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中地理生活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和意义
在课程改革的视角之下,地理课程教学必须要加强理论知识和学生周围世界之间的密切联系,让学生通过现实和生活的窗口探寻地理知识的实际运用路径,提高学生生存能力,这些都表明高中地理课程要从理论的象牙塔逐步回归到现实生活世界,在教育生态系统环境的助推之下,高中地理生活实践教学主张学生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难题,激发学习兴趣,养成主动探究的科学精神。高中阶段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这个时期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常识,在知识的理解上更加偏重于具体形象和感性的倾向,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对学生起到积极的作用和影响,用更加直观生动形象的方式创造出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教学情境联想起生活实际,让高中地理知识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以上这些都表明生活实践的地理教学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力
地理学科教学可以通过地理学习行为解决学生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因此只有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其地理教育价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自觉联系相关知识点进行现实生活的思考,促进知识的内化与理解,也能够调动学生积极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理解地理概念和规律[1]。同时生活实践的地理教学能鼓励学生学以致用,给学生拓展实践空间和机会。
(二)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进步与发展
时代在不断地更新换代中,中国社会的发展呈现出多极化和多元化现象,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学生要好好学习,努力强身健体,建设祖国,成为对社会建设有用的人才。在这一思想观念的指引之下,教学工作者也要改变自己传统的教学观念,依照新课标的理论指导,培养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造性思维,根据地理学科特点,结合学生现实学习状况,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动态和自然发展实际情况,养成对生命的敬畏意识以及对地理环境的保护意识,也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实践地理有关内容,通过多方面能力的增长鼓励学生多个领域共同进步,培养出多元化的个人能力。
二、高中地理生活实践教学的实践路径
(一)营造生活教学情境,激起学生主体意识
人类社会本身就处于地理环境之中,生活与地理知识之间自然也有着比较密切的关系。同初中地理知识相比,高中地理教学无论是深度还是难度均有所提升,显得更加多元与抽象,假如只是纯粹地讲授教材内容,将会遇到不少困难,还与新课改理念相悖。这时高中地理教师可在核心素养下开展生活实践教学,有针对性地设计或导入一些同现实生活有关的现象,据此营造生活实践教学情境,激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让他们在情境中探索地理的奥秘[2]。例如,在进行“水循环”教学时,教师谈话导入:水是生命之源,无论人类、动物,还是植物都离不开水,大家在生活中都见过哪些水资源?分别以什么形态存在?学生说出生活中见到过的水资源,如:河水、雪、冰块、雾和云等,有液态、固态与气态,然后设疑:大家知道水资源是如何循环的吗?使其发现与个人认知存在冲突,引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激起主体意识。接着,教师在课件中展示“水循环示意图”,与学生一起读图,使其尝试用简练语言概括海陆间水循环的过程与主要环节,如:地球上的海洋水,在太阳辐射作用下,通过蒸发、水汽输送、大气降水、陆地径流等环节,最后又返回海洋,形成海陆间的水循环。随后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水循环的类型,了解目前人类利用水资源进行农业生产建设方面的情况,使学生对农业生产有全新的认识。
(二)延伸生活教学资源,改善学生区域认知
各个地区都有着独特且众多的农业资源,农业地理属于该领域独有的自然与人为景观,将这些学生熟悉的农业资源运用至课堂教学中,不仅是实现生活实践教学的一个有效途径,还是培养他们区域认知素养的优质素材。对此,高中地理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应围绕课内知识适当延伸生活实践教学资源,结合当地实际地理现象优化课堂形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使其从区域视角分析与认识地理环境,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下改善区域认知[3]。在这里,以“农业生产”教学为例,教师先播放视频“世界农业资源的分布和分类”,设计导语:地球妈妈到底可以养育多少人口?一直以来有着众多估算,你们有何看法?学生自由谈论,引出问题:地球上到底能养活多少人?适合养活多少人?本区域同样需考虑这两个问题,让他们意识到要研究的是农业资源环境的承载力。接着,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区域农业资源的概念,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来讲授,并在课件中出示多地农业资源的生产分布情况,让他们了解到农业问题的重要性。这样教师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区域农业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及影响因素,培养他们的区域认知素养。
(三)设计生活实践活动,增强地理实践能力
针对高中地理教学来说,知识本身就是活动、思维与动作的三维融合,教师不仅需帮助学生高效率地积累地理理论知识,还需培养他们把所学知识运用至生活实践的能力,使其可以使用地理知识分析与处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在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地理生活实践教学中,教师更是需要围绕课内知识主题精心设计与之对应的生活实践活动,带领学生来到户外进行实地考察、调查或模拟实验,由此增强他们的地理实践能力。
三、结语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地理生活实践教学需要改革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打造生活实践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利用生活实践的内容扩充教学素材,提高知识的实践价值,让高中地理教学真正服务于现实生活,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参考文献:
[1]胡军.浇生活之水,绽放地理之花:刍议高中地理生活实践教学[J].高考,2020(21):27-28.
[2]马旖旎,王大涛,张守志.高中地理生活实践教学实践问题及策略研究[J].现代农村科技,2020(09):64-65.
[3]曾泽龙.基于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生活实践教学案例研究[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19(4):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