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现状
1.1过分追求新技术,忽略了教学方法
新课改要求数学教学运用信息技术,因此很多教师出于跟风的心理,会盲目地运用信息技术,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感受和教学是否需要,每节课都通过电子课件的方式来教学,导致学生出现了视觉疲劳,甚至有的学生开始厌烦数学。至此,信息技术流于形式,对数学教学起到的作用并不大。还有的小学教师将数学教材内容都制作成了课件,课堂上为了减少书写板书,只给学生播放课件,很少去讲解和互动,学生遇到问题也不敢举手提问,无法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优势。教师没有灵活地运用信息技术,对于信息技术的掌握不熟练,导致了数学教学事倍功半。
1.2内容过于花哨,分散学生注意力
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制作出很多精美的课件,对学生而言,学习课件的过程也是欣赏课件的过程,是一种美的享受。但是教师在制作课件时要掌握一个度,避免过犹不及。在现实中,很多教师为了博学生眼球,通常会在课件里加入大量华丽的元素,如精美的背景图片、繁杂的动画效果、与教学内容不相关的背景音乐等等,表面看上去课件内容丰富,实际上却给学生造成眼花缭乱的感觉,学生把注意力放在与教学内容无关的课件装饰上,一节课下来学生不知道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对所学知识理解不透彻,进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1.3缺乏信息技术培训,影响教师教学水平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大部分教师都可以熟练地使用学校配备的先进教学设备。很多教师都是通过自学的方式来学习信息技术,学校并没有对教师进行专业化和系统性的培训,教师只是懂得基础的计算机知识和电子课件的制作流程,对于深奥的信息技术知识却知之甚少,这也就导致了同样的教学内容,会取得不同的教学水平。由此可见,专业信息技术培训的缺乏制约了小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影响了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2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都是以形象思维为主,遇到抽象的数学知识会感到很陌生,一时间无法获取新的解题思路。而信息技术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生动形象的知识,为学生营造一个图文并茂、充满童趣的学习情境,唤起学生内心的求知欲,激发学习热情。因此,小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学习数学,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小学教师可以利用生活资源创设情境,将生活中的数学现象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现在学生面前,指导学生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努力学习,大胆探究,对数学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教师可以利用游戏创设情境,利用信息技术的编程系统,把教学内容设计成相关的电脑游戏,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数学知识。此外,教师还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在教学时给学生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在质疑中成长,学习数学的动力更足,也能够活跃数学课堂氛围。
2.2利用信息技术,直观感知数学
学生的抽象思维普遍较差,如果教师一味地利用板书或教具进行课堂教学,就会使学生感到厌倦和乏味,无法集中精力学习。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数学课堂上,可以提高数学知识的直观性,降低数学知识的难度,更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小学数学知识点繁多,教学的难点也很多,需要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变抽象为具体,动静结合,声情并茂,充分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有所收获。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动画来演示公式和定理的推导过程,让学生在动态演示中去探索新知,有效解决了教学中的难点问题,提高学习效率。学生看到栩栩如生的动画都非常兴奋,他们全神贯注地观看,很快就记住了数学公式和定理。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数学模型,把文本转换成图形或把书本上的文字变成动态的演示过程,从而让学生的解题思路更加清晰,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更准确,也让学生初步体会到了数学建模对数学学习的好处。课堂上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展示思维导图,学生按照思维导图的要求去学习,建立起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应用意识。
2.3创设技术平台,实现师生互动
有效的师生互动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还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一节完美的数学课仅靠教师的一己之力是无法实现的,还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因此,要想打造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有效的师生互动是必不可少的。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大部分都是教师在讲台上进行讲解,学生很少有参与的机会,导致很多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无精打采,没有活力,对教师讲述的内容也听不进去。而信息技术的运用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了新的平台,带给学生更多新鲜有趣的学习体验。小学教师可以将数学的微课视频、教学课件、自测练习等上传到校园平台上进行资源共享,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查看教师上传的内容,也可以进行自主训练,同时教师可以在平台上对学生进行线上辅导和答疑,为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能力做出准确的评价。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上进行平台联网,让学生实时答题,进行弹幕互动。课后教师可以对平台数据进行分析,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优化教学内容,增进师生感情。信息技术平台开创了师生互动的新方式,实现了课上课下的有效互动,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头脑中形成认知规律,感受到数学的神奇魅力。
2.4进行分层练习,实现个性成长
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个体性差异,学生也是如此,由于成长环境、生活经验、知识构成等各不相同,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程度也不同。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只能通过考试和作业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平时教学的内容都是一样的,对学生的要求也是一样的,这样就容易造成学困生的困扰,他们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节奏,不利于全面发展。为了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教师要掌握准确的学生信息,帮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学有所获。
3结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小学数学教学有了新的机遇,信息技术的引入打破了传统思维的束缚,极大地开拓了学生的视野,达成了一个又一个的教学目标。小学教师要坚持与时俱进,时刻不忘用先进的教育观念和科技理念来武装自己,善于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结合起来,摆脱传统枯燥无味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建富有现代信息色彩的数学课堂,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提高数学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宋可淼.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融合的教学应用分析[J].文存阅刊,2019(4).
[2]刘晓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融合的教学应用研究[J].科技资讯,2020(13).
[3]谷洁林.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融合的教学应用研究[J].试题与研究,2019(30).
[4]曹建伟.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融合的教学应用价值及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0(47).
[5]潘英梅.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研究[J].科技风,2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