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项目教学法在高校财会教学中的应用

李晓菊

重庆交通职业学院,重庆江津,402247

摘要: 传统会计重心教学模式注重理论教学,旨在完善学生的理论知识框架,忽视学生会计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剧了学生理论知识水平与学生实践能力之间的不平衡。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的项目教学法的科学应用,实现了会计重点原教学模式的突破和创新,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能力,发掘了学生的职业发展潜力,加快了学生会计专业理论知识的实现,实现了学生专业素质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共同提高。
关键词: 项目教学法;高校;财会教学;应用策略
DOI:10.12721/ccn.2021.157533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社会对财会人员的综合技能要求越来越高,导致高校院校在开展财会教学时,不仅需要向学生传授财会知识,还需要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进行培养。但是我国大部分高校财会教学的开展,都被传统教学理念影响,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简单地向学生讲解财会知识,完全忽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为确保高校财会教学与社会对财会人员提出的要求相适应,教师需要积极改变自身的教学理念,确保通过对项目教学法进行应用,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促使学生掌握大量的财会知识与技能。
一、项目教学法的概念与教学优势
所谓项目教学法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以专业能力为教学目标,项目为形式。该教学法的应用更加注重理论研究和实践合作,教学内容将在更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实践项目中继续进行。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中的知识点转化为几个小项目,然后学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完成项目,在完成过程中,不仅可以掌握理论知识,还可以提高实践技能。该项目教学法能够体现每个项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灵活性,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首先,项目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这种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模式大不相同。以项目为目标,让学生更清楚地感受到目标,也让学生感受到手术在实际操作中的作用,从而给学生带来更大的绩效和自信感。第二,项目教学法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可以注重教学任务,为学生创造适当的教学环境,设计课程,更加重视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总结、发现和分析能力。项目教学法的应用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教师说话和学生聆听的最初教学情况。该项目的教学活动要求每个学生都参与思考和行动,学生必须将其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从而从被动听讲座转向积极学习,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实际应用能力,充分发挥潜力,使学生能够通过不断探索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最后,项目教学法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项目教学法在高校会计技术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还能有效培养学生在财政收支、结算和年度报告等领域的能力,使学生在实际参与过程中感受到实际工作流程,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成绩。
二、高校院校财会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不够清晰
高校毕业生通常会成为应用型人才,会计教学要求学生具备高度的实践能力,并将学到的技能应用于实践工作。因此,会计教师应在教学前设定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在许多方面共同发展的人才。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还要将学生组织到实践中,让学生熟悉金融软件的行为,了解会计立场,以便更快地适应自己的工作。但是,一些会计教师并没有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对职业取向也没有明确的认识。因此,受过教育的学生在各个方面都比较贫穷,不能满足雇主的要求,这必然阻碍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对实践教学比较忽视
对我国高校当前教学形势的调查表明,部分高校并没有充分考虑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而是按照课程规划教学内容,使得教学内容相对简单,不符合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还有一些老师过于注重解释理论知识而忽视实践教学。他们不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练习和计划实用教学的课程。这导致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较低。进入工作岗位后不能快速进入会计工作,导致企业对学生的工作能力不满。从长远来看,会影响学校的就业率。
三、项目教学法在高校财会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一)了解学生兴趣,丰富课堂教学
传统高校财会教学十分的枯燥乏味,根本无法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激发,而且财会学科属于具有较强实操性的专业,如果教师只是向学生讲解书本上的知识,根本无法强化学生的财会能力。在高校财会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有限的课本知识对学生的眼界进行开阔,或者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发挥,确保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动手动脑,使学生的思维越来越活跃。因此,教师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些具有趣味性的课堂教学任务,例如对财务报表教学制作、结算季度财务等,为学生设计这些具体工作流程的体验,使课堂教学内容越来越生动有趣,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另外,教师需要积极寻找与学生学习兴趣相适应的学习方式,丰富课堂教学活动,不断对学生学习财会知识的兴趣进行激发。例如,教师在向学生讲解财务报表的制作时,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利用视频的方式为学生播放报表的制作过程,利于学生清晰地感受报表的制作,从而使学生对新的知识进行掌握。
(二)设定明确的项目目标
如果项目培训方法没有明确的项目目标,就会失去教育意义。定向咨询可以激发学生探索和思考的愿望,鼓励学生更好地学习会计知识。该目标包括许多方面,包括项目任务本身的目标,即学生应该讨论的问题及其得出的结论,也是教师分配的任务目标,是教学的基础。激发对讨论的兴趣在公共关系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从宏观经济角度来看,项目教学法本身应该有明确的目标,例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通过将项目教学法进一步应用于中等职业学校会计教育,大学生可以实现会计目标,在讨论过程中展现会计思维能力,提高会计学习兴趣。明确的项目目标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会计学习兴趣和探索会计知识的愿望,从而促进我国中等职业学校会计教育的发展。
(三)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
众所周知,由于成长环境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方式往往大相径庭,而传统的反向教学方法不利于综合成绩的提高,反而阻碍了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高校教师应善于在会计教学中引入项目教学法,这对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十分有益。为了促进教学活动的有序发展,应该科学合理地对学生进行分组,这是顺利实施项目教学法的必然基础。第一,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其分为合理的组,以确保每个组成员包括一名具有较强实际应用能力的学生,并进一步激发其他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教师还应明确各级学生的职业责任,并告知他们他们在整个项目教学中的作用。第二,我们也应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开始学习,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例如,在学习与知识相关的知识点时,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并安排相应的教学任务,使他们能够进行研究和交流,并通过交流进一步提高团队合作能力以及技术和工艺水平。最后,通过项目教学法,有效地促进会计教学活动。
结束语
总之,因为在高校财会教学过程中应用项目教学法时,教师只有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充分了解之后,才能够确保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师所设计的课堂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对自己的财会能力进行提升,以及通过完成一系列的项目使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进而使学生成为社会所需要的高质量财会人才。所以教师将项目教学法应用到高校财会教学中时,不仅需要了解学生的兴趣,对课堂教学进行丰富;还需要模拟实训教学,对实践能力进行培养;更需要鼓励主动探究,对学习兴趣进行激发,促使学生可以顺利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不断对学生的财会知识与实践能力进行强化,进而达到高校财会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孙佳钰.项目教学法在高校财会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05):25.
[2]付芸,田明,闫钰锋.项目教学法在高校财会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20(06):68-71.
[3]郑雪薇.项目教学法在高校财会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9(A1):33.
[4]张一.项目教学法在高校财会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经贸实践,2018(19):266.
[5]班素娟.浅析项目教学法在高校财会教学中的实践应用[J].纳税,2018(0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