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根据国内外的经济发展形势、我国的基本经济情况和发展阶段,提出了许多新的理念、思想和战略,形成具有指导意义的经济现代化思想,并且解答了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深化了对经济现代化规律的认识,为新时代中国经济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的指导。
一、从历史逻辑来看,新时代的经济现代化思想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阐明了新时代中国经济现代化的人民立场。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1]的确如此,一百年见证了我们党带领人民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的历程。中国的经济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现代化,其根本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强国,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
共享发展是实现经济现代化根本目的的本质要求。坚持共享发展,有利于让广大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在共享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完善收入分配的各项制度,解决公平正义问题,通过实施积极就业政策,鼓励创新创业,完善各地区特别是落后地区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贯彻落实精准扶贫政策,可以提高群众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积极创造性,增强主人翁意识,有利于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另外,共享发展从人民群众的切身需要出发谋划经济发展,这表明了我们实现经济现代化根本目的。
二、从现实逻辑来看,在新时代经济现代化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实现经济现代化具有现实可能性。
新时代经济现代化思想也是根植于中国实际的,是对新时代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问题的深刻阐释。新时代的经济现代化思想既强调了新时代这个大背景,而时代条件的发展变化又促使我们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对如何推动经济现代化建设进行新的探索,比如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发展理念,对于我们进行经济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还有,为我们设计了新时代建设现代化经济强国“两步走”战略步骤,使我们建设现代化经济强国的目标和任务更加明确。
就目前中国已经取得的成就来说,我们已经拥有开启新征程、实现新的更高目标的雄厚物质基础。特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绝对贫困取得的胜利,这可以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里程碑事件,为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从理论逻辑角度来看,新时代的经济现代化思想体现了中国经济现代化建设思想的发展规律。
新时代的经济现代化思想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济现代化思想,也继承了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集体的经济现代化思想,体现了其深厚的思想渊源。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济现代化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从人类历史发展的高度出发,认为大工业生产改变了世界历史进程,也是经济现代化的本质特征。[2]他们还认为大工业生产是经济现代化的重要表现,现代科学技术是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
列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一是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要以发展大工业为基础。二是农业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的保障。他提出要通过走合作化道路促进农业现代化大发展。
新时代的经济现代化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济现代化建设思想,比如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核心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扎实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和制造强国建设等重要内容。
2、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的经济现代化思想
新时代的经济现代化思想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毛泽东同志带领人民对于如何使经济落后的农业大国实现现代化进行了探索,形成了宝贵的经济现代化建设思想。一是中国的经济现代化建设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二是以大力发展生产力为物质基础。三是通过“两步走”战略逐步实现经济现代化。[3]新时代的经济现代化思想继承了其精髓,依据中国实际情况指导各项事业建设,并且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提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及分“两步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体现了经济现代化思想的一脉相承品质。
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探索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理论。一是设计了“三步走”战略。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是关键。三是强调以经济体制改革为动力推动实现经济现代化。邓小平指出,市场经济不是判断社会性质的标准,社会主义也可以有市场经济。[4]邓小平有关于经济现代化发展战略和理论的相关思想,为新时代“两步走”战略、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等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
江泽民同志强调一是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5]二是将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经济现代化的战略支撑。三是以区域协调发展作为中国经济现代化的战略重点。新时代的经济现代化思想继承了江泽民的经济现代化思想,强调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并且还提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胡锦涛同志强调一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二是强调新农村建设在经济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性。[6]三是强调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性。新时代的经济现代化思想直接继承了胡锦涛经济现代化思想的理论精华,并把坚持新发展理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等重要思想将其全面推向前进。
新时代经济现代化思想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经济思想对新时代中国经济现代化进行了全面的指导。比如说习近平经济思想对于新时代经济现代化的立场、原则要求、发展阶段等方面都做出了科学的理论指导。[7]并且,还将指导我国经济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四、从未来逻辑来看,新时代的经济现代化思想是开创未来的行动纲要。
当前,我们正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进,而新时代的经济现代化思想作为开创未来的重要指导和行动纲领,为新征程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明向、聚力。
1、为新时代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提供了明确方向和对策。
新时代的经济现代化思想的根本追求是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生活的更加幸福。围绕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群众的多样化需求为基础提供更加高质量的服务和产品,促进经济发展朝着依靠科技进步、创新的方向发展。并且,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以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推动传统产业的创新发展、绿色升级,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供给,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提供发展方式上的根本支持。
2、不仅将指导中国的经济现代化建设继续向前,而且能够为其他落后国家实现经济现代化提供一些有益借鉴。
经济现代化发展要制定科学可行的战略规划。新时代“两步走”战略为实现经济现代化这一宏伟目标规划了合乎国情的、科学可行的发展蓝图,是我们不断为之奋斗的战略目标。在十九大报告中,关于经济现代化的表述有“物质文明将全面提升”、“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8]等,这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并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指引。
十八大以来的发展成就证明了新时代经济现代化思想的正确性、科学性,有利于其他落后国家经济现代化进行借鉴和参考,将引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方向,为其实现真正的独立自主提供了中国模式的有益借鉴。
结语
目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研究新时代的经济现代化思想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从历史逻辑来看,有利于理解中国经济现代化的根本立场;从理论逻辑来看,有利于理解中国经济现代化理论的发展规律;从现实逻辑来看,有利于为解决现实问题积累经验,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指导。从未来逻辑来看,有利于为中国乃至其他发展中国家经济现代化建设明向、聚力。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1.
[2] 吴忠民.马克思恩格斯现代化思想探析[J].社会主义研究,1994.
[3] 韩广富,王金艳.毛泽东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
[4]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2-11-18.
[6] 胡锦涛.扎扎实实规划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N].人民日报,2006-2-15.
[7] 黄群慧.新时代中国经济现代化的理论指南[J].理论导报,2021.
[8]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作者简介:姚文艳(1996—),女,汉族,河南周口人,学历:硕士在读,单位:天津商业大学,300134,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