扰动项,β、γ为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的回归系数。
本文的被解释变量为共同富裕发展水平。核心解释变量是数字经济发展水平(Dig)。控制变量:创新能力(Ia)、人力资本水平(Hum)、外商直接投资(Fdi)、对外开放度(Ou)、金融发展(Fd)、市场化程度(Mi)。
四、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
表1说明了数字经济发展赋能共同富裕的基准估计结果。列(1)-(3)表示未加入控制变量与固定效应情况下,数字经济发展对共同富裕有促进作用。列(4)-(6)则是加入了控制变量和时间、地区固定效应的结果,回归系数仍显著为正,从回归系数的大小看,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每提升1%,将会带来总体富裕和共享富裕分别增加0.57%和0.10%,从而使得共同富裕发展水平提升0.66%。该基准回归结果验证了研究假设1,即数字经济发展能够赋能共同富裕实现,既能提升总体富裕水平,又能推进共享富裕。
表1 基准回归结果
注:括号里的数据为标准误,***、**和*分别表示在1%、5%和10%水平下显著。
五、结论与启示
共同富裕的核心内涵是在总体富裕水平达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上,全体人民真正享有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等的发展成果,并因此缩小人群、区域和城乡等的发展差距,最终实现全民的、全面的、共建共享的富裕生活。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推动力量,数字经济具有的高技术特征和共享性特征,既为宏观经济增长提供了动力机制,也为均衡发展提供了共享机制,能够有效破除共同富裕发展的关键障碍,统筹协调“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的现实冲突。
参考文献:
[1] Acemoglu D, Restrepo P. Robots and jobs: evidence from US labor markets[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2020, 128(6): 2188-2244.
[2] Nunn N, Qian N. US food aid and civil conflflict[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14, 104(6): 1630-1666.
[3] 柏培文, 张云. 数字经济、人口红利下降与中低技能劳动者权益[J]. 经济研究, 2021, 56(5): 91-108.
[4] 陈文, 吴赢. 数字经济发展、数字鸿沟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J]. 南方经济, 2021, (1 1): 1-17.
[5] 李晓华. “十四五”时期数字经济发展趋势、问题与政策建议[J]. 人民论坛, 2021, (1): 12-15.
[6] 李实. 共同富裕的目标和实现路径选择[J]. 经济研究, 2021, 56(11): 4-13.
[7] 刘培林, 钱滔, 黄先海, 董雪兵. 共同富裕的内涵、实现路径与测度方法[J]. 管理世界, 2021, 37(8): 117-129.
[8] 万海远, 陈基平. 共同富裕的理论内涵与量化方法[J]. 财贸经济, 2021, 42(12): 18-33.
[9] 夏杰长, 刘诚. 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作用路径与政策设计[J].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21, 42(9): 3-13.
[11] 张勋, 万广华, 张佳佳, 何宗樾. 数字经济、普惠金融与包容性增长[J]. 经济研究, 2019, 54(8): 71-86.
[12] 张于喆. 数字经济驱动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的发展思路与主要任务[J]. 经济纵横, 2018, (9): 85-91.
[13] 周瑜. 数字技术驱动公共服务创新的经济机理与变革方向[J]. 当代经济管理, 2020, 42(2): 7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