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高品质课堂构建下互联网资源在小学低年级数学中的应用

黄小芳

东莞市塘厦扬帆小学 广东东莞 523000

摘要: 在当前阶段的教育环境下,品质课堂的构建成为了教师们提高自身教学实效性的首要选择,并且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信息化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被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当中去,小学阶段的教育作为当前教育体系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更应该得到我们的重视,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好信息化技术,来提高我们教育的水平与质量,让互联网资源成为我们教育过程中的好帮手,本文通过对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然后创新性地提出了利用互联网资源构建情境课堂的方式,并进一步列举了互联网课堂对学生的积极作用,最后提出了互联网资源在低年级数学中的具体应用措施,对高品质课堂的构建和小学阶段学生数学素养的培育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高品质课堂;小学数学;应用
DOI:10.12721/ccn.2021.157083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基本素养和基础能力的重要阶段,在小学教育中开展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具有不可忽视的长效价值,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智能手机的普及有力地推动了移动传播时代的到来,而互联网的使用更是帮助学生群体突破原有课堂学习的学习模式边界,网络媒体对学生的影响日渐加深。这一全新的媒体格局变化,也为当代学生的学习观念带来了极大的改变,教师们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资源,开展线上与线下融合教学,以提高自身的教学效率,培养出更多的人才。本文就如何在高品质课堂的构建背景下将互联网资源应用到小学低年级数学的教学过程做出了一些探讨,希望对广大的数学教育工作者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传统模式的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数学这门课程的学习贯穿了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从小学开始,一直到大学毕业,数学都是我们必须学会并且学精的一项课程,而小学阶段作为数学教育的基础时期,加强对小学生们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变得更加优秀,对他们将来学好数学这门课程也有些极其正面的作用,但由于以往的个别传统学校并没有重视高品质课堂的构建,也没有将互联网资源应用到对低年级数学的教育过程中,由此导致了这些学校所使用的教学方式比较落后,具体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课堂气氛差,导致学生产生了抵触心理

     对于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的数学教师来说,他们所采用的教学方式仅仅是不断重复课本上的内容,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各种问题却层出不穷:学生无法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课堂气氛差、学生学会一点忘一点等等。传统的数学教师往往只是单一重复地将各种数学概念传授给学生,其着力点更多的放在学生所获得的成绩方面,而学生也只是为了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任务而进行机械性的学习,不能真正意义上的理解数学,爱上数学,课堂气氛低落沉闷,学生没有学习积极性,老师也只是在例行任务,久而久之教学质量自然会下降。

2.教学内容单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差

   时代变革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现在的社会对学生们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家长们也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发自内心的喜欢学习,真正意义上的做到快乐学习,但由于低年级的数学内容比较简单,并且教师们对互联网资源的应用程度也不高,因而所设计出的教学内容相对比较单一,而低年级的孩子们正处于天真烂漫的年纪,单一的教学内容无法调动他们对于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最终对他们的学习成绩造成了影响,甚至还影响到了他们以后对数学的看法,让很多孩子从一开始就对学习数学产生了恐惧心理,不利于他们将来的发展。

3.教学方式落后,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

     尽管数学在我国存在的时间非常漫长,国内也在很久之前就开设了各类课后辅导班,但国内所采用的教学方式却十分落后,并未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也没有将互联网资源整合到自己的教学过程当中去,传统僵化的教学模式不仅不利于低年级数学课堂实效性的提升,也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

二、品质课堂下低年级数学教学模式的设定

  在当前“疫情常态化”的理念下,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来说,网络式教学模式都将成为当前教育的“新常态”,所以要加大力度开发及利用多媒体资源,将多媒体信息技术和当前所使用的低年级数学教学模式进行有机结合,这是当前信息化教学的新目标和新方向,也是未来我们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与质量的有效途径。

1.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特性

   作为使用教学平台的主要受众以及线上线下教学的参与者,学生需要在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自学能力和知识基础的前提下,准确而详实的对学习内容进行选择,并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前期预习、自主学习及课后复习等相关活动;同时可通过在线提问和组间任务等活动获取所学内容的外延知识。我们可将任务驱动法作为我们在日常教学时所使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前期设定引导性问题,在线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提炼在线学习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和少数留学生存在的个性问题。对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可采用集中讲解的方式;至于个别学生存在的个性问题,可采用一对一个案辅导方式进行解决,从而更好地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特性。 

2.体现以教师为主导的特性

  作为使用教学平台的主导者以及线上线下教学的引领者,我们需要在线下授课前对授课内容进行反复优化,将所学知识点进行精简与细化,并将每次授课的教学重难点进行统一总结和归纳。教师应做好前期授课内容的准备、线上资源的定期投放、在线作业测试的布置以及授课过程的综合评价等,并根据反馈的问题灵活调整后期的教学安排,以此提高教学效率,而这也将从根本上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的特性。

三、互联网资源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1.将信息技术与低年级数学教学工作结合,提升学生兴趣

将信息技术与低年级数学教学工作相结合,能够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对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的内容,在传统的低年级数学的教学工作之中,教师们习惯于反复强调课本中所讲述的内容来帮助学生们进行学习。但是,很多情况下,由于年龄与经验方面的原因,学生们却无法很快地学会相应的内容,无法起到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作用。但通过对于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我们可以为学生设计出完全适合他们现阶段的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们对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例如在小学二年级上册中,有一节课程是《统一长度单位》的教学,我抓住低年级学生对动画内容感兴趣的特点,精心制作了一段动画短片,动画中讲述了几种不同的小动物在测量村口小树时所发生的故事,由于它们分别使用不同的工具进行测量,导致大家最后得出来的结果都不相同,最后分析原因是因为他们使用的工具不同,通过孩子们感兴趣的动画短片的形式来印出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意义,激发他们对本节课程的学习兴趣,这些教学内容完美符合了学生的要求,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而兴趣又是高效学习的基础,因此将信息技术应用于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能够让学生在有趣的学习中产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热爱,以此来让学生养成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师教学效果。

2.构建情境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低年级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布置情境,通过情境教学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能够学到更多的东西。而将信息技术融入低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布置情境课堂,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例如,在教学小学二年级《克与千克》课程时,我就通过对互联网资源的应用创设出了一个“称量游戏”的情境,首先组织学生们观看了我课前制作好的代表克或者千克重量的电子课件,帮助他们对物体的重量有着一个初步的认识,之后通过将学生们划分成多个学习小组的模式,给每个小组的学生们分发一台电子秤,让他们先在心中想象自身比较熟悉的物体如书包、文具盒等文具的具体重量,之后再用电子秤对这些东西进行测量以验证自身的想法,具体来说就是通过情境课堂的构建,打造出品质课堂,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帮助他们更快地学会课本上所要求的知识,明白重量的基本概念。

3. 利用互联网资源,加强对于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也是我们在教育低年级数学时应当重点关注的领域,拥有熟练的计算能力不仅对学生当前的学习成绩有着巨大的提升作用,对学生将来的在数学领域方面的发展同样有着非常强劲的正面影响。因此在我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会通过对互联网资源与技术的充分利用,加强对学生们计算能力的培养,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我会着重增加那些计算能力薄弱的学生的练习,更多地为他们布置一些锻炼计算能力的课后作业,针对这个年纪的学生喜欢电子游戏的天性,我会适当的选择一些考验他们计算能力的电子游戏推荐给他们,是他们的计算能力在快乐游戏的过程当中得到提升,充分发挥出互联网资源对学生的积极作用,从而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

四、结论

   时代变革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过去传统僵化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高品质课堂的构建也应运而生,逐渐成为了许多教师们提高自身教学质量的法宝,在当前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背景之下,通过对互联网资源的充分利用,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们从小就养成对于数学这门核心学科的喜爱。还可以通过对情景课堂的构建,提高我们教学课堂的实效性。最后,我们还可以借助针对性布置课后作业与引入电子游戏等方式,加强对于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们养成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海妹,李荣超.情景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学周刊,2018,6(18):146-147.

[2]王晓静.“微”风吹进数学课堂:微课在数学课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学周刊,2017(34):138-139.

[3]吴青燕.探究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18(6):151-152.

[4]苏鑫.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39):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