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技术在目前的应用效果良好,不仅可以用于企业生产经营,统计各种数据信息,而且可以用于教学工作,让教学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教师应当充分意识到:合理应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可以达到活跃课堂氛围的效果。
1.计算机辅助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以数学教学工作为例,数学知识当中抽象的内容比较多,单凭教师口头讲述,无法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内容。基于此,教师开始研究在教学环节中合理应用计算机辅助技术的方法。不过,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况来看,目前的辅助教学工作还存在一些误区,需要及时纠正。
1.1没有分清主次关系
计算机辅助技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丰富课堂形式,让抽象复杂的知识更加简单易懂。同时,还可以为教师减轻教学负担,同一个课件可以循环使用。但是,这也容易让教师产生依赖心理,日常教学环节没有准备板书和教案,一味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课件。在遇到停电的情况时,会影响课堂的教学进度。而且,教师一味的结合PPT的内容讲课,会使得教学模式过于死板,缺乏创新性。出现这个问题是因为:许多数学教师混淆了辅助教学技术和教材内容之间的主次关系。
1.2缺乏有效的教学内容
有的数学课件包装华丽,有音乐插入、有动画演示,令人眼花缭乱,使数学课成了多媒体功能的展览课,忘记了数学教师、数学教学的基本功能,这样不仅不能增强教学效果,反而干扰了课堂教学。制作数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不应当过分追求画面的美观和所谓的技术含量,而忽视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这是目前教师在实际展开教学工作时,应当注意的问题。
1.3没有突出学生的地位
利用计算机可以展示数学现象和数学规律,但忽视了现象、规律的揭示过程,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传统的教学方式过分重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形象思维的培养。但一些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一不小心又会走向另外一个极端,把一切问题都直观化、形象化,没有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而数学又是一门特别需要抽象思维的学科,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向学生揭示思维过程,启发、诱导学生展开思维活动。教师一味的为提高效率而用课件把解题过程直接演给学生的做法,掩盖了思维过程的展示,是不可取的。
2.有效解决计算机辅助教学工作难题的方法
在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工作时,应当为教师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工作目标,并注重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引导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以适度性为基础,合理优化和创新教学工作的内容及形式。
2.1遵循适度性原则
在教学环节,使用计算机技术应当遵循适度性原则。实际上,不是每堂课都有必要使用计算机技术。有些教学内容使用传统教学方式,或用传统方式加上投影、幻灯片等电教手段,就能够取得良好效果。不必要采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若传统教学方式不能有效突破难点,可以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达到目的。
这就要求教师应当合理控制每堂课使用计算机设备的时间,重点应当放在结合教学工作目标,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情境上,找到数学教学工作的侧重点。比如,许多立体几何方面的问题,不一定需要使用计算机设备模拟图形的拼接过程。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利用书本、纸张等,研究立体图形的几何特点,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2.2丰富教学内容
数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涵盖的教学内容比较多。既有逻辑思维的问题,也有想象思维的内容。这就表示,数学教学工作难度比较高,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日常课堂表现和测验成绩,了解学生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性,分析学生的学习优势及不足,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学计划。在这个环节当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数学教材中的一些内容,如概念、定理、公式等进行概括。利用树状图、表格等图像信息,来找到知识内容之间的关联性,然后通过信息技术把高度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
同时,可以延伸一些教学背景故事,讲述一些书本中没有的内容,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这是新时期比较科学的一种计算机辅助教学方法,在目前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这要求教师具备专业的数学知识教学能力和对信息技术的操作能力,还要求教师能够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不能只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机械性的传授书本上的固定知识。
2.3注重课堂互动
教师应当突显出学生的主题地位,在课堂上多设置一些教学问题,鼓励学生动脑思考。并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了解学生在解题思路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帮助他们及时纠正错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在这项工作当中,教师可以选择应用计算机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针对教材当中的内容,要求学生思考同一问题的不同解答方式,以分组的形式展开交流互动。并将这个过程记录下来,利用多媒体技术编辑成教学视频,方便后续学生观看视频,来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及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结语:在解决新时期计算机辅助教学工作难题的过程中,院校应当关注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素质问题,要求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时,遵循适度性的原则。侧重于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灵活调整课堂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重点应用信息技术来解释一些抽象化的数学知识,并通过延伸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应注重展开课堂互动交流活动,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董潇澈,刘祖宏,王鸿飞,等.浅谈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J].通讯世界,2020,27;357(2):197-198.
[2]狄晓蕾.对高校计算机辅助教学应用的反思和探索[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87(3):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