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小学数学趣味课堂是基于新课改大潮下所必 须执行的重要教学模块,教师应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 开展趣味教学课堂的方案设计,落脚于教学方法、教学 内容和教学思维的有效改革,优化知识传输的承载方 式,让学生能够在数学课堂学习过程中享受数学所带来 的乐趣,同时深化学生对知识内容的吸收和理解。基于 此,文章以现代新课改教学需要为趣味课堂设计的主要 依据,融合教师日常教学的实际情况,探究趣味课堂在 小学数学课程中的全方位构建。
1.采用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课堂 导入环节非常重要,影响着整节课 的课堂氛围和学生的学习状态。教 师以趣味故事进行课堂导入是经常 采用的方法,结合新课的教学目标 设计趣味性强的故事,从而激发他 们的学习兴趣,让课堂氛围瞬间变 得活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快速进 入到学习状态。当然,教师在选取 故事材料的时候,要以学生的性格 特征和兴趣需求为基础,落实生本 教学的理念,选择学生所熟悉的故 事素材,这样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 趣,也能让学生更容易在故事中获 得趣味和生活感悟,提高他们的综 合素养。 例如,在小学数学《分数的初步 认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趣味 故事作为课堂导入,且故事来源于 学生 的 实 际 生 活。在 课 堂 导 入 环 节,教师说: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看 过喜羊羊呀?”学生立即大声回答: “看过! 还有灰太狼呢! ”学生的激 情瞬间被点燃起来,他们都对这部 动画片非常熟悉。教师就借机快速 引出故事: “你们在看这部动画片的 时候,有没有观察到喜羊羊经常给 其他的羊羊分饼呢?”此时,有些学 生大声回答: “看到过! ”有些学生摇 头表示没有看到过。接着,教师就 追问: “那你们看到喜羊羊是怎样来 分这块饼的呢?”教师让学生讨论, 然后请学生发言来讲述这段故事情 节。通过运用这个故事导入,就直 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 氛围瞬间活跃起来,牢牢地抓住了 学生的注意力,确保学生能以最佳 的状态进行学习。
2.构建趣味情境,增强解决问 题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创建 趣味情境来开展课堂教学能更好地 引导学生解决数学问题,在情境中 学生能真实地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 用性,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数学知识 探索欲望,教师可以将具体的数学 问题融入情境中,这样既提高了教 学的有趣性,还能让学生逐步解决 问题。创建情境应尽量与现实生活 相关,这也能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 的联系,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学习的 重要性。 例如,教师在讲解《圆》的过程 中,就巧妙构建了趣味性的生活情 境: 有个人将自己的牛用一根没有 弹性的绳子拴在大树的树干上,大 家能猜一猜这头牛的活动范围有多 广吗? 有些学生表示很疑惑,而有 的学生则反应较快: “牛的活动范围 就是 一 个 圆,圆 心 为 大 树、半 径 为 绳,只需求出这个圆的面积就能求 出牛的活动范围啦! ”此时,其他学 生听后恍然大悟。这个情境是一个 生活问题,也充满了趣味性,增加了 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也让学 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增强数学趣味课堂交互性,拓展数学趣味课堂多元性
师生之间的交流是数学趣味课堂中必不可少的重 要组成部分,唯有积极主动地沟通交流,才能使课堂之 间的信息传递变得更有效率。同时,必要的交互性原则 在小学数学课程中的落实,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联 系,以情感联系为基础而展开的教学实践,更能够让学 生接受和吸收知识。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趣味性数学 课堂的构建过程中,必须贯彻交互性授课原则,让学生 和学生、学生和老师之间进行近距离的交流沟通,引导 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课堂的互动环节当中,从而有效提 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专注力。
多元课堂能阐述多元内容,因而把握数学趣味课 堂的多元性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同时,多元化教学 方式在趣味性课堂中的应用也是不可或缺的。小学数学 教师应注重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教学方法的多元性以及 教学策略的多样性,使大量灵活的教学设计能够满足学 生日常个性化学习的需求,符合不同学生不同的心理诉 求,从而让学生能够在趣味性的数学课堂中找到一方属 于自己的天地。此外,多元性的数学趣味课题所包罗的 知识是非常广泛的,教师可以在授课的同时帮助学生拓展其知识面广度。
4、利用信息技术,加强趣味数学与时代接轨
信息技术在趣味性小学数学课堂中扮演着重要的 角色,信息技术快捷方便的操作和互联网中丰富的知识 内容,能够带给数学趣味课堂更多的可能性,同时提升 教学内容和方法的上限。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也同样 标志着小学趣味数学课堂真正与现代教育理念接轨,弥 补传统教学的不足。 比如,在教学“数据的表示和分析”这节内容时, 教师就能够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增强数学课堂的趣味 性。教师通过信息技术中精巧的图案设计和完备的数 据分析系统,生动呈现课堂教学所需要的数据,通过 柱状图、饼状图等多类统计图形,为课堂增添一抹生 动的色彩。与此同时,教师可以以计算机为例,介绍 计算机在数据运算、整合等方面的优势,进而能够以 故事性的内容配合知识输出,让学生可以拥有更加广 泛、全面的认识。 教师根据相关数学课程的内容和特点,寻求信息 技术引入的落脚点,使信息技术能够与趣味数学课堂相 契合,并深化数学课堂的内涵,帮助学生从全方位的角 度出发,构建极具现代性的数学思维模式,有助于学生 知识认知层面的有效扩展以及全新认知角度的完善,从 而培育现代化的高素质综合人才。
5、开展多元活动,促使趣味数学与快乐相连
趣味课堂的践行需要依靠丰富的教学活动来承载, 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设计方面应下功夫,根据学生的 兴趣特点和相关爱好开展活动设计,并且在活动本身的 可行性、趣味性、深度性等方面也多加斟酌。教师利用 各式各样的活动进行数学知识内容的传输,可以使学生 在体验“快乐课堂”的同时,提高知识的转化和迁移应 用能力。 比如,在教学“观察物体”这节内容时,教师可 以借助开展“搭积木比赛”的方式,让学生发挥自己 的想象用积木进行组装拼接,而教师在课后对学生作 品进行评比,选出最具创意的积木搭建作品,在锻炼 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同时,增强了趣味课堂的 竞赛性。而在“百分数”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这 月我当家”的活动,让学生利用数学计算模拟家庭 支出,要求学生寻找家庭最佳开销方式,从而让学 生体验“当家小大人”的同时,强化其数学的实际应 用能力。
结语:小学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 紧密,教师应该采用趣味教学法将 数学知识渗透到生活情境中,多运 用趣味故事、趣味游戏、趣味情境来 提高数学学习的趣味性,以此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在提高学生成绩的同时还能从中获 取快乐,由此而喜欢上学习数学,这 对他们的数学思维的培养十分有 利,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创新教学方 法,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全方位 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侍国品.谈趣味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小学生(中旬刊),2021(08):50.
[2]刘艳.构建小学数学趣味课堂,实现课堂有效互动[J].第二课堂(D),2021(07):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