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论益气健脾在中医肿瘤治疗中的作用

马永军

保定市满城区人民医院,072150

摘要: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我国正在进行较为快速的发展与建设,国家各项发展项目都在积极的开展与进行,我国医疗事业也在近些年的发展过程中有着较为提高。医疗水平的发展与提高对于我国人民的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在我国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对于医疗水平的发展有着很高的重视程度。目前我国医疗发展的过程中,肿瘤的治疗一直是一项较为困难的内容,对于肿瘤治疗的手段不能进行较好的突破,所以肿瘤是致使我国人民死亡的一种严重疾病。现阶段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逐渐提高,对于肿瘤治疗也有着一定的创新研究,中医中益气健脾就是对于肿瘤治疗有着较好疗效的方法,在我国医疗发展中受到一定的重视。
关键词: 益气健康;中医治疗;肿瘤
DOI:10.12721/ccn.2022.157005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正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某院进行治疗的5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共有36例,年龄为48~67岁,平均年龄为(59.53±3.73)岁;女性患者共有22例,年龄为51~69岁,平均年龄为(60.83±4.83)岁。其中胃癌40例,肝癌11例,肺癌5例,其他肿瘤2例。根据国际抗癌联盟TNM分期,Ⅰ期患者24例,Ⅱ期患者30例,Ⅲ期患者4例。所有肿瘤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肿块,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所有肿瘤患者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在对肿瘤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首先要对所有的患者进行基础性治疗。由于肿瘤患者的病情一般都较为严重,所以肿瘤患者的心理都存在一定的消极情绪,在对肿瘤患者治疗的过程中,进行合理必要的心理疏导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内容。肿瘤患者的起居时间要进行合理的制定,在日常生活中要有适当的运动来增强体质,患者的饮食应该规律,并且增加饮食的多样性有利肿瘤患者的健康,肿瘤患者需要进行一定时间的休息,所以不能过于劳累。在进行基础性治疗的同时要加入益气健脾的治疗方法,四君子汤是益气健脾的重要药疗方式,其中的主要药物为人参、甘草、白术以及茯苓,在其中加入红枣、生姜以及春砂仁与淮山药的效果会更加显著。按照患者体质虚实增减其药与量,用水煎服。经过手术的肿瘤患者也要以四君子汤进行益气健脾,术后出现胃阴大伤并用沙参麦门冬汤;出现便秘、口干者使用增液承气汤;出现手术切口难以愈合的患者加量使用黄芪,并酌加当归、连翘、银花以加速切口愈合。

1.3观察指标

在所有患者经过3年的治疗后,以存活率、并发症以及KPS评分3项内容作为观察指标,来进行治疗结果的分析。

2结果

经过3年的基本治疗以及益气健脾治疗过程后,我院58例患者中3年后存活的患者为35人,存活率为60.34%,并发症的患者数量为20人,并发率为34.48%,接受化疗的患者为30人,KPS评分均为75分。患者在年龄以及病情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中医对于肿瘤的防治有悠久的历史,并有其独特的理论和方法。《难经》中的 “积聚”,汉唐医家提到的 “噎膈”、“反 胃”都与肿瘤相关,至宋代 《卫济宝书》就使用了 “癌”字,并对癌做了描叙。外因是毒邪侵入,积聚于脏腑经络; 内因是正气不足,情志抑郁,阴阳长期失衡,气血运行失常,导致气滞血瘀,痰湿凝聚,郁结拥塞,逐渐形成肿物。肿瘤在近几年的发病率明显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只有不超过一半的患者得到规范治疗,如何提高癌症的治愈率和患者的生命质量是临床医疗界与患者共同努力的方向。西医抗癌采取攻的手段,即开刀、化疗、放疗等直接的治疗; 而中医则把握攻、补、泻 3 个原则,治法是在治则指导下制定的治疗疾病的具体方法,肿瘤治法可以包括益气、养血、滋阴、补阳、吐下等。本研究结果表明,采取益气健脾为主的补法,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患者的 3 年存活率达到 55. 76% ,这还是很有积极临床意义的。益气健脾法不仅能改善营养障碍适用于脾胃虚弱,也适用于心肝肾的虚衰病症。早在汉代医家张仲景就提出 “四季脾旺不邪”、金元时代医家李东垣提出 “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临床数据显示肿瘤患者在不同阶段可呈现脾胃气虚症状,而且动物实验证实益气健脾中药有反突变作用,可明显缩小瘤体。实践中我们也发现对肿瘤患者益气健脾后,不但能补后天之本,充实气血生化之源,扶助人体的正气; 而且也能增强卫外功能,对肿瘤并发症及术后化疗都起到很好的调养作用。运用益气健脾治法的同时,应该注意肿瘤是一种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与整体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必须辨别阴阳气血的盛衰和脏腑经络的虚实及邪正双方的力量对比,权衡扶正与驱邪的轻重缓急,不能单一使用峻烈攻逐药物,但也不能一味益气健脾,治疗时候即要扶正,增强机体的抗病力,也要祛除病邪。

综上所述,益气健脾法可很好地改善肿瘤患者生存质量,在中医肿瘤治疗中发挥积极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参考文献:

[1]思志强. 益气健脾方治疗来曲唑所致的绝经后乳腺癌患者骨丢失的临床疗效观察[D].天津中医药大学,2020.

[2]艾宗雄. 益气健脾化湿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脾虚湿蕴型)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9.

[3]马佳. 益气健脾补肾颗粒防治间歇状态哮喘患儿的作用评估[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

[4]李小军. 中医不同治法对胃癌癌前病变模型大鼠胃粘膜相关基因CDX2、Survivin及PTEN表达的影响[D].甘肃中医药大学,2016.

[5]孔晶,贾春晖,刘丽梅,徐君瑶.论益气健脾在中医肿瘤治疗中的作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0):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