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目标成本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程凌霄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102102

摘要: 所谓目标成本管理指将企业的综合成本进行分析和管理,从中找出不必要的成本,进而实施有效的企业成本管理。企业管理者运用目标成本管理不但可以节约企业不必要的开支,节约企业运营的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在利用目标成本就行控制的时候,应该根据市场环境进行成本定价,从而分析自家企业的成本状况以及存在的成本问题,再结合综合环境全面深入的分析,从而确定有利于企业生产的目标成本。
关键词: 目标成本管理;企业经济管理;应用
DOI:10.12721/ccn.2021.157545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目标成本管理”指的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通过合理设置预算、科学规划企业未来发展,保证企业经营活动围绕成本目标进行。目标成本管理可以提供明确的方向和路径,指导企业朝着合理的成本目标去发展。探究目标成本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策略就是为了充分发挥目标成本管理的特殊优势,将企业经营成本始终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让企业在寻求发展的同时也能重视经济管理,并通过先进的经济管理模式,加快企业发展进程。

1企业目标成本管理概述

企业目标成本管理简单来说就是对企业运营活动中的各项成本进行科学的管理与控制,其中企业运营成本主要包括材料成本、企业管理成本、企业员工薪酬等。材料成本管理是指企业通过对材料的控制,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减少不必要的材料浪费。企业设备成本管理指对企业设备进行保养与维护,提高工作人员操作设备的规范性,减少由于人工操作而产生设备故障问题发生的概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以便实现对企业设备成本的控制。企业管理成本的控制是指在企业运营活动中产生的全部管理费用实行严格控制。以材料设备的管理费用为例,无论是最初的材料设备采购环节还是运输环节,以及日后的生产环节等都需要工作人员负责监督管理,由此产生的费用就是企业管理成本费用,这也是企业目标成本管理控制的目标之一。最后就是企业员工薪酬成本也是企业运营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2企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控制成本意识薄弱

企业经济管理中相关工作人员控制成本意识薄弱并不是个例。一方面,有些工作人员缺乏工作目标,只实践,不思考。这种盲目的工作态度导致工作人员控制成本的能力较差。之所以出现这方面问题,与工作人员自身能力有关,也与企业晋升机制、激励机制有关。尤其是一些不重视学习、培训的企业,一线工作人员的成本意识相当薄弱。另一方面,有些工作人员主动性较差,缺乏基本的责任感。对于一些超成本的经济现象、经济问题,有些工作人员不反馈、不解决,一心认为这是企业要重视的问题,与自己无关。企业经济管理关系到每一个员工,如果企业想优化经济管理模式,就要改变员工的思想观念,让他们真正融入企业,关心企业经济管理相关事宜。

2.2企业成本管理控制不够严密

现阶段,企业成本管理工作实施期间很难达成对生产管理整体流程的良好管控属于重点问题。企业中的一线人员与企业各个部门并未形成良好的配合关系,致使成本控制的链接性非常脆弱。一些企业虽说综合实际运营情况构建出了成本管理制度,但所有部门均处在被动的工作环境中,未能开展主动性的成本管理活动,最终降低了成本管理工作的成效。部分企业成本管理机制很难达成对成本管控的合理化研究与目标预定,这使得成本监管工作由于目标确立的不够精准而出现误差,因此很难达成良好的管控目标。

3目标成本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措施

3.1提高控制成本的意识

一方面,积极实施目标成本管理方法,以“目标成本”为方向,帮助工作人员树立工作目标,督促他们开展有效性工作。为了从思想意识上影响工作人员,企业还可以制定“目标成本管理-晋升机制”“目标成本管理激励机制”,对表现优秀的员工予以奖励,让员工将“个人的荣誉”与“企业的荣誉”联系起来,提高企业员工控制成本的意识。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地推进目标成本管理,企业要善于调动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加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感。例如,企业可以组织“目标成本管理与员工个人发展培训”“目标成本管理与员工个人经济利益培训”“目标成本管理与员工个人能力培训”,让每个员工意识到目标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并提高这方面的实践能力,主动参与到相关工作中。

3.2企业应该完善目标成本管理的相关制度

为了更好地实现企业成本管理目标,企业管理人员首先应该完善目标成本管理的相关制度,为目标成本管理工作的展开提供规范性指导。现代企业在日常运行活动中,设计到大量的信息数据,只有保证这些信息的正确度,才能够为企业目标成本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准确参考。除此之外,企业还应该构建科学的报表分析制度,使得企业管理人员能够根据财务部门提供的报表对整个企业的财务状况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同时企业还应该构建目标成本管理制度,对企业内部各个部门权责进行合理的划分,保证目标成本管理工作中的各项工作内容能够在相关部门中被贯彻与落实,为企业成本管理目标的实现奠定良好的制度保障。

3.3增加各部门之间的粘合度,促进企业内部合作交流

企业建立科学的目标成本管理制度以后,该制度的实施便是目标成本实现的关键。企业的各个部门是具体实施目标成本管理制度的重要因素,为了保证各项工作的落实效果,企业必须重视各部门的合作与管理问题。首先,企业必须明确各个部门的工作职能、目标和职责,然后进行科学合理的任务划分,制定各个部门的小任务,通过实现一个个小任务,最终共同实现企业发展的最终任务;其次,企业要调动各部门工作的积极性,确保各个部门的每个工作人员都能够参与实现目标成本管理的任务中,提升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最后,企业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交流合作,增加各部门之间的粘合度,加强企业内部的交流合作,激发企业的内部协调性,使企业保持长久稳定发展。

3.4落实目标成本管理实践中的措施

在进行企业经济管理总体战略设计过程中,务必结合目标成本管理相关工作的实施经验,将注意事项设置工作进行精准的定位,使满足目标成本管控实际需要的措施能够得到创新设计,有效地提升目标成本管理措施的运行合理性。一定要加强对国内市场环境特征和需求的研究,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目标成本管理工作注意事项的分析,使符合企业目标成本管理方法具体创新需求的措施能够借此得到改进,并保证符合企业经济管理措施实施需要的方案能够借此得到创新优化。目标成本注意事项的设定还必须实现对制度设计价值的有效分析,使符合目标成本管理相关理论应用需求的举措能够借此得到改进。

3.5深化企业内部监督管理机制

长时间以来,无论哪一个企业的发展都必须运用合理的机制进行监督,并获得政府的有效支持。从政府角度来说,应该坚决杜绝不良现象发生,并在此基础上使用宏观调控手段,对市场中存在的与法律规定相偏离的现象进行有效的整治,建立科学的市场监管秩序,并对现有的法律进行完善,使其可以在法律保护的范围内行驶权利,为相关人员的工作开展提供重要的法律参考,使行业内形成良性的竞争,如果存在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要坚决予以严惩,对人民的利益进行保护。从企业内部方面而言,无论从事哪一行业的企业都需要结合实际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督机构,该机构需要与财务管理工作相分离,保持独立的状态。财务管理工作需要进行统一的管理,并实时进行监督,使所有的账目都更加清晰、明确,并准确进行记录,使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中的产品控制效益发挥到极致,促进企业的和谐发展。要清晰了解企业的成本使用情况,在准确了解外界变化的同时,对成本进行针对性的调整,以保证企业资金可以用到真正需要的地方。企业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督体制,以该制度为依据,对不同部门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全面的管理。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必须准确落实每一个环节,明确具体的工作流程,对资金进行全面的监控,如果某一个部门的资金使用不合理,需要接受相应的惩罚,以保证企业资金使用的合理性。

3.6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目标成本管理是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企业生产成本的有效管理与控制,确保企业各项工作支出符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要求,保证企业的经营收益最大化。若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较低,不仅无法满足企业经济管理需要,还会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决策制定。对此,针对一些尚未建立人才培养机制或者培训制度的企业,要求进行全面改造,加大人才培训力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改善企业管理现状,切实解决企业成本管理问题。一方面,企业需要完善人才培训体系,重视人才引进,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聘用两种手段,为企业经济管理及重大事项决策储备人才力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目标成本管理是企业经济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管理者应该提高对目标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严格控制木料成本管理工作,提升企业目标成本的管理水平,不但可以减少企业运营的成本,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还能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华钦.目标成本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9(07):12-13.

[2]魏立宝.浅析目标成本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外资,2019(04):16-17.

[3]吴云英.目标成本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9(09):40-41.

[4]罗斌.企业经济管理中的目标成本管理的应用研究[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9(11):55-56.

[5]叶媛.目标成本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J].经营管理者,2019(12):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