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文:经济效益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固定资产在企业的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企业若要在复杂的市场环境当中生存,除了要不断的开拓业务领域,优化工作方式之外,还必须要加强对自身已有资源的管理。管理好企业的固定资产,对于提升企业的经济发展十分重要,也是现代企业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固定资产的管理必须要解决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出现的问题,加速企业的资金的周期运转,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一、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对于企业运行和发展的意义
(一)提高企业资本的利用效率
首先,企业对固定资产加强管理有利于提升企业资本的利用效率,帮助企业实现企业发展的现代化管理。在日常的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当中,主要的工作流程相对固定,包括了企业对于固定办公用品的采购,对于有形固定资产的控制,对固定资产的保管、维修、折旧等,延长固定资产使用的寿命,做好固定资产的管理和维护;
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可以减少企业日常经营成本,由于固定资产的价值较高,购置固定资产资金需求较大,所以做好固定管理维修保养,延长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减小维修和更换费用的支出,充分发挥固定资产应有的价值,保证企业资金使用到位不浪费[1]。在我国很多资源资金密集型的产业当中,固定资产所占有的比例通常较大,与此相关的关于企业固定资产的附加费用就会随之下降,折旧、维护、磨损修复等,这些费用都会被计入到企业日常成本费用当中,导致企业资金的运行效率下降,甚至有一些严重的固定资产的损耗将会严重影响到企业日常运营的资金安全,对于固定资产的日常维护和折旧也会导致企业的经济资本的浪费,因此,若要维护企业固定资产和资金的使用安全,提高固定资产的运行效率,就必须要加强对于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提高企业固定资产高质量运行。
(二)帮助企业规避资本运营风险
在企业的日常运营工作当中,由于固定资产在所有资产中占据较大的比重和份额,因此做好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有利于帮助企业更好的规避在日常的运营和工作当中可能会遇到的风险,降低资金等日常运转费用的周转危机。这是因为企业的固定资产在企业的日常运营资本当中往往会起到一个稳定资本库存的影响力,企业拥有足够的固定资本,可以让企业的日常运营活动更加具有稳定性和可控制力。
制定切实可行的固定资本管理工作方法,能够有效的降低企业固定资产的保养成本,反之,如果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没有按照科学的方式展开,将会很容易导致企业的运营成本和运营风险增加,甚至会导致企业的投资失利,造成企业的资产流失[2]。因此,对于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务必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进行,增加企业的占用资金,为企业的资本投资赢得更大的利润,实施科学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这样才能够不断的帮助企业在资本运营的过程当中规避风险。
(三)有利于企业提高运行效率
在企业的日常经营和管理活动当中,管理者可以通过对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帮助企业在日常的经营和管理活动当中提高工作效率。具体而言,企业的固定资产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地位,固定资产的安全稳定是保证企业能够正常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企业可以通过对固定资产的高效管理来达到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稳定运行,通过对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企业可以对各项生产技术进行研发,保障企业在生产、销售等正常的经营环节当中的工作效率,促使企业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生产和经营的目标[3]。
企业重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有利于保证企业在生产和经营的过程当中减少各项不可预见的损失,例如机械设备的报废、停工、维修等,这些损耗如果不加以及时处理很有可能会影响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效率,保持正确的固定资产的持有方式,这样才能避免因为设备设施出现故障导致的企业经营活动停滞,也会降低由于设备问题产生的费用损耗,加大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提高企业利益最大化,提高企业生产和经营的效率。
二、当前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当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建设不到位
在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当中,首先存在的问题就是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制度建设不到位,也就是所谓的“自己都不清楚有多少家底”,这种情况不是个别现象,而是当前阶段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例如在有些招投标企业当中,由于企业参与投资建设的项目已经竣工但是尚未完成完工资料,这就意味着移交手续无法及时办理,企业的财务部门不能按时的将固定资产登记入账,这也就导致了企业无法正常计提固定资产折旧[4]。这些问题都会导致企业的固定资产工作无法正常的开展,这些现象甚至会导致企业最终的年度损益工作所应当缴纳的税费无法正确的计算,造成严重的后果。
很多情况下,企业已经完成入库的资产没有及时入账,导致企业的实际资产和入账资产不相符,最终会造成企业的账实不符。另外一方面,企业的已有资产没有及时入库之外,已经入账的部分资产也有可能会与实际的资产状况出现出入和差异,在很多企业当中,固定资产都已经出现了报废和损毁等问题,对于这一部分登记在账目当中却无法继续正常使用的财产,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也没有及时将它们移出账簿,造成记账的混乱。
以上这些现象最本质的原因就是企业的固定资产工作制度建设不完善,最终导致了企业的固定资产增减变动没有在财务管理工作和账簿当中及时的被反映出来,企业的管理者无法通过正常的财务活动了解到企业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信息,没有及时的进行资产的核对和销毁。
(二)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分工不明确
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没有单独的部门负责此项工作,一般来说是隶属于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同时还需要其他各个部门的分工协作,因此,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需要企业各个部门的多方参与[5]。但是在当前的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当中,各个部门之间的分工协作并不到位,很多管理环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生了脱节的现象,很多工作部门之间有着各扫门前雪的心态,彼此之间并不重视工作环节中的双向协作和交流,导致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当中各个部门的信息不互通,工作过程产生了较为严重的脱节现象。例如固定资产的大幅度修理以及拆除、外迁等工作往往属于企业的生产和技术部门,但是在对固定资产进行以上处理之后,却忽视了要将信息及时上报给企业的其他部门,这就会导致企业的流动账簿只增不减,最后导致管理人员无法核对账目的出账和入账信息,最终造成账目的混乱甚至错误。
(三)没有及时对无使用价值的固定资产进行处理
对于现代企业来说,入账的固定资产大多数都是已经购置完毕的大规模生产和经营设施。在长时间的使用当中,这些设施经常会出现磨损、报废和折旧等情况,除此之外,随着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速度越来越快,很多的企业设备往往会被很快的淘汰,企业在购置新的产品和设备的同时,并没有对陈旧的设施和设备进行处理,这就导致废损资产越压越多,容易造成废弃固定资产的积压[6]。在当前的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当中,如果没有及时的对这些资产进行处置,将很容易会导致企业的财务账目出现混乱和偏差,长此以往将会增加企业由于资产保管而产生的成本损耗,拖慢了企业生产和经营的速度;
对于企业的固定资产没有及时处理,会导致企业部分还有使用价值的固定资产没有被及时的盘点和清理出来,时间一长,很多设备会自然的老化,失去了原有的使用价值,也就无法继续被利用,更有甚者,由于对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出现疏漏,有部分企业还会造成固定资产的丢失和被盗,影响企业经济的稳定进步。因此,要通过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来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就必须要快速的建设行之有效的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对废旧的固定资产要进行及时的盘查和整理,及时更新财务账簿的有关数据,保证企业的固定资产信息能够被及时的记录在账簿信息当中,方便企业的管理人员能够及时进行信息核对。
三、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策略
(一)明确企业各个部门的职责
现代企业由于自身发展需要的问题,往往会涉及到较多的企业部门,这些部门之间对于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工作都有自身的计划和参与,因此,企业的各个部门之前在管理工作当中必须要形成严密配合的整体,各自共同管理,发挥自身部门的管理价值,同时也要对各个部门之间的管理工作职责进行明确的分工,做到责任到人,进行分层级的工作管理。例如在企业的财务部门、生产技术部门当中,应当各自发挥好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效能,务必要保证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能够做到尽职尽责、万无一失,充分的发挥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意义和价值,提高对于企业固定资产的利用。企业的各个部门应当做到根据自己的职业和部门特点,在对企业固定资产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务必要做到相互配合,突出各个部门的工作特色和侧重点。例如在企业办公设备和生产设备的购置工作当中,采购部门就应当主要负责这一事项,在固定资产采购完毕之后,企业的技术部门应当根据上级部门给出的资产数据和要求,查验采购来的固定资产是否符合要求,有无质量问题,对有关的数据进行鉴定之后批准企业各个部门对于设备进行调拨和使用。在固定资产的实际利用过程当中,应当由专业人员负责固定资产的日常维护保管,对于某些特殊的固定资产在保存当中还应当注意符合国家标准,企业的财务部门应当加速建立专供固定资产使用的会计台账,加强固定资产相关账簿的记载工作,对于固定资产的使用、维护和调拨都应当及时的办理有关手续。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应当在日常的会计工作当中写明不同的固定资产的有关形态和价值,站在企业价值管理的工作角度上对固定资产的账户进行设定,要保证企业固定资产的相关形态能够被正确的记录,做到账实一致[7]。
(二)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和方法建设
在制度上加强对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首先应当在固定资产的基础管理工作上下功夫,企业财务部门工作人员应当规范填写固定资产的相关财务信息,保证每样资产都有对应的记录卡片详细的记录有关信息,在固定资产计提和折旧的过程当中应当保证记录工作的准确性,这样才能提高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效果。
在对固定资产进行收纳和整理时,必须要对固定资产的种类进行划分,并且对有关的资产进行编号处理,配有各自的标牌,如果由于固定资产性质的特殊性无法制作标牌,企业应当对固定资产安排专人进行管理[8]。
在企业当中,由多人共同使用的固定资产,例如办公室的空调、企业生产加工的设备等,应当由使用的单位和个人负责保管事项。作为某一项固定资产的使用人和持有人,应当及时的检查固定资产的折旧和使用情况,一旦发展固定资产发生丢失或损毁的情况,应当及时的上报上级有关部门加以处理,对于自身不清楚的情况,也应当及时上报,及时的更换有关设备,不影响正常的工作。
总体来说,在企业日常的固定资产使用和管理当中,必须要使固定资产具有自己的标识,这样才能在固定资产的清查和盘点的过程当中,对不同种类的固定资产加以识别和分类,避免在盘点的过程当中出现混淆等错误。
(三)正确的进行固定资产的核算和盘点
在企业日常管理中,有关工作部门应当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及时对固定资进行核算与盘点,及时办理固定资产增减变动时,进行账务核对和处理时,按照实际取得的历史成本计价,对于合理必要的支出,必须要计入固定资产的价值账簿当中,在每个月末期,对固定资产进行计提折旧,折旧对企业来说成为企业固定资产的资金来源,财务人员可以对成本费用进行共同的核算,及时进行计提折旧,增加企业的资本累积。
企业的固定资产要进行及时的清查盘点,对于一些已经失去使用价值的资产要及时办理报废申请流程,以免发生固定资产出现账务与实际盘点不符等问题。固定资产的盘查应当隔期进行,有些固定资产分布较为分散,导致固定资产一旦出现问题也不能够被及时的发现,因此,固定资产一年至少进行清查盘点一次,及时查找发现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财务管理部门应当建设固定资产盘盈、盘亏数据表,在盘查工作当中对于有关问题进行责任追查,发现有管理不当的情况,应当及时上报有关部门进行处理,使各个部门之间能够及时的对资产管理的有关信息进行核查,了解资产的实际使用情况,不要随意购置,对于已有的固定资产要进行妥善的保管和处理。
结语:综上所述,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过程中,应当明确企业各个部门的职责,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和方法建设,重视对废旧毁损固定资产的处理,及时办理调拨手续,正确的进行固定资产的核算和盘点,提高企业固定资产增加企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旭.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提升企业经济效益[J].商场现代化,2016(01):99-100.
[2]康俊艳.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提升企业经济效益[J].冶金财会,2011,30(04):18-19.
[3]郭颖.加强铁路实物资产管理提高铁路企业经济效益[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06):189.
[4]吕朋亮.从加强企业债权资产管理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J].商业经济,2008(06):62-63.
[5]曹爱民,李沛林.全面加强资金管理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浅析钢铁企业资金、资产管理要点及其潜力[J].冶金财会,2007(12):18-22.
[6]魏霞飞,赵瑞玺.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提升企业经济效益[J].露天采矿技术,2006(S1):74-75.
[7]孙志鸿,田艳.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J].经济视角,2002(06):35-36.
[8]周君霞.加强企业资产管理 提高邮政经济效益[J].中国邮政,2001(11):8-9.
[9]刘胜.重视固定资产的使用与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J].中国物流与采购,1983(09):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