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培养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策略探研

陈稳

六盘水市水城区龙场乡龙场小学,553018

摘要: 在当今新的教育背景下,陈旧的教育观念已经无法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人们越来越关注学生的核心素质培养。特别是小学阶段,作为核心素质素培养的关键阶段,如何将核心素质培养与小学数学教学相结合,发挥核心素养在数学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是目前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核心素养概念的框架内认识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性和创新教学方法已成为教师应注意的问题。本文简要概述了核心素养的基本概念及重要性,并对当前的数学计算教学提出了合理的建议,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培养和发展。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育;引导;创新
DOI:10.12721/ccn.2021.157053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课堂引导是开展教学的重要环节,具有艺术性的课堂,可以把学生带入到教学情境当中,提升教学效率。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小学数学教学水平和层次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在开展课堂教育过程中,由于知识难度比较大,很多学生由于基础薄弱,容易丧失学习兴趣。对于这种情况,需要教师开动脑筋,不断提升课堂引导的科学性,让学生身临其境,真正深入到数学知识体系当中。

一、培养数学计算能力相关现状解析

(一)教师自身方面原因

数学计算能力仅仅是一项基本性的技能,所以很多教师在开展日常教学活动中往往只注重对学生数学技能的提高而忽略了对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当学生在计算中出现错误时,教师认为是由学生粗心造成的,不用额外对学生的计算能力进行培养,这种错误的观念导致学生在计算方面得不到重视,计算能力无法提高。在培养和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时,教师必须摈弃固有思维,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方法,在实践中不断改善教学方法,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二)学生自身方面原因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自控能力较差,往往不会系统地对自己的数学计算能力进行巩固,也不会究其根本,所以很多时候他们几乎不理解自己计算某道题出现错误的原因。同时,小学生的思维不够缜密,在数学应用方面往往会落入陷阱,造成计算的错误。小学生的另一大特点就是感性思维,只能看到问题的表象,在计算时总是以最简单的思维计算题目,造成计算的错误

二、培养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对策剖析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有超过70%甚至以上的失分点都是由于数学计算的失误。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关注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以此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1.丰富教学形式。

教师在备课阶段要先确定教学目标,按照目标制定教学方案,寻找适合的教学方法,保证教学效果。对学生而言,通过数学课堂可以提高自身的计算能力、分析能力,同时,要深刻理解数学符号代表的涵义,以此实现素质教育改革的目的。教师在准备教案时要全面考虑。例如,在讲解《加减法》的内容时,教师要先明确整体教学任务,教学任务便是帮助学生认识1到10这几个数字,学习相应的计算技巧,锻炼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前半节课教师可重点讲解1到5这几个数字,后半节课重点放在6到10上。将数学知识引入到具体案例中,教师提出问题:“小兰有6个苹果,给了小明2个,小兰还剩几个”,还可运用其他丰富的教学形式,避免教学过程太过乏味,使学生丧失积极性。比如:开展小组比赛、快速抢答等形式活跃课堂气氛,在学生掌握计算技巧后,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速答比赛,哪组学生回答的好便给予奖励。[1]

2.联系生活实际。

数学计算能力的养成目的在于解决现实问题,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尚小,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将实际数学问题引入到课堂之中,提升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在学习《进位加法》的内容时,教师在出应用题时可引入生活实例,借助情景创设进行模拟。例如,模拟逛超市的情景:“小花买了一根铅笔3元、三个笔记本18元、一块橡皮2元,在结算时应付多少钱”,通过这种方式激发了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深入理解计算内容。

3.注重教学评价。

评价不能过于注重对最终成绩的评价,还要重视学生的日常学习态度与计算应用能力。即便数学考试结果较为重要,但并不意味着全部。新课改的最终目标是要培养出可将数学知识真正应用在实际中的学生。所以,在进行数学计算教学评价时,要将侧重点放在过程上,并且将平时表现纳入考评当中。例如,在学习《鸡兔同笼》相关内容时,教师不要着急讲解,先让学生自行思考,看能否得出正确答案。若在计算时遇到困难,教师再进行指导,引导学生进行总结与思考,找到不足之处并进行改正。反之,学生也可对教师进行评价,向教师反馈,发现教学中的问题,有利于数学计算水平的提高。教师要最大限度利用教学资源,提升资源利用率,让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建立联系,为数学学习增添乐趣,调动课堂气氛。

4.开发学生思维。

在计算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多思考,开发学生的思维,使之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反思。数学计算中不只是单纯的数字解答,还引入了更多内容,以不同的方法表达出来。基于此,教师在授课时,要举一反三,以一种题目为例,讲解类似题目的解答方式,例如,在讲授《混合运算》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通过一道应用题传授解题技巧,选出关联条件,提出全部数字,探寻其中联系,遵循运算规律,进行运算获得正确结果。计算题有很多种能算出结果的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统一解法,要鼓励创新,研究出多种方法,以此开发学生思维,让其真正掌握计算题的解题技巧。[2]

5.重视算理和算法。

计算教学,算理与算法同等重要,算理是计算的参照,深刻理解算理是正确运算的前提,要巩固计算法则,明晰算理。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逐渐适应从直观到抽象的转变,达到对算理的深刻理解,以往的教学模式注重牢记法则,形成计算技能,是通过大量的习题训练实现熟练掌握的效果,这种机械式的教学方法是错误的,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探究课程改革指导的教学方式与路径,科学应用教学策略,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锻炼学生初步计算能力,使学生在计算技巧、数学思维、解决问题、情感态度等方面取得发展。口算与估算也是数学计算的重要方法,其能够有效提升解题的基本效率。另外,在培养心算能力的时候,教师要按照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计算技巧,计算能力显著提高,对知识的理解也更为深刻。

培养核心素养即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但要重视某项能力的传授,还要重视综合性,在这种情况下,需不断改善目前的教学现状,在数学计算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尽可能的将理论知识与现实问题相结合,开发学生潜能,有助于理解重难点,打破传统教学约束,创新教学方式,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任高旺.计算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8):249.

[2]沈颖.小学中年级数学学困生除法计算错误分析[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1(04):24-30.

[3]余夕凯,刘娟娟.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热点问题与思考[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1,27(01):55-58+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