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金融大数据背景下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控制

王琳琳1 张亮2

1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泰安分行 271019;2山东农业大学 271019

摘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迎来了信息化的时代,而与此同时,各种现代化信息技术也在不断涌现。所以在当前大数据的背景下,要想实现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繁荣发展,就要懂得审时度势,从而通过融入多元化的发展理念,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来壮大互联网金融行业。基于此,本文以大数据和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概念为切入点,来进一步分析互联网金融风险的主要形式,从而更深层次的探讨相关的风险控制方法,希望能为互联网金融行业提供一些参考和意见。
关键词: 金融大数据背景;互联网金融;风险控制
DOI:10.12721/ccn.2021.157087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前言:在金融大数据背景下,各种投资方式层出不穷,而随着货币政策的进一步宽松,加大了人们对资产保值的需求,进而在经济利润的推动下,推动了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1]。但是我们都知道,回报率越高,所需要承担的风险也就越大,所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的金融行业既要面临着高额的经济利润,也要承担更多的金融风险,因此相关的控制手段也就变得越来越重要,而这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2-3]

1.大数据

大数据是集信息的采集、管理以及处理于一身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大数据主要通过应用计算机,来在最短时间内捕捉到所需要的数据信息,然后再通过进一步的管理和处理,来为所服务的对象提供强大的信息数据支持,因此在众多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中,大数据对信息的采集和处理的能力是最突出,也是最有效的,因此运用大数据可以更好地实现服务对象的管理目标。

2. 互联网金融风险

互联网金融风险主要是指在金融业务发展的过程中,因为互联网技术所产生的相关的风险类型。并且与传统的金融业务相比,互联网金融具有成本低、辐射范围广、工作效率高等显著优点,但与此同时,也因为互联网覆盖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等特点,使得相关的金融风险并不容易规避和管理,因此久而久之,会加大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不稳定性,所以在金融大数据背景下,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控制显得尤为必要。

3. 互联网金融风险的主要形式

因为互联网金融的业务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所以对其很难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控制,这样就会导致该行业经常要面临各种风险,而这也给相关的经营管理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在当前的金融管理体系中,风险管理一直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防范风险规划也一直是互联网金融的关键业务,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相关的业务范围开始逐渐扩大。因此其所面临的金融交易也更复杂,随时来风险的类型也变得越来越多,其冲击力也变得越来越大。再加上金融危机以及相关的违规操作,使得其所面临的风险更加难以管控,而互联网金融风险的主要形式具体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3.1违法违规风险

由于我国的互联网金融行业起步较晚,所以在发展的过程中,还未形成比较完善的运行体系,从而导致国家政府的有关部门在进行相应的监督管理时,容易存在一些疏漏和问题,而这也是当前互联网金融行业存在风险的主要原因。并且我国还有些互联网金融企业为了谋取高额的暴利,不惜损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而这样不仅有损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形象,还会使其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和谐因素,因此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互联网金融风险中违法违规的风险。

3.2用户违约风险

从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实际运营情况来看,互联网金融企业的融资方式主要分为以下两种。第一,为民间提供高收益、高回报的融资活动,而这里主要是通过相关项目的开展来实现。第二,以银行作为中间媒介来进行信用贷款的融资。互联网金融行业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高风险,高回报,所以相关企业在日常经营运行的过程中,会把大量的精力和关注点放到风险的规避和管理上,因此就会导致在相关项目的投资准备过程中会花费大量的时间,但是很多互联网金融企业由于自身规模的限定,导致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不足,而这也无疑增加了用户违约的风险概率,从而影响后续业务的顺利开展,所以一旦相关风险处理不好,势必会给企业造成重创。

4.金融大数据背景下互联网金融风险控制方法

4.1建设健全互联网金融风险控制体系

为了更好地规避互联网金融风险,加强对风险的控制,就应该健全和完善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控制体系。具体表现为,第一,完善相应的内部风险控制体系,并建立与之对应的评估机制,以加强管控力度;第二,全面贯彻落实风险控制管理机制和程序操作,以规范相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为,并且在此过程中要提高对资金安全性的重视程度,从而有效防止客户因自身的信用问题而给企业形象带来不利影响;第三,以客户的真实信息为基础,来提高贷款的标准和要求,从而将互联网的金融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

4.2完善法律法规

要想强化互联网金融市场的监督管理,就需要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首先,有关部门应立足于互联网金融市场的风险类型和具体特征,以及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来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从而在此基础上完善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法律体系。除此之外,有关部门也应该在此过程中,积极发挥自身的监督管理职能,以为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提供制度保障,进而借助法律法规的完善,监督管理职能的发挥,来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规范互联网金融市场的秩序,进而从根源上杜绝违规违法行为的发生。

4.3加强对技术的应用,增强对投资风险的防控能力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可以通过应用大数据技术,来实现对用户信息的分析处理,以更深度地挖掘信用良好的用户。不仅如此,通过应用大数据技术,还能实现各种信息数据的整合优化,进而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有效分析,来最大程度地规避各种类型的风险,进而为企业的安全运营提供有力保障。

4.4加强对互联网金融支付的控制力度

除了上述几个方面外在金融大数据背景下,还要加强对支付的控制力度。首先,互联网金融企业应通过推行账户的实名制,来加强对客户信息登记的管理,从而在此基础上保证客户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除此之外,还应设置互联网金融企业自己的支付方式,从而通过特殊的支付方式来区别与银行之间的业务往来,进而通过明确交易流程的规划,加强与银行之间的合作,来完善相应的支付系统。

5.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加强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管控力度,也为了使企业能更好地趋利避害,防患于未然,就要根据市场的实际运行情况来制定相应的策略,进而实现互联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朋朋.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银行业务风险控制研究[J].全国流通经济,2018,41(27).

[2]李英.试论基于金融大数据背景下的互联网金融风险控制[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8(9).

[3]吕喜明.大数据背景下互联网金融风险评价研究——基于广义DEA模型及P2P网贷视角[J].会计与经济研究,2017,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