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无疑,数智时代已经来临,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正在深刻地改变着这个世界。随着数智经济的发展,财务行业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数智化对于财务工作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财务会计人才的培养又该如何应对数智化冲击?这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在尘埃落定之前仍然有探讨的价值。面对前所未有的技术变革,财会人才的培养策略出现相应的变化是必然的,而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不同学科和不同知识体系的交叉融合上。所谓的数智化对财会行业的冲击,归根结底是两个不同学科碰撞带来的变化。所以,未来的财务会计人才培养一定会出现两种不同的路径:一种是开发型人才,还有一种是应用型人才。
1财务智能化的内涵概述
所谓“财务智能化”,指的是财务流程向智能化方向转变。通常来说,财务智能化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基于业务及企业财务相融合的智能财务共享平台,这是财务智能化转型发展的基础和重要保障;二是基于商业智能层面的智能管理会计平台,这是财务智能化转化发展的核心;三是基于人工智能基础上的财务智能化平台,为财务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方向发展和目标。
2财务智能化对会计的影响
2.1财务智能化的快速发展,对会计人员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和发展、财务机器人的出现等,一方面,将现有的财务人员从纷繁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挤占了会计人员的基础岗位,那些仅能从事会计基础工作的人员,在未来财务智能逐步普及的趋势下会面临巨大的冲击。财务智能技术系统处理重复性、标准化会计事项具有高效率、高准确度和低成本等优势,不仅大大加快了会计信息生产的时间,更有利于降低虚假会计信息出现的风险。同时,云计算和大数据云端储存技术的进一步完善,使得数据的可验证性和精确性不断提升,面对大量数据,提高会计人员处理数据的能力,并对企业经济活动的本质和新动向及时做出分析,提供有助于企业战略实施的建议,成为未来企业会计人员需进一步加强的技能。由此可见,财务智能化的快速发展,对当前会计人员综合信息的处理要求在显著提高。
2.2财务智能化的不断升级,使会计工作内容更复杂、多变
产业智能化的不断升级,带动了社会化大生产效率和边际效益的递增,从而能够提供凸显个性化、多元化产品以及提供定向化的服务。另外财务智能化在数据的生成、传输和专项聚集以及分析、备份方面更显优势。基于此,会计当前的核心功能不仅仅是采用公众认可的规则,运用专门的核算方法给利益相关者提供需要的信息或者服务,更需要从企业角度考虑信息的利用和处理,并且通过提供大数据服务和定制化服务,促使会计职能在价值增值中实现最大程度的扩展,即不仅实现业绩提升、价值增值和履行社会责任、生态建设责任外,还通过与其他企业合作实现整个社会宏观综合效益的可持续、高质量的增长。可见,财务智能化对提高防范会计风险能力提供帮助的同时,也使得会计工作内容更加精细且复杂,其内容不仅涉及会计信息本身的可靠性和精确性,更涉及社会群体关系的协调和融合。
3财务智能化发展趋势分析
3.1系统集成化
财务智能化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系统集成化。系统高度集成化指的是基于财务智能化系统开展财务工作,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完成财务工作数据处理,可以让原本分散的财务信息系统管理工作,变得更加系统化和集成化。不仅如此,在财务智能化系统支持下,企业内系统和外系统的集成度更高,可以协调地展开工作,从而有利于大幅度提升财会工作人员的业务处理能力和协调能力,进而为企业财会工作同步处理多业务提供了可能。
3.2财务信息共享
财务智能化趋势的新特点除了系统集成化和终端自动化之外,还包括财务信息共享。基于财务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了财会工作集中化处理,但是集中化处理增加了财务风险,这要求财会工作人员具备较高的财务谋划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除此之外,财务工作从最初的简单的记账功能,逐渐发展到为财务决策提供支持,侧重于企业经济价值的创造和风险控制。由此可见,财务智能化引领的财务共享升级,对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产生的影响十分显著。
4财务智能化趋势下高职财会人才培养路径分析
4.1职业技能
信息技术时代,要求会计人员必须从信息的核算处理转变到管理决策,成为企业价值的创造者。现代会计人员不仅仅承担传统的记账、内控、预算等基本职能,而且要更多的承担企业投融资决策、风险规避、企业理财、并购重组、企业战略目标制定等关系到企业发展的重要责任。这就要求会计人员不仅仅要具备会计核算与财务操作能力,还应该具备财务分析、专业判断与权衡决策能力、战略创新和创业能力。另一方面,随着技术的发展,会计工作将逐步实现无纸化。特别是利用云计算技术强大的识别、分析、比较、汇总等功能,会计信息由人工识别转化为计算机识别,由单一信息整合为系统信息,由多次录入信息改进为一次性编报信息,会计信息的准确性、时效性、集成度都将得到大幅提升。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会计核算技术,这就要求会计人才在具备相关财务技能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具备数据处理能力。包括大数据分析技术与方法、现代信息技术分析工具的应用技能,程序设计与修改技能及计算机的维护等技能。此外,善于沟通;懂应变,适应变化的职业环境,具备在变化环境中快速学习的能力也是财会人员必不可少的行为技能。
4.2财会专业教学方法适应性改革
财务智能化发展趋势下高职财会人才培养,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也可以有机结合传统教学和互联网教学,全方位提升高职学生财会专业能力的同时,加深学生对财务智能化的理解。在具体的举措上,应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线上教学可采用微课方式,积极利用线上精品课程,深度解析财务智能化趋势,使得高职学生对财务智能化具有一个深刻的认知,为后续学习提供支持。如以财务智能化为主题的理论授课视频、会计职业场景视频等,对学生展开“会计专业能力”、“信息技术实操能力”等阶段性培养,引导学生在线自主学习并提供实时指导。二是在线下教学中,针对线上学习问题,高职财会专业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财务智能化知识点,不断深化学生对线上知识的理解。三是注重实践教学。在实践中,以会计循环为基础,经济业务为导向开展实践教学,不断提升学生财会专业知识综合实践运用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财务智能化趋势下高职财会人才培养面临新的挑战,要求高职院校加强财会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并注重教学方法、课程等的适应性改革,才能确保高职财会人才高质量发展,以适应财务智能化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黄晶.浅谈财务智能化趋势与高职财会人才培养[J].今日财富,2021(19):169-171.
[2]马靖昊.数智时代财会人才培养的变与不变[J].新理财,2021(09):3.
[3]何双利.数字经济背景下财会人才培养创新研究[J].环渤海经济瞭望,2021(01):152-153.
[4]郭尚君.刍议财务智能化趋势与高职财会人才培养[J].现代营销(经营版),2020(11):8-9.
[5]钱月娟.财务智能化趋势与高职财会人才培养探讨[J].纳税,2020,14(18):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