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赋影响下珠江三角洲传统聚落聚居特点研究
1.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市景观建筑重点实验室
摘要: 本文从田赋与土地所有制的关系谈起,概述了从周至明清以土地所有权变化为线索的田赋征收政策背景。自宋以降,经过长期的土地兼并,"民田"占田地总额已经远远超过"官田",田赋数额也从明初的民轻官重逐渐向民重官轻倾斜。在这一背景下,通过分析珠三角地区"沙田"开垦的历史机遇和环境条件,阐述了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乡村聚居秩序建立的两条关键线索:以"民""沙"之别为依据的族群认同和以沙田开垦为契机的人口迁徙。基于这两条线索,从区域视角出发,分析了明清珠江三角洲地区乡村聚落聚居形式的变迁特点,首先是以宗支祠宇的联合与"疍民"舟居的消弭为表现形式的乡村聚落的融合,其次是因"土客械斗"与"宗族械斗"而凸显防御性特点的乡村聚落的分野,此外还有"商业资本"介入下的乡村聚落的职能转移。田赋制度最终影响了珠江三角洲传统乡村聚落的聚居特征,使其呈现出秩序化、防御化和群体化的主要特点。
关键词:
田赋;传统乡村聚落;聚居特点;珠江三角洲;
田赋;传统乡村聚落;聚居特点;珠江三角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