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生活化教学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刘检香

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水市镇完全小学 湖南宁远

摘要: 采取生活化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具象化抽象的数学知识,强化学生数学知识运用的能力,从而尽快实现三维教学目标。本文主要对生活化教学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原则与对策进行分析,希望对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起到积极参照作用。
关键词: 生活化教学;小学数学;教学改革
DOI:10.12721/ccn.2021.1570110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数学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教师从生活的角度出发进行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新科内容的亲近感。生活化的教学手段与语言方式,能够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习质量。但受滞后教学观念与固化教学手段等因素影响,生活化数学教学效果不尽理想,还需加强实践经验总结,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开放性的氛围中,学习到更多更全与更加实用的数学知识技能。

一、生活化教学的原则

1.主体性

学生是课堂上学习的主体,教师无法替代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只有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才能推动教学工作顺利展开。生活化教学遵循陶行知的六大解放思想,解放学生的大脑与学习空间和时间等元素,学生在观察与操作及独立思考的过程中,不仅可以获得数学结论的验证,更利于推动学生的多方面发展。

2.开放性

生活化教学营造了开放性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围绕问题进行讨论交流与巩固实践,利于学生自身优势的发挥与学习主观能动性的激发,从而推动学习质量与效率稳步提升。

3.实践性

高年级数学知识的学习难度较大,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更高。采取生活化教学方式,让学生认识到知识与生活中的联系,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自主通过多种方法解决数学问题,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实现主动的发展,更利于学生知识能力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的有效迁移。

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有效策略

1.教学理念生活化

素质教育深入推进,要求教师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与发现数学规律,在解决生活问题与解释生活现象的过程中,实现所学知识的学以致用与触类旁通。教师应当遵循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念,从学生的所学知识与生活阅历入手,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原型与实例,根据生活现象提出数学问题,实现教学目标和理念和教学整体的生活化,加深学生学习的理解记忆。

2.教学内容生活化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同时服务于生活,学习并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能够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使其成为属于自己的数学。学科知识是生活数学的提取概括,生活范例为学生搭建了学习的脚手架,围绕贴近学生与生活的素材进行教学,更利于完善教学内容体系[1]。教师应当注重教学内容与生活的联系,通过生活化教学,实现教学内容的趣味化,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价值,降低机械性学习压力,为坚持学习提供动力。如在《负数的认识、写法》的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公交车站有人上下车、城市气温变动、太阳东升西落等生活案例,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的欲望。尤其是数学应用题,将其转换为生活背景的题材,能够避免因题材陌生引起的解题思路闭塞等问题,帮助学生直观理解问题含义,从而带动学生思想过渡,高效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3.教学方法生活化

采取生活化的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如在《式与方程》的教学中,在新课导入环节,课件出示BTV与SOS等组合字母,让学生说出这些字母组合代表的意义,了解字母在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教师引出“用字母能够简明的表达数量关系和运算定律及计算公式,为问题研究与解决提供便利”的字母表示书相关的知识点,用路程与速度和时间的公式等练习题,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知识与字母之间的关系。在巩固练习环节,出示“滚筒洗衣机的单价为a元,商城第一天卖出m台,商城第一天卖出9台”的习题,让学生根据题意思考m-9、m+9、ma、9a、(m+9)a等各式代表的意思。该教学内容包括用字母表示数与列方程解决问题的两方面。围绕回顾与整理式与方程的相关知识;会用方程解决问题;感受式与方程在解决问题中的价值,初步培养下的代数思想的教学目标,在各环节的精心设计中,渗透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轻松攻克教学重点难点,从而尽快实现三维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提供字母表示数学知识的机会,加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逐步强化学生的代数思想,可以灵活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教学语言生活化

影响学生理解能力与学习质量的因素较多,其中教师的语言素质水平不能忽视。要求教师掌握高素质的语言艺术,挖掘数学知识中隐藏的生活常识,用幽默风趣的生活化语言教学,帮助学生转换抽象的数学知识,让学生通过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原型,最终发现数学的价值与魅力[2]。如在《比例》的教学中,先让学生回忆比的相关知识,复习以往学过的比的前后项及比值等相关知识。再让学生求出各比的比值,让学生将比值相等的两个比用等号表示出来,在引入“生活中有很多比值相等的例子,这个现象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在研究中将比值相等的两个比用等号连接起来,写成一个新的式子”的生活化语言。用课件同时闪烁等号两边的比值,接着将两个比下面的比值隐去,再用等号连接起来。同时让学生思考“前面的两个比能用等号连接起来吗”的问题,让学生在得到比值不相等知识内容后,对比例的概念有深刻的了解。无论是在新课导入或新课讲授和知识巩固等任何教学环节,都离不开教师的生活化语言引导,利于提高教学亲切感与说服力。

总结:

    课上根据学生的学情,引入生活化教育的理念,能够活跃课堂氛围,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数学知识,利于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提高,符合素质教育与新课改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李敏. 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数学大世界:小学三四年级辅导版, 2020(3):28.

[2] 张道林. 小学中高年级数学生活化教学模式的运用探讨[J]. 教育界, 2019(26):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