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职校院校会计专业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培养目标不明确
教育部就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明确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要具有综合的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他们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具有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仍然一味地灌输理论,加大基础课程的学习,而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创业能力等有所忽视,这和我们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不明确有很大关系。
2、教学模式单一化
虽然目前多媒体教学已经普及,看似现代化教学手段已得到应用,但对于很多教师和学生来说,教学模式在本质上并没有改变。黑板变成了白色幕布,粉笔变成了鼠标,读“教材”变成了读“PPT”。教师的授课理念依然是单向输出,学生也仍然是被动接受。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导致教学效果的期望与实际情况产生巨大落差:一方面教师感觉自己已经倾尽所有,另一方面学生却不能消化这种硬塞进来的知识,甚至全然没有兴趣。
3、实践性教学不足
众所周知,“会计”这门学科专业性和应用性极强。在实际工作中,会计人员不仅需要处理常规的“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等实务工作,很多情况下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职业判断。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还应具备专业的素养和实践的技能。很多用人单位不愿意招聘会计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就是因为学生缺乏实践经验,无法快速上岗。若实现会计专业学生毕业后即可上岗的无缝对接,目前的财务会计在实践教学上是远远达不到要求的。虽然会计专业的各层次教育机构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且开始重视在实践教学上的投入和培养力度,但各学校由于教学环境、教学条件等的限制,在实践教学上的效果差强人意。学校的实践教育还是局限在“会填写凭证、会登账”的层面上,学生只是表象上会“填写”了,但缺乏真正处理业务的能力。
二、职业学校财会专业教学策略
1、激发学习兴趣
在进行财会知识技能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注意到财会的知识技能相对抽象,学生的理解能力不足,教师应该以提高学生的知识理解力为前提,同时保证课堂气氛的活跃程度,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教师还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告知学生作为一个财会人员,应该具备的职业技能,职业素养以及职业道德,为接下来的教学创造相应的便利。
教师在教学时还应该意识到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实际和自身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有密切的关系,教师可以结合信息技术对相关的知识理论进行直观地展现,教师还可以将理论知识动漫化,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之余教师还可以以其中一个基础知识点不断地向外拓展,逐渐形成知识网络,随后鼓励学生自主整合相关的知识,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教师还应该对学生进行知识检测,根据具体的反馈情况进行教学分层,为学生设置不同的学习计划以及学习目标,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之间进行小组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素养,为接下来的职校院校财会专业学习创造相应的便利条件。
2、加大理论学习
在进行财会技能职业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培养学生综合学习素养,首先应该注意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作为教师也应该做到不拘泥于教材内容及时进行知识的拓展,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注意及时和学生进行简单的交流,来了解学生的需求,为接下来的教学创造相应的便利,同时教师还应该注意提升自身的教学素养,保证学生能更全面地了解财会知识。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向学生讲述一些隐性知识,提升学生发现隐藏知识的能力,教师还应该注意打破教材的局限,为接下来的教学创造一定的便利,相关的知识学习以及拓展还应该基于现有课标要求,为接下来的教学创造一定的便利。在教学时教师还应该适当询问学生的学习需求,注意课堂气氛的活跃,使学生知晓财会专业技能在生活中的价值,为接下来的教学创造一定的便利,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素养。学校也应该安排专业的培训团队,对教师的专业技能进行相关的培训,为切实有效的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素养。
3、进行问题导学
当前职校院校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不足、学习积极性不强的情况也是当前要重点解决的问题。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职校院校的老师要更加注重对于问题导学的理解。
众所周知,会计专业学习的几大特点中,一是专业性比较强,需要牢记的知识点比较多,二是内容比较多,学习过程比较枯燥。所以想要更好地改善当前的学习氛围,就要开展多元化的学习和教学环境,创造出良好的教学情境。例如当学习会计账簿等内容时,可以通过一些理论知识引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情境中寻找答案,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得到答案之后还可以增强学生的成就感,这更能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通过有效地解决问题,学生所得出来的答案更容易被记住,这也可以适当减少会计专业学习过程中的枯燥乏味的感觉,让学生感觉这节课更有价值。
教师也要相应地在教学前进行会计教学课堂话题的准备工作,通过自己的实践或者搜集的资料,给学生设计出优质的会计教学课堂,通过对网络和自身实践总结的素材进行合理加工和衔接,这样才能让课堂多元化,给学生一种新鲜的课堂体验。从而可以让教师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指导,在优质的课堂氛围中培养出更为优秀的专业性会计专业实用性人才,让学生在会计专业工作中解决更多的问题。
4、做好校企沟通
在进行财会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还应该注意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时,教师还应该做好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为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学时,教师还应该及时地把控学生的学习动向,企业也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使学生的职业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为接下来的职校院校学生财会技能提升创造相应的条件。教师可以向相关用人单位提供学生的相关信息,让用人单位对学生的情况有一定的了解,随后教师还可以结合QQ,微信等对学生的实习动向进行严格的把控,用人单位还可以讲述相关的企业文化,树立学习榜样,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在实习结束之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书写相应的实习报告,让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师生之间相互合作交流,对教学模式以及相应的课程内容进行改进和完善。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对财会的工作前景进行畅想,教师可以对一些违法案例进行讲解,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便于教学的进一步开展。
三、结语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断扩大,经济形式越来越多元化,对职校学生财务会计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的具体要求越来越高,需要应用型的人才也越来越多。作为实用型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职校教育应适应市场变化的需求,探寻职校教学的改革创新之路,努力提升教学质量,为社会输送更多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郝娟娟. 中职财会专业教学有效性研究[J]. 速读(中旬),2019(1):274.
[2] 段烨. 中职财会专业教学面临的挑战及优化途径[J]. 现代职业教育,2019(19):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