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核桃产业发展现状
正安县核桃产业发展始于2010年,多年来,采取以株折亩相对集中连片栽植为主,结合五旁四坎、房前屋后实施等方式,形成了流渡、谢坝、市坪核心种植区域及芙蓉江—格林—班竹—中观等多条产业带。正安县目前种植核桃品种以云新系列、漾濞、三台为主。
正安县是全省核桃产业发展最适宜区域之一,具备核桃产业发展有利条件,主要体现为:一是境内拥有丰富的泡核桃种植资源。境内海拔较高的乡镇原生分布着众多的泡核桃资源,如小米核桃、油核桃、大泡核桃等类型,是贵州核桃资源的主要分布区,这些原生的核桃资源是核桃产业发展和升级的保障。二是适宜泡核桃生长的气候条件。正安县地貌多为丘陵地带,海拔多在800-1200m,地表水源丰富,土质好,年平均气温16℃,全年大于 10℃积温4699℃,年日照时数为1089小时,无霜期285天,降雨量1100mm。尤其是在海拔800m以上的冷凉区适宜泡核桃的生长发育,为贵州核桃产业基地建设的最适宜区之一。且自然生态优越,无工业污染,具有大范围、大规模生产优质、绿色食品核桃的优势。三是产业初具规模。目前,正安县是贵州核桃产业发展的主要县(区),具备产业发展的规模要素。并拥有省级扶贫龙头企业-贵州天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具备核桃加工和深加工的基础条件。四是区位优势比较明显。贵州已经融入“泛珠三角”经济圈,“贵广”快速铁路和“厦蓉”高速公路的建成,将进一步拉近贵州与“珠三角”和“长三角”的距离。正安县与重庆、遵义两大城市毗邻,正安核桃产品销售沿海和国外具备便利条件。
2.核桃产业存在问题
自核桃产业发展以来,据农户反应和调查了解,多数核桃不结果,或者坐果不实、掉果现象严重。针对不结果、坐果不实、掉果严重的现象,受正安县邀请的市林科所和市农委专家组和云南省林业科学院专家组在2018年4月25日、5月11日、6月7日至9日选择了格林镇、芙蓉江镇低海拔的村和谢坝乡、瑞溪镇具有海拔较高村作为调研对象,进行了实地查看和抽样调查,走访了种植大户和农户,与当地部门进行了座谈分析以及往年调查资料分析总结得出,正安核桃产业存在以下问题:
2.1栽培、土壤管理不当
引进的核桃品种未进行引种试验示范就进行规模化种植,其田间表现品种不分地域,多个品种小范围种植,品种混杂;其次核桃林栽植密度较大,目前平均密度为30株/667㎡左右,局部地方的种植密度高达50株/667㎡;部分核桃造林基地处于裸露的石灰岩山地,其保水、保肥能力有限,如果遇到严重干旱期,核桃树存在干旱致死的风险。再加上核桃上采用大水大肥或是缺水缺肥,营养生长控制不到位,幼树旺长,成花结实率低。
2.2病虫害发生严重
海拔1000m以下地区的核桃林中,病虫害严重,是品种不适应的主要表现特征。核桃种植农户缺乏病虫害识别和防治技术。该地区存在的主要病虫害有:核桃长足象,危害果实,落果严重,是造成核桃落果、减产的主要原因;核桃云斑天牛,危害树干,部分地段核桃树干的受害率达100%,每株树干基部都有云斑天牛为害的痕迹。此外,在核桃林分中核桃根象、核桃叶甲、核桃举肢蛾、核桃美舟蛾等蛀干害虫和食叶害虫也存在潜在风险;在河谷低海拔地区有的品种抗病性差,炭疽病、黑斑病等为害严重。摘自杨霞等[1]核桃炭疽病主要危害果实,在叶片、芽及嫩梢上亦有发生,一般病果率为20%~40%。严重时可高达90%以上,核桃仁干瘪,使产量和品质大为降低。核桃黑斑病主要危害果实、叶片、嫩梢、芽、雄花序及枝条,一般植株被害率达70%~90%,果实被害率10%~40%,严重时达95%以上,造成果实变黑早落,出仁率和含油量均降低。
2.3技术资金支撑不足
缺乏科研、教学单位的技术支持,产学研结合不紧密;基层缺乏技术骨干,核桃辅导员掌握的技术肤浅,不能支撑核桃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种植户未能掌握核桃生产技术。核桃产业发展前期投资较大,正安县核桃种植农户投入能力有限,缺乏连续的资金支持。
2.4管理技术滞后,果农信心不足
缺乏科学的经营管理。在核桃整形、修剪、肥水管理等种植技术重视和投入不够,缺乏技术支撑。正安县核桃产业正处于成长期,多数核桃才进入初果期,还没有成功的基地作示范,广大果农尚未看到核桃产业真正的效益,加上病虫害的干扰,担心核桃不结果或品质差,致使多数果农对核桃产业的信心不足。多数果农对核桃产业的信心不足,造成了没有管理的积极性,甚至忍不住破坏,放任其自生自灭。同时缺乏对核桃果园抚育管理的技术,导致多数核桃果园抚育管理滞后。
2.5核桃本身受气候条件限制
就不挂果的问题,目前的树龄4-8年,部分地段核桃树木尚未达到挂果年龄。其次在海拔1200m以上的地区,因核桃开花时易遭遇极端低温或倒春寒的影响,导致不能正常授粉,也是导致不挂果,存在三年两不收的风险。据敖芹等[2]研究:正安县格林温度基本能满足引种核桃对温度的需求。但核桃开花挂果期正安县格林低温阴雨或倒春寒天气较云南主产区多,且降水量过多、雨日数多,不利引种核桃开花授粉;空气湿度大、日照过少,容易诱发病害和虫害,导致落果率高。
3.核桃管护的意见建议
为了加强正安县核桃产业的管护,使核桃产业在脱贫攻坚中发挥效益。按照合理疏伐、修枝、嫁接、土肥管理、病虫防治五个方面提出以下核桃管护建议。
3.1合理疏伐
疏伐是为了保持合理的密度,确保核桃营养供给,造林地密度太大的应予以科学指导疏伐。
正安县多数核桃果园密度过大,每667㎡保留株数达到33株以上,个别果园达到40株以上,密度过大造成果园通风透光不好,导致多种病害发生,核桃植株树形不好,影响核桃正常生长,产量低。
通过清除病虫株、弱株,移植密度大的植株等方式,进行密度调整技术示范,每667m2保留12至18株,重新培育树形,改善林间卫生状况,培育健康的核桃园,为高产、稳产创造条件。
3.2整形修剪
核桃树良好的树形,正确的修剪,有利于骨架形成、枝组合理分布、解决生长与结果的矛盾,做到早产、丰产、稳产、优质。
3.2.1整形
早实核桃以自然开心树形为主,有3个-5个主枝,主枝上分布2个-4个侧枝。
晚实核桃以主干疏散分层为主,主干上分布有2层-3层主枝,每层2个-3个主枝,每个主枝上3个-4个侧枝,层间距80cm-100cm,同层两枝间距≥20cm[3]。
3.2.2修剪[4]
3.2.2.1幼树期修剪
定植当年不作任何修剪,只将主干扶直,并保护好顶芽,若顶芽损坏,可选一壮芽代替。带春季发芽,顶芽向上直立生长后,将其作为中心干,5月-6月选顶芽下部分布均匀生长旺盛的3个-4个侧枝为第一层主枝,将其余新梢全部抹去。第二年按同样的方法培育第二层主枝,保留2个-3个主枝,与第一层相距60-80cm。第三年选第三层主枝,保留1个-2个主枝,与第二层相距50-70cm。1年-4年主枝不用修剪,可自然分生侧枝,扩大树冠,一般3年-4年成形。需剪除背下枝、过密枝、交叉枝、下垂枝和病虫危害枝,保证树体内外上下通风透光。
3.2.2.2结果树的修剪
在落叶前剪去外围枝延长枝顶部不充实部分,剪口选留中上部充实饱满的外芽,疏除过密枝、重叠枝、交叉枝、细弱枝及病虫枝,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3.2.2.3衰老期修剪
核桃老树更新以轻度更新为宜,即当树势开始出现衰弱时,着手在大枝中部或中上部选留方向好、角度适宜的壮枝或徒长枝,控制其生长,培养为更新枝。
3.2.2.4放任树修剪
中心干明显的树改造为疏散分层形或变则主干形,中心领导干很弱的树改造为自然开心形。
3.3嫁接技术
对已栽植的核桃品种以及本土品种进行选种,筛选出优良品种进行繁育推广,或采取高枝嫁接技术,逐步实现良种化,夯实核桃产业发展的种苗基础。
3.3.1品种选择
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和品种需要的外界条件,因地制宜地选择核桃优良品种。
3.3.2换接时期
以被换接的中间砧树开始萌动,即将发叶至展叶时最佳,但不能用已萌动的接穗,所以必须在萌动前把接穗采集下来,用湿砂储藏或“蜡封”保存备用。
3.3.3.因树作型
为造就牢固骨架,换接时,要因树作型,随枝高接,不要过分强调树形。
3.3.4.嫁接方法[5]
3.3.4.1当砧木苗长到3㎝左右时为最佳嫁接时间,一般从4月中旬开始,可截止到4月下旬。
3.3.4.2嫁接时将砧木在合适的一年生嫁接部位剪掉(一年生砧木苗剪留15-20cm即可)。
3.3.4.3削芽片时,左手倒握接穗,右手持刀在芽的上方1.5cm处向下斜削至芽下1.5cm处,芽片要带一部分木质部,且接芽厚度以2mm左右为宜。
3.3.4.4然后在芽下方1.5cm处横切一刀,取下芽片。
3.3.4.5砧木削法基本相同,在砧木剪口下方2-3cm处向下斜削3cm左右(或稍大于接芽长度),然后横切一刀,取下其皮块,随即迅速将接芽贴在切面上,接芽下端与砧木切口对齐,绑紧塑料布条即可。
3.3.4.6注意塑料布料布条宽度为2cm为宜,接芽要露在外面,还要注意的是砧木削面以刚刚露出木质部为宜。再要注意的是嫁接迅速,防止接芽及砧木接口褐变。
3.3.4.7一般嫁接后15-20天左右,接芽即可萌动,此时应及时抹除砧木的萌蘖枝芽,待接芽苗高15-20cm时,即可解绑拆除塑料布,并立支棍,以防苗木被风折断。
3.4土肥水管理
3.4.1.清园
冬季清园的目的是清除核桃果园内的病源菌、越冬虫卵等,减少来年病虫害的发生。主要措施有清烧果园内的枯枝落叶,烧除果园内的病源菌、越冬虫卵,松土20至30cm,改善土壤的透气状况,调整土壤内的水、肥、气、热,并通过冬季的寒冷气候,疏松土壤,冻死部分病源菌和越冬虫卵。
3.4.2.土壤管理
3.4.2.1深翻
在深秋初冬季节结合施基肥或夏季结合压绿肥进行,对未间作核桃园每年或隔年沿着大量须根分布区的边缘,树冠外围滴水线处向外扩翻,挖宽40-50厘米,深60厘米的圆形或半圆形沟,在扩穴沟内回填绿肥、秸秆、畜(禽)粪、堆肥、厩肥、饼肥等。
3.4.2.2浅翻
以树干为中心,在半径2m-3m范围内每年春秋季各浅翻一次,深20cm-30cm。
3.4.2.3施肥
施肥是促进核桃植株生长、确保核桃果园丰产的重要措施,每亩需用化肥量150kg左右,施肥时间分四次进行, 第一次于2月完成,施促花保果肥;第二次于5月中下旬完成,为保果肥;第三次作壮果肥于7月中下旬完成,第四次于11月下旬进行,为越冬肥。
①基肥
以腐熟的有机肥为主,在果实采收后在落叶前施入。幼树期25kg-50kg/株为宜。
②追肥[6]
萌芽前追肥:一般在2月底前进行,以氮肥为主。产果期施尿素200g-300g/株,幼树期100g-200g/株;
果实发育期追肥:一般在5月中、下旬进行,以氮为主,磷、钾为辅。产果期施尿素100g-150g/株、过磷酸钙150g-150g/株,硫酸钾50-100g/株。幼树期施尿素50-100g/株、过磷酸钙100-150g/株,硫酸钾30-50g/株;
核仁发育期追肥:一般在7月上旬进行,以磷、钾为主。产果期施过磷酸钙300-500g/株,硫酸钾100g-200g/株。幼树期施过磷酸钙200-300g/株,硫酸钾50g-100g/株。
冬肥施用在11月下旬进行,亩用N:P2O5:K2O =15:15:15的硫酸钾型复合肥50kg,有机肥1500kg。
③套种紫花苕等绿肥,改善土壤条件。绿肥根系腐烂分解后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氮素肥料,不仅改善土壤理化性状,还为核桃来年生长提供了有机的速效养分。
3.5病虫防治技术
正安县核桃的主要虫害有核桃长足象、云斑天牛、黄须球小蠹、木蠹蛾、介壳虫等,其中,尤以核桃长足象、黄须球小蠹、木蠹蛾危害最为严重,并且防治难度大。
正安县核桃主要病害有炭疽病、白粉病、枝枯病、膏药病等,膏药病常伴随介壳虫的发生。
通过病虫害的防治确保核桃林分健康生长,保障果实生长发育正常,从而大幅提升坐果率,形成经济产量,切实发挥核桃扶贫的作用[7]。
3.5.1.核桃长足象防治方法
3.5.1.1持续拾取核桃落果,并集中加入少量石灰深埋处理;
3.5.1.2四月初,在核桃谢花之前开展化学防治,降低成虫的虫口密度,有效减少落果数量;
3.5.1.3对集中连片的核桃林在开花期至谢花前集中喷洒白僵菌。
3.5.2.核桃云斑天牛防治方法
3.5.2.1用花绒寄甲防治云斑天牛,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生物防治技术;
3.5.2.2可以利用云斑天牛高致病白僵菌菌株,通过特定工具注入树干内云斑天牛的虫道,让云斑天牛感病致死,确保核桃树木的健康。
3.5.3.黄须球小蠹防治方法
黄须球小蠹:昆虫名,为鞘翅目(Coleoptera),小蠹科。成虫食害核桃树新梢上的芽,受害严重时整枝或整株芽均被蛀食,造成枝条枯死。
3.5.3.1加强综合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虫力。
3.5.3.2根据该虫为害后芽体多数不再萌发,甚至全枝枯死的特点,在春季核桃树发芽后,彻底将没有萌发的虫枝或虫芽剪除,以消灭越冬成虫。
3.5.3.3越冬成虫产卵前,在树上挂饵枝(可利用上年秋季修剪的枝条)引诱成虫产卵后,集中销毁。
3.5.3.4当年新成虫羽化前,发现生长不良的有虫枝条,及时剪除,以消灭幼虫或蛹。
3.5.3.5越冬成虫和当年成虫活动期喷洒25%西维因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剂800倍液,或阿维菌素1000倍液。
3.5.4核桃炭疽病防治方法
该病主要危害果实,果实受害后,果皮上出现褐色至黑褐色圆形或近圆形病斑,中央下陷且有小黑点,有时呈同心轮纹状。空气湿度大时,病斑上有粉红色突起。病斑多时可连成片,使果实变黑腐烂或早落。叶片病斑呈不规则状,多为条状。病叶色枯黄,重病叶全变黄。发病期在4~8月。
3.5.4.1加强树体管理合理控制密度,加强抚育管理,改善园内和冠内通风透光条件。增施磷钾肥,提高树体的抗病力;
3.5.4.2清除病源采收后结合修剪,清除病枝、病果、落叶集中烧毁,减少初次侵染源。修剪后及时处理伤口,防治病菌入侵;
3.5.4.3落叶后涂白,萌芽前喷施3~5波美度石硫合剂;
3.5.4.4发病前喷药发病前喷1∶1∶200(硫酸铜∶石灰∶水)的波尔多液;
3.5.4.5发病期喷药发病期喷600~800倍的福星,80%代森锰锌,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农抗120水剂200倍液,75%百菌清600倍液,或50%托布津800~1000倍液,每隔半月1次,喷2~3次。
3.5.5.核桃黑斑病防治方法
主要危害幼果和叶片,也可危害嫩枝及芽和雄花序。幼果受害时,开始果面上出现小而微隆起的黑褐色小斑点,后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形黑斑并下陷,无明显边缘,周围呈水渍状,果实由外向内腐烂。叶感病后,最先沿叶脉出现小黑斑,后扩大呈近圆形或多角形黑斑,严重时病斑连片,以致形成穿孔,提早落叶。一般在4~8月为发病期,可反复侵染多次。
3.5.5.1消灭病源,结合采后修剪,清除病枝、病果,集中烧掉;
3.5.5.2加强管理提高抗病能力,在生育期内,适时施肥除草,确保核桃树生长的营养;
3.5.5.3药剂防治,在虫害严重的地区,特别是核桃举肢蛾严重发生的,要及时防治害虫,减少伤口和传播病菌的媒介,达到防病的目的。发芽前喷1次3~5波美度石硫合剂,消灭越冬病菌,生长期喷1~3次1∶0.5∶200的波尔多液,或50%甲基托布津500~800倍液(雌花前、花后及幼果期各1次),喷70%消菌灵或菌毒清1000倍液;或50%退菌特800倍液;也可用50克/千克链霉素加2%硫酸铜,每半月喷1次,或用甲基托布津加链霉素或青霉素2000-3000倍,防治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杨霞,付品,付莉,等.正安县核桃病虫害调查及防治方法初报[J].中国南方果树,2017,4605:145-147,153.
[2]敖芹,莫建国,舒国勇,曾卫忠,于飞,何明远.正安引种核桃落果原因的气候条件分析[J].贵州象,2017,4101:30-34.
[3]无公害核桃栽培技术规程.DB52/T 1136-2016.
[4]陈震古.《核桃嫁接》.江苏人民出版社,1959.
[5]陈正伟,项俊.正安县核桃的病虫害防治技术[J].绿色科技,2013,11:51.
[6]陈正伟,项俊.正安县核桃树的栽培与管理[J].绿色科技,2013(10):114-115.
[作者简介]:
匡芳(1990-),女,助理农艺师,本科,从事农产品检验检测、果蔬病虫害防治研究。
王陈芹(1986-),女,农艺师,硕士,从事土壤肥料、植物营养果蔬生产研究。
张秀玥(1966-),女,高级农艺师,本科,从事种子、土壤肥料、果蔬及中药材种植研究
*通讯作者:赵仁全(1963-),男,研究员,从事种子、土壤肥料、果蔬及中药材种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