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特点分析与安全使用管理

马仁慧1 顾占新2

1.海原县人民医院,宁夏中卫,751800;2.同心县中医医院,宁夏吴忠,731300

摘要: 探究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特点以及安全使用管理作用价值。方法:分析中药常见的不良反应,了解不了反应发生原因,并以此为依据,制定科学合理安全管理办法。结果:中药制剂常见的不良反应特点包括:静脉滴注用药、心脑血管用药,同时患者年龄因素的影响也会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中药制剂常见的不良反应因素有很多,包括年龄、性别、用药方式。因此在日常使用中药制剂时,应当高度关注患者个人情况,注意管理好药物,保证各个流程合理性、规范性,加强管理,减少不良反应,保证安全有效用药效果。
关键词: 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安全使用管理
DOI:10.12721/ccn.2023.157018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作为我国传统用药方式,中药制剂具有渊远流长的历史,在疾病治疗当中发挥重要作用。现如今,中药研究不断深入,人们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中药使用频率大大提高,但是中药制剂所造成的不良反应也随之而来,并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本次研究当中主要针对中药制剂常见的不良反应发生原因进行分析,以探讨安全使用管理作用目的。

1. 资料与方法 

1.1基线信息

选择药剂科监测到的中药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并针对监测报告当中所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对本院收治的患者进行探究,以分析用药管理前后不良反应情况。

1.2方法

面掌握患者的病情,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症用药。其次,不断提高中药配伍合理性,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在使用中成药配伍过程当中注意减少毒副作用,确保临床疗效。其次,正确掌握中成药的使用剂量和方法,合理计算出患者所需要的中药剂量。根据用药习惯以及进行计算出合适方剂,另外,明确用药基础和用药关系,在临床用药过程当中遵循说明书用药。最后,加强药房制度管理,药房应当配备专业的中药药剂师,并且严格和处方内容给药。在使用中成药物或者以中成药原料的中药材,一定要做好产地的选择、明确栽培条件、加工条件、保存条件、炮制程序是否合格,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材料进行用药。在展开中药安全使用管理以后,分析管理前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机率。

1.3观察指标

分析安全使用管理作用意义。

1.4统计学分析

评定本文研究结果使用SPSS22.0进行,计量数据经由(x̄±s)表述,t检验获取处理结果,计数资料经由(%)表述,χ2检验获取处理结果,通过分析如果P值<0.05,则表示具有影响。

2. 结果

经过相关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的中药制剂并不会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常见的不良反应原因主要与静脉滴注有关。另外,检测报告当中显示大部分患者属于心脑血管用药,相比较而言,心脑血管用药频次较高,出现不良反应的机率较高。对患者展开中药安全使用管理以后,患者并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3. 讨论

中药作为我国独特医学文化,在实际治疗过程当中充分发挥作用。而且在治疗期间通过对中药进行合理的配置,才能够有效发挥应用效果[1]。随着近年来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不断提升,中药的使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实际用药过程当中,合理用药会对患者的病情起到显著作用,然而不合理用药则会导致患者的病情受到威胁,甚至还会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健康。最为重要的是,不合理用药会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既阻碍了患者的治疗,也阻碍了患者的康复。 因此对中药不良反应现象进行分析,并且合理规范使用中药,才能够确保中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2]

在本次研究当中,分析结果显示出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因素相对复杂,包括个人因素、药物因素、操作不当等三个方面。研究结果显示,年龄超过60岁的女性人群相对而言,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较高,这与女性人群本身的基础身体素质有关。而常见的不良反应药物主要为心脑血管药物,其次静脉滴注也是导致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高危因素。所以在对患者展开中药制剂治疗过程当中,应当高度重视。本文当中,对患者展开安全使用管理以后,不合理用药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大大降低。可以看出,安全使用管理在保证用药安全方面具有显著效果[3]

总而言之,老年人群、女性人群、常见的心脑血管用药和静脉滴注的用药方式,是中药制剂出现不良反应的高危因素。所以在日常用药过程当中,应当予以高度关注。

参考文献:

[1] 李寰. 探析中药制剂所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类型、成因及特点与用药管理策略[J]. 中国保健营养,2021,31(15):295.

[2] 连晓梅. 中药制剂导致的不良反应类型特点与用药管理对策[J]. 山西医药杂志,2020,49(6):712-713.

[3] 李若飞. 中药制剂的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J]. 健康之友,2019(16):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