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污染对弹尾目跳虫超显微结构影响的初步研究
1.湖南工业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2.中国科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南京土壤研究所;3.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
摘要: 土壤重金属生态毒理学研究已成为当今生态与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土壤弹尾目跳虫作为土壤模式生物,在土壤生态毒理学和生态环境评估研究中已被广泛应用。研究通过跳虫(F. candida)的标准土壤实验,利用电子显微镜技术,初步观察到暴露于土壤中高Cu浓度(1000,3000μg g-1)下的跳虫细胞微绒毛变形、部分线粒体扩大变形并出现囊泡化现象,这可能会导致细胞组织新陈代谢功能减弱进而影响跳虫的生理行为;同时,在高Cu暴露浓度下跳虫细胞内A型颗粒物大量存在,且其环边逐渐减少、变得模糊,这说明Cu的存在可能使A型颗粒物的结构和成分发生变化并变为储存Cu的重要细胞器。
关键词:
超显微结构;白符跳(Folsomia candida);急性毒性;铜;
超显微结构;白符跳(Folsomia candida);急性毒性;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