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现如今,现代化气流混合技术在中药制药领域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依托独特的混合原理及卓越的混合效果,为中药制剂品质的提升与生产成本的降低开辟了全新途径。但如果将气流混合技术在中药制药中科学合理的应用则是有关人员应深入思考的问题。对此,本文通过对气流混合技术原理与特点的分析,提出了气流混合技术在中药制药中的具体应用措施,以期推动中药制药行业的健康发展。
1 气流混合技术概述
1.1 混合原理
气流混合技术依托于洁净压缩空气作为混合动力,通过机械和流体动力等外部作用力,推动物料成分间的融合与分散,确保微粒能均匀分布,从而实现预定的均匀效果。混合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主要目的是为满足均匀混合物制备工作的需求,例如,溶液、乳浊液、悬浮液及浆状、糊状或固粉粒混合物等,有效保证混合物料的质量与效果。
1.2混合过程
当下气流混合技术在混合的过程中,可以将散装物料运动形成对流混合的现象,稳步提升混合均匀效果;粒子之间相互的滑动与冲击,进一步保证混合速度的平稳性;在进行粒子位置交换的过程中,系统会达到平衡状态,从而确保混合均匀性始终保持稳定。
1.3混合程度
混合程度主要用于衡量不同物料在混合后的均匀程度。在混合物料的过程中,将分散的均匀度作为考核的标准,这是评价混合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此种混合程度的表现,主要是在设备尺寸范围内的测量方式。总体来说,混合程度是一个评价混合效果的重要指标,通过测量混合物的均匀度来判断混合的程度。但要注意设备尺寸的限制,以及物料性质的影响,以确保评价的公正和准确。
2 气流混合技术在中药干燥中的应用
2.1中药干燥概述
在我国,中药作为一种传统的医药,其制备过程要求严格控制温度和湿度。传统方式包含烘干法、蒸馏法、浸泡法等,但都存在局限性的问题。如今,推动研发出全新的气流混合技术,有力提升了药物提取的效率与质量,同时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2.2中药干燥的目的、意义
中药制备过程中,干燥环节至关重要,其目的在于除去药材中的水分与杂质,确保药材始终保持优良品质。通过运用气流混合技术完成中药干燥工作,不仅提升干燥效果,还会降低能源消耗,保证药材的质量。同时,气流混合技术的应用,能够减少生产成本,缩短药物制造的时间,充分体现气流混合技术在中药干燥中的重要性。
2.3中药干燥的基本原理
传统的烘干和蒸馏干燥方式,存在耗时长、能源消耗较大的问题,全新气流混合干燥技术的应用,通过空气流动的效果,有效完成药物干燥处理工作,缩短中药制药的时间,对于高温和高压的条件较低,不会对药物本身的成本和效果造成影响,进而减少对环境发展造成的影响。
2.4中药干燥的影响因素
中药干燥过程中,各类因素对其产生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温度较高的情况下,药物会在短时间内挥发。所以,必须要对温度严格控制,进而保证药材的质量和效果;第二,当水分含量较低或者较高的情况下,都会对药材产生影响,必须保证干燥湿度的合理性;第三,干燥时间比较长的情况下,药材成本会出现变化,要保证干燥处理时间的合理性;第四,干燥期间空气流动属于关键环节之一,当空气不流通时,会产生药物霉变的问题。
2.5中药干燥的工艺流程
中药干燥的工艺流程呈现出高度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准备工作的阶段,认真挑选优质的中药原料,对其切割和粉碎为大小合适的药材;预热阶段,将中药物料放置在干燥设备内,当物料温度逐渐升高后,为后期干燥提供帮助;干燥的过程中,依据中药物料的特点,选择合理干燥方式,严格控制干燥的温度、湿度、风速等参数,保证药效的稳定性;缓苏期间,由于中药物料内水分蒸发较快,会对药效成分造成影响,只能够通过降低温度和增加湿度的方式,缓慢释放物料内部的水分,进而提升药物的稳定性;在收集和保障期间,采取有效防潮措施;完成干燥等相关工作后,开展质量检测工作,保障符合用药的标准。
3 气流混合技术在中药成型的应用
3.1中药颗粒的制备
根据统计数据表明,传统中药颗粒制备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将药材粉末与水或者乙醇搅拌,并添加合适数量的黏性剂和干燥剂,有效控制药物的分散程度。此种方式虽然整体操作流程简化,但整体生产效率较差,中药质量的稳定性得不到保障。而气流混合技术,可以利用液体表面的压力变化,形成均匀的悬浮液状态,提升药品的稳定性与可控性。
3.2中药颗粒的干燥
近年来,气流混合技术作为新型干燥方式在中药制造领域中广泛推广,依据空气流通原理,迅速将药物与热源相结合,从而实现短期干燥的目标。当下气流混合技术凭借其自身的优势,在中药颗粒干燥过程广泛应用,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3.3中药颗粒的压片
现阶段,手工压片和机械压片作为传统方法,存在生产效率不高和产品质量较弱等问题。然而,合理运用气流混合技术能够提高生产效率,满足大规模生产的需求,确保药物分布的均匀性,降低生产成本,并有助于实现自动化发展的目标。对此,气流混合技术在中药颗粒压片生产期间得到广泛应用,例如,颗粒剂、片剂、口服固体饮料等,确保中药产品具有质量稳定、疗效确切、口感良好等特点。
3.4中药颗粒的包衣
随着公众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认知不断提升,传统药物包装方式受到了质疑。这是因为传统的包装方法往往依赖塑料袋和纸盒进行保护,从而对环境产生了严重的污染。而新型气体混合包装技术,可以利用氧气和氮气产生的化学反应形成稳定的气泡结构,满足药物包装的需求。
3.5中药颗粒的缓释
中药制剂过程中,合理运用缓释剂技术可确保药物载体在特定时间内持续释放药物,从而提高药物的利用率和疗效。传统中药颗粒缓释技术会应用包衣和微囊化等方式,但会对缓释效果的稳定性造成影响,导致药物产生泄露问题。由此可见,通过气流混合技术的应用,具备多个方面优势,保证药物与缓释材料混合的均匀性与密封性,避免药物在运输和存储期间产生泄露的问题。
4 结语
综上所述,气流混合技术在中药制造行业中应用广泛,在各制药流程充分展现了优势与价值,提升中药产品质量同时,简化整体生产流程,降低生产成本,充分体现了高效环保的特点。总之,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国家必须提高对气流混合技术在中药制药领域中的研发力度,增加技术人员培养力度,实施技术创新措施。通过不断的研究与创新,气流混合技术将会在中药制造领域中呈现最大的价值,最终为中药产业的健康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肖金发,刘洋,曹国良等.气流混合技术在中药制药中的应用[J].机电信息,2022,(08):74-77.
[2]张楚城.基于数值模拟方法的SCR脱硝流场优化控制技术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21.
[3]孙洪涛,倪小敏,王玥等.激光诱导荧光技术在氯化法钛白氧化炉混合效果分析中的应用[J].钢铁钒钛,2021,42(05):84-91.
[4]周友华,王谷洪,罗康福.浅析气流混合技术的特点及应用[J].机电信息,2019,(24):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