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郓城县卫吉大棚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融资现状
(一)卫吉大棚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状况
1、卫吉大棚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基本情况
卫吉大棚蔬菜种植合作社,由山东省劳动模范李保祥和村民黄书俭、贺青艳等联合发起,以2008年成立的马军营蔬菜协会为依托,是村民自愿参加的群众性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合作社拥有紧密型社员260户,接纳周边村庄一般社员860户,本社已形成无公害大棚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1610亩,以生产芹菜、甜椒为主,年产量3000余万斤。
(二)卫吉大棚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融资概况
近年来,合作社不断发展,其范围不断扩大和服务内容不断多元化。然而,目前卫吉大棚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仍处于创办初期,一般盈利能力弱,自身积累严重不足,仅靠自有资金很难满足购置设备和扩大生产规模的需求,难以正常开展生产经营。随着郓城县城及周边地区订单蔬菜需求量的增加,签约种植户对蔬菜育苗需求愈发强烈。2021年8月,经合作社理事会和合作社成员代表商议,计划建设30亩的现代化育苗场。该项目总投资140万元。由于该社缺乏有效担保和抵押物,加之农业生产周期长,风险大,融资过程困难重重。目前项目资金仍缺80万元,严重影响项目进度,制约该社进一步发展壮大。
二、合作社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一)抵押担保能力严重不足
现阶段合作社主要产品是蔬菜、瓜果等,附加值较低,产品价格不稳定,销售主渠道无法保障,且所有权归社员所有,并不是合作社自身拥有的产品;即使是合作社拥有的宅基地、承包土地经营权、收益权等,也不符合银行贷款抵押标准,作为抵押物很难获得金融机构的认同,难以获得金融机构更多的信贷支持,这也是金融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最为重要的制约因素。因此,多数国有商业银行未开展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贷款业务。
(二)自身发展不规范,经济实力弱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互助型经济合作组织,管理模式较松散,主要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由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规模偏小,不符合一般企业法人制度,各项管理制度不健全,从而使金融机构无法全面掌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状况、盈利情况等,削弱了金融机构对其放贷信心,以至于不利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
(三)信用意识差,信用水平低
就自身而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受组织和运作不规范影响,信用能力呈现“先天不足”。大多数合作社没有设立必要的监督和管理机构及人员,没有明确的财产管理和亏损处理规定等,合作社主要由发起人等少数人来运作,或者就是理事长自己在操作;由于不具备稳定的资金流入,因而其盈利水平较差,加之农村金融环境不健全、小农思想严重,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道德风险,一旦引发还款纠纷,债务承担没有明确的落实依据;还有部分合作社涉及民间融资,财务成本高企,经营风险较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主体的信用能力。
三、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的建议措施
(一) 加强合作社的规范化建设,提升自身实力
一是健全规章制度。坚持自愿与社员开放、民主管理原则,完善对内利益共享、对外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方式,建立合作社运行激励和约束机制,尊重社员的民主权利,完善科学民主决策制度。通过完善内部契约和产权制度,规范合作社与社员的行为,建立社务公开、财务公开制度,促进合作社规范运作,增加合作社的有效资产。二是扩大市场服务面。现代农业要创造现代化的服务手段,利用“互联网+”鼓励引导农业合作社向电商发展。发展“合作社+农户+超市” 的直销模式,减少农民的成本,尽快走向富裕之路。
(二) 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担保制度
增强银行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放贷信心,不仅需要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信用评级,更需要完善其信用担保制度。设立政策性担保公司,由政府注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合筹款成立信用担保基金,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提供担保服务。其次,保险公司需要提高农业服务意识,不断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农业保险产品,分散和转移农业风险,提高银行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任度。
(三) 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量身打造融资服务
利用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有利时机,创新农村合作社贷款产品,提高资金支持的力度和广度。建立和完善联保、担保基金和风险保证金等联合增信方式,大力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扩大贷款覆盖面积。深入推进“公司+农户+信贷”的融资管理模式,结合实际设计农业产业链融资产品,优化信贷投向和投量。加强与保险公司合作,探索完善保单质押贷款等新农贷产品,鼓励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使用“信贷+保险”的金融服务产品。积极推广涉农政策性保险业务。保险公司要积极开展涉农政策性保险业务,努力开拓新险种,除小麦、玉米、棉花外,将日光温室大棚、水果种植、畜禽养殖等纳入保险范围。
参考文献:
[1]汪来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困难的成因与对策[J].经济纵横,2016年第7期.
[2]何频:安徽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的发展模式及风险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5年第6期.
[3]张道明:关于破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问题的几点思考[J].河南农业,2013年第21期.
[4]刘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困境及其对策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5年第3期.
[5]隆兴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渠道创新研究[J].商业经济,2015(8).
[6]毛飞, 王旭, 孔祥智. 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服务供给及其影响因素[J]. 中国软科学, 2014(7):14.
作者简介:
杜传宁(1989.10-),男,汉族,山东省菏泽市人,大学本科,初级经济师,研究方向:工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