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中职院校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舒会云

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职业高级中学,陕西商洛,726000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举行的全国职业教育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做好中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事而新。”思政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构成部分,课程内容包括遵守法律、学习法律、利用法律、遵守职业道德及社会公德、坚定理想信念、深化法律认知、塑造科学的人生观、提升自我道德素养、坚定理想信念等内容。中职院校通过开展思政课程教学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的有效提升,有效应对中职院校部分学生思想意识中具有的功利主义、拜金主义、政治立场动摇等问题。
关键词: 中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DOI:10.12721/ccn.2022.157003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1中职院校思政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根据调查当前中职院校思政课程教学现状分析可知,主要体现在:(1)思政课程教学形式中,学生较为倾向于课堂理论讲授占比59.96%,而选择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人数则占总人数的32.53%。(2)当前思政课程教学考核中,主要采用线上考核方式占全部人数的45.61%,而选择开卷考试的占比29.33%。(3)关于学生对思政课程学习任务的调查结果可知,大部分学生认为思政课学习任务很轻松,且容易完成。(4)68.95%的学生将观看相关教学视频作为最喜欢的课堂学习方式。此外,对于思政课实践教学形式而言,主要以红色教育基地参观、情景式教学以及主题演讲等为主要实践教学形式。例如,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占比67.81%,为4198人。

2中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根据调查问卷反馈的情况以及日常教学实践情况分析,当前中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存在一些问题,集中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中职院校学生对思政课重要性的认识不足。通过思政课程教学意在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扎实学生的法律基础和思想的修养,促进学生的自我提升和全面发展。但是,目前中职院校的一些学生较少关注思政课内容的学习,对自身思政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提升的关注不足。(2)中职院校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有待进一步丰富。思政课具有十分突出的理论性,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教师在开展教学实践时,要与时俱进增加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满足学生的需求。(3)中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在开展教学中,逐步引入线上教学资源和新的教学方法,在提升思政课实效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是,从目前教学效果来看,对学生个体需求以及思政课实效性的关注依然不足。因此,应建立在对学生个体需求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改进教学方法,提升课程教学效果。

3研究结论与建议

针对目前中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提出如下建议。

3.1开展教学方法研讨活动,积极推行“专题化”教学改革

教师应当在深入探究教材、全面掌握学生学习特点与学习需求的前提下,科学设计专题教学内容。该种教学模式的优势体现在:(1)专题化教学能够依据教师的科研方向与擅长领域进行专题安排,让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全面发挥;理论知识不足的模块,可采用听课的方式弥补,注重教师间的互动、沟通,以提升思想政治课程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2)使用专题化教学方式能够降低教师的备课负担,为教师在某个领域深耕提供时间,以实现教师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的显著提升。

3.2组成手拉手教学团队,进行集体备课

探究思想政治课程教师能力提升途径,加大骨干教师培养力度,由思想政治课程任课教师与班主任构成手拉手小组,以这种形式增强教师以专题为主要内容的沟通探讨,发表观点,深入沟通,最后形成一致意见。在集体备课中应当达到“三定”“四统一”的要求。其中,“三定”,是指确定主备课老师、确定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时间,而“四统一”是指目标统一、内容统一、标准统一、重难点统一。教师基于此联系自身实际情况,依托统一编写的教案完成自己教案的编写。一方面要参考统一教案的优点,另一方面还要彰显特色。

3.3拓宽分渠道,开办“空中课堂”,注重课堂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的结合

为有效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成效,应及时转变教学思想,将学生放在中心位置,建立以学生为核心的新型教学体系,增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制订实践课程变革计划,创办“空中课程”等实践基地。“空中课程”实践教学变革的大体流程是:将学校校园广播站作为“空中课程”实践教学依托媒介增强宣传效果。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空中课程”节目的策划、调整、组织,对节目的呈现方式不设限制,在得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的批准后播出。经过组织开展思想政治实践教学活动,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结语

考核形式多样化,不断革新教学效果测评方法思想政治课程的考评主要包括平时成绩、期末理论成绩、实训成绩三个模块,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考评。严格日常成绩的记录,重视考评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水平,敦促学生娴熟掌握思想政治理论的理念、方式、立场,实现教学目标。同时,利用实践教学部分,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和实际情况有效结合,学会对知识的实践运用。此外,可以经过课程实践考评,深化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识,提升以政治理论方法、观点、立场剖析与处理问题的水平,确保学以致用目标的达成。

参考文献:

[1]张瑜,金哲.指向深度融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20(12):94-98.

[2]李志强.再谈新时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道德与法律关系问题[J].思想教育研究,2020(8):89-93.

[3]齐永芹,陈旭东.思政课教学与“职业精神”培养:理念与路径: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8):42-4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