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低碳经济视角下林业产业结构与林业经济增长分析

关珊珊

嫩江市大治林场,黑龙江嫩江,161400

摘要: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形势下,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低碳经济强调的是社会生产活动最低碳排放量,最大化的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尽可能的节约能源,以形成对生态自然环境的保护作用。林业在此种形势下,具有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需要其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加大林场资源投入的力度,构建多样化经营途径,以及积极的进行森林产品的开发,并增加精深加工业务,制造新的经济增长点,迎合低碳经济发展的需求,促进林业行业的绿色化、生态化发展。
关键词: 低碳经济;林业产业;林业经济
DOI:10.12721/ccn.2021.157560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加大森林资源相关产业的开发力度,是造福林区群众,加快经济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在低碳经济理念下,林业在产业调整,促进林业经济增长的工作中,面临着本身管理技术水平不够、配套制度建设滞后,以及人才缺失等困境,对林场的低碳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因此,倡导低碳视角下的林区开发,提高资源综合利用能力,是林业行业的整体发展方向。

1.低碳经济下林业产业结构、林业经济增长面临的问题

1.1林业经济生态化发展状况较差

林业产业结构与林业经济在我国大力推广低碳经济的背景下,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资金投入逐渐增加,为林业的生态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改变了林业行业传统的砍伐经营模式,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生产经营更加的多样化,逐渐向着旅游、养殖等方向发展,对生态环境保护有着积极的影响。然而从林场方面来看,其在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出现了技术、资金、人才、管理等方面的不足,使得旅游产业发展缓慢,养殖也未获取到预期的收益,打击了林场生态化发展的积极性。以及林场的职工已经适应了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新产业的加入,使其从思想与技术上产生了一定的不适应性,造成了林业经济生态化发展的阻碍,甚至是影响到林业职工的经济收入。

1.2林场综合实力与发展低碳经济存在差距

林业职工主要以伐木工人为代表,林场经过了长时间的生产经营,其主营业务是木材的生产与销售,在技术方面也是以林业生产为主,是以提高木材生产产量为目标进行技术的研发,而林场职工也已经适应了自身的工作岗位和原有的管理制度。林场在低碳经济理念的影响下,逐渐拓宽自身的业务范围,将自身资源投入到旅游,或者是建立养殖与种植基地中,以促进自身的产业转型,获得高质量的发展,提升林场的盈利能力。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林场不得不面临自身综合实力不足的问题,尤其是在人才方面,林场拥有大量的伐木工人、销售人员,这些人员不具备发展低碳经济所需的知识与技术技能,林场的队伍现状成为其发展低碳经济的掣肘,从而影响到林业经济的增长。

1.3管理模式未跟上低碳经济发展形势

林场的传统经营主要包括了木材生产、木材销售、造林等,生产模式与管理模式已经固定,并且林场此种运营模式已经实行了几十年,整体呈现出的是业务单一、管理内容简单、生产技术水平有限等,林场受到以上这些方面的制约,使其在发展低碳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工作中出现了一定的问题。比如说林场的管理层,其具备良好的管理水平与现代化的管理观念,但是却缺少发展低碳经济方面的知识与工作经验;在林场方面,也未针对发展低碳经济进行配套管理制度与管理体系的建设;以及在产业结构方面,林场将各项资源仍然向着其传统业务倾斜,在其他产业方面投入的资金、人力资源有限,导致了其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并且牵连出一系列的生态负面效应,像旅游开发不合理,导致森林资源遭受破坏,或者是利用林场过渡养殖,导致林场土壤退化等,这些都将成为林业产业结构调整与林业经济增长的制约,使得林场投入与回报难以成正比,呈现出了林场经营管理上的弊端。

2.优化林业产业结构的措施

2.1打造多样化的经营途径

发展低碳经济是保护自然环境的重大举措,其关系到全社会的福祉,所以政府的重视程度较高,林场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正在积极的进行林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需要其以原有的林业产业为基础,充分利用自身的森林资源,结合市场发展的需求,打造多样化经营途径,构建出新的林业经济增长点。一是林场要在资金、技术、人力资源上提供基础保障,进一步提高重视程度的同时,加大发展低碳经济的资源投入;二是完善管理制度与体系的建设,引进现代管理观念与管理技术,提高林场管理水平,凸显出自身森林资源的优势,构建核心市场竞争力,逐步的开拓市场、扩展业务范围。例如,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以森林资源为基础,构建不同的旅游项目,像森林休闲游、度假村、疗养中心等,着重突显健康、绿色、服务功能,根据游客旅游的实际需求、爱好、旅游目的等,为其提供热情周到、个性化的服务,创造森林资源最大化利用空间,实现林场产业结构的升级。

2.2打造专业化的人才队伍

林场要想在多种经营发展中取得突破,必须有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才能实现。因此,强化员工队伍培训,多方位引进优秀人才,是林场低碳化经济转型发展多种经营的必经之路。首先,强化员工队伍培训。为适应低碳经济视角下林业资源多种产业发展的需要,有关职能部门和林场企业,结合产业技能要求,针对性地对员工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创新能力。同时,选调有技术特长、对林场贡献较大的业务骨干出国深造,调动广大员工比学赶帮的学习积极性;其次,广泛引进各类人才。面对森林旅游业、养生服务业、动物养殖加工业等,低碳模式下林业经济多种生产经营人才的需求,林场要有计划的招贤纳士,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强化市场竞争功能,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3.促进林业经济增长的对策

3.1深度开发森林食品

森林粮食、森林药材、森林油料、饮料等森林食品,以其生态、优质、健康、绿色等优势,备受人们的青睐和喜爱,具有广阔的市场开发前景。因此,依托市场需求和林区的森林食品资源优势,多渠道开发森林食品项目,对优化林业产业结构,稳妥安置就业转型,提高林场效益等有着巨大的意义。通过引进技术,对森林食品植物进行保护、培育和加工,使新兴的森林企业不断壮大,市场竞争力不断加强,从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3.2开展精深加工业务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建筑业、家具业、造纸业等不同的木材利用大户,对林木产品的需求格局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逐步向小径材和枝杈的利用方向发展,林木产品以高深的精细加工不断抢占市场先机。因此,林场可以通过强强联手或兼并重组或破产重组等现代化企业经营手段,建立木材产品高深精密加工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实现转型升级,提高社会化融资水平,开创新型工业化道路。

结语:以低碳经济为视角发展林业经济,不单单要依靠林业产业的持续进步,保障自身林业技术与管理的现代化发展,同时还需要和市场的发展方向相融合,实现林场的平衡、协调以及可持续发展,打造出林业产业多样化的经营发展格局,更好的推进低碳经济下林业产业结构的持续升级与林业经济的不断增长,为社会经济的低碳发展提供助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参考文献:

[1]梁秀丽.低碳经济视角下林业产业结构与林业经济发展分析[J].中国市场,2020,1037(10):67-69.

[2]张轩.基于低碳经济的林业产业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林业经济,2019,(5):73-7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