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基础时期,计算能力的发展是学生提高数学水平的基础,也是教师的重要教学目标,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教师不断努力。计算能力不光代表的是一种数学学习的方式,还是数学学习能力的体现,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是教师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
一、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重要性
1.数学计算在小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必不可少
运算是数学的重要内容,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各个学段中,运算都占有很大的比重。同时,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都会运用到数学计算。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基本运算能力,能为其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在小学阶段,教师应注重提高小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
2.计算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小学生发散性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培养
计算能力是小学生学习数学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小学生提高计算能力,能够促进发散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发展,从而为今后的数学学习做好准备。
3.计算能力在小学阶段具有重要作用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学生今后学好数学的重要基础。教师应引起高度重视,采取多样化教学手段,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为学生今后学好数学夯实基础。
二、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具体措施
1.完善教学方案,设置模块教学
针对小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不断的改革和创新,以此来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从数学教学的角度来看,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在教学中,教师应完善教学方案,数学计算的教学设计也应从原先的单一板块模式转变为多样化的板块模式,让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样化的板块模式就是将教学内容根据重点进行划分,形成教学板块,板块与板块之间有密切的联系。然后,教师再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板块内容,对重点部分要进行特别讲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其计算能力。
2.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的积极性
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小学生对学习的专注程度并不高,尤其是针对枯燥且逻辑性较强的数学知识,往往表现出注意力不够集中的情况,导致他们在学习中不容易提高计算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利用丰富的教学经验,帮助小学生真正走进数学,使其在进行数学计算时能够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提高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小数除法运算中,教师如果直接给出计算题让学生加以练习,就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无法提起学习兴趣。为此,教师可以设计应用题,并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给学生。比如,小明在4.5分钟跑步360米,如果小明跑完800米,需要用多少分钟?教师可以先运用跑步的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探究得出解题思路,再讲解小数除法的运算法则:如果除数是整数,则先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时,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如果除数是小数,则先把除数的小数点去掉使它变成整数,再根据除数的小数位数把被除数小数点向右移动,再按照整数除法计算。
3.寻求多种解题思路
在新课程改革要求下,小学数学教学并不是呆板的数字加、减、乘、除的运算,而是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创新和积极探索的精神。同样一道题目会有不同的解题思路,教师在教学中要丰富计算法则,帮助学生拓展思维,使其能够通过一个案例联想到其他案例,在多种解题方法中找到更加简便的解题思路,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让他们不仅能够掌握科学的计算方法,还能提高运算的准确度。以综合计算为例,第一,教师可带领学生进行口算练习,在黑板上给出几组相对简单的数字,让学生通过口算的形式快速给出答案,帮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计算中来,增强其数学运算的参与感;第二,针对综合运算法则,教师写出几组综合算式,要求学生给出运算顺序,要遵循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内容的运算法则,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第三,对于重点内容的简便算法,教师可以改变运算顺序来达到快速给出答案的效果,如在700-310+25×8的计算中,除了常规运算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简便算法:“同学们,先算乘法后算加法,最后算减法,应该怎样列算式呢?”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利用括号来使综合算式的计算变得更加简便。
4.做好基础知识练习
小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需要很长时间。对于基础知识的巩固练习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加强数学口算练习。在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中,口算能力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最为基础的一项。教师应从小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在基础练习中,学生不仅要追求口算的速度,还要保证口算练习的准确程度,在准确的基础上提高计算速度,打好提高计算能力的基础。第一,在练习中,对于基本口算,教师要督促小学生每天进行练习,可以让其制作小卡片,随时查阅。第二,对重点、难点进行专门式训练。教师应突破重点、难点,让口算训练实现从量到质的飞跃。第三,针对容易出错的题型进行反复练习,让学生遇到相同题型后,保证不出相同的错误。其次,常用的数学计算方法应熟练掌握。在日常教学中,对于常用的公式及数学的简便算法,教师要为学生进行归纳和总结,使他们铭记于心,在审题过程中形成条件反射,遇到问题就能联想到需要用哪些公式和简便算法来解题,在不断强化练习的过程中,提高他们的数学计算能力。
结语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培育应该作为教师制订教学计划的核心。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需求设置科学的教学计划,力求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计算潜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参考文献
[1]杨立荣.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提高[J].学周刊,2016(08):201.
[2]周健.论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计算能力[J].情感读本,2017(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