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经济技术开发区及工业园区的消防安全管理对策分析

林金刚

汉中经济技术开发区消防救援大队,陕西汉中,723000

摘要: 伴随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效益与消防安全之间应当寻求一定的平衡点。企业在寻求更高利益的同时,通常会对消防安全方面有所忽视,在消防安全管理方面就存在一定的不足。文章将针对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工业园区消防安全管理方面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构建合理有效的消防安全管理对策,进一步促进经济技术开发区域工业园区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 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消防安全;管理对策
DOI:10.12721/ccn.2022.157624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工业园区发展为社会经济做出一定的贡献,是工业化不断发展的产物。由于工业园区在具体建设过程中,并没有展开合理的消防规划,往往会出现一定的消防安全隐患,造成火灾事故频发。对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工业园区具体状况进行有效分析,重视火灾事故调查分析,探究火灾事故有效防控措施进行处理,确保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工业园区的安全发展。

一、火灾事故调查分析

根据国家现行《消防法》规定,消防救援机构负责调查火灾原因。结合近年来国内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发生的火灾事故,在消防救援机构对火灾事故调查后,火灾原因主要有:电器线路故障、工作人员未按制度规定安全生产失火、放火、遗留火种、机械故障等,而造成社会影响大的较大以上火灾事故的原因,通常是在厂房、仓库建设装修时期就已埋下先天性隐患。通过火灾事故延伸调查,在关乎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企业单位消防安全,涉及人身安全、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在现行法律法规规定下,消防救援机构必须加强火灾事故调查工作,牵头、协调相关部门成立联合调查组,对火灾事故展开调查与认定,统计火灾事故损失,对发生火灾事故涉及的企业、单位和责任人进行追责。同时提请政府开展专项防火检查,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该关停必须进行关停处理,相关负有监管职责的部门要加大跟踪监督力度,消除安全隐患。最后,还应强化对企业单位的消防技术指导,通过提供有效对策与措施,使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工业园区内企业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形成良性发展。

二、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工业园区消防安全管理相关问题分析

(一)防火分区设计缺少合理性

通过火灾事故调查和消防监督检查,部分工业企业在发展之初,由于场地限制、建筑结构等各种因素影响造成防火分区设计缺少合理性,出现了因生产工艺需要,生产设备需呈流水线安装放置,擅自扩大防火分区,同时为方便生产,生产原料及成品通常放置在生产机械周围,一旦发生火灾,火势将迅速蔓延扩散,从而增加了人员疏散、伤亡几率和救援难度

(二)应设未设消防设施和消防设施无法使用的问题

为有效防范火灾事故发生,通常会在一定规模以上的厂房、仓库设置自动报警、自动喷水、消火栓、防火卷帘、机械排烟送风等系统和设施,结合火灾事故调查和防火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目前现况是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内厂房、仓库应设为设相关系统和设施,或已设置相应设施但因故障无法使用,而消防站到场处置需要一定时间,导致发生火灾后无法自救,人员以及厂房仓库物资安全均受到火势威胁。极易造成严重后果[1]

(三)仓库厂房并用现象

一些园区企业为节约时间与空间,生产成品长时间存放在厂房当中,但又未按照消防技术标准设置防火分隔设施,在具体生产过程中还包含用电、用火等情况,一旦发生火灾,存放的产品不但妨碍救援,还会阻碍人员紧急疏散。如存放的产品为可燃物,还会加速火势蔓延,造成更大财产损失和救援难度。

(四)灭火器材配置不足和人员不会操作使用的问题突出

在已发生的火灾事故中,厂房仓库内未按标准配置灭火器的问题比比皆是,或配备有灭火器,但存在年久失修无法使用的现象。最令人痛心的是部分发生火灾事故的厂房、仓库,在火灾初期阶段,没有员工操作使用灭火器扑灭火灾,最终让小火酿成大灾[2]

(五)电气线路老化

在园区发展过程中,一些企业单位重视经济利益,忽略合理的发展规划,沿用老旧线路或是进行简单的改造,造成线路接触不良、短路、过负荷等原因引发火灾。再具体生产过程中,伴随产量增加,机械部件磨损、电量超负荷使用,更进一步增大电气线路故障发生概率,发生火灾后引燃机床内部润滑油、冷却油,扑救困难,最后酿成巨大的损失。

三、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工业园区消防安全管理对策

(一)构建科学的消防管理体系

为贯彻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加强对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的报告,应当把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工业园区消防规划列入在总体国土空间发展规划当中,确保公共消防设施构建的合理性。根据《消防法》有关规范标准,园区必须重视功能分区的设置合理化,公共消防设置必须规划落实,充分满足救援重特大火灾事故标准。对于已经建设完成的园区,必须综合国家有关规范,基于合理整改、全面优化、重点防范的基本原则,切实做好消防基础设施的构建,把消防通道、消防水源等基础工作有序开展。针对新建园区,必须重视在根源处的科学控制,合理运用消防规范,重视高标准以及高要求等标准,确保消防道路以及消防水源等设置的合理设置[3]

(二)重视火灾事故调查及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需要将国内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发生的火灾事故,特别是消防救援机构列管的园区内发生的火灾事故,要认真研究复盘,对火灾事故发生的外因、内因以及人的因素充分考虑,形成典型的事故教案,反推企业、单位落实消防安全责任。要提请政府、行业主管部门从根源处切实落实具体行动,以政府主要领导带队、多部门联合检查的形式,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对于园区内未报批报验企业,需要及时给予合法合理的情况说明。加强和园区管理部门的有效沟通,提高执法服务质量,督促企业及时办理消防审核手续。结合企业单位实际情况,以“亲商助企”和“优化营商环境”两大抓手,积极参与到前期工作当中,大力宣传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科学计算确定建筑耐火等级以及防火间距。推动火灾隐患及时有效解决,防止火灾事故发生。

(三)建立多种形式的消防队伍

综合当前工业园区具体发展状况分析,由于消防工作涉及范围广泛,单一凭借消防救援机构并不能完全覆盖,园区内应当发展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立或签订现有的消防技术服务机构,以保证对园区内发生的消防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在园区内,可构建义务消防队伍,督促各企业建立微型消防站,合理配备消防装备、器材。在开发区与园区的稳健发展过程中,还应结合实际,选定具备相应资质和技术力量的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对园区内消防设施进行定期维保,同时也可建立属于园区自己的消防技术维保团队,并提高综合素养以及水平。有效缓解当前消防隐患突出和消防人员缺少的“供需”矛盾。

结束语:

在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工业园区发展过程中,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可是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还存在一定的不足,特别是先天火灾隐患难以整改或整改过程中阻碍重重,消防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借助火灾事故延伸调查来反推火灾隐患整改和责任落实,形成消防安全工作闭环管理,既消除了企业单位存在的火灾隐患,还提高了消防救援人员的火灾事故调查水平,最重要的是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提高了营商环境质量,综合开发区与园区的具体发展,进行科学有效的调整与完善,推动全社会实现安定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琦.经济技术开发区及工业园区的消防安全管理对策研究[J].今日消防,2021,006(001):P.137-138.

[2] 吴国民.浅析开发区消防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荆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例[J].建设科技,2017(03):99-100.

[3] 丁祝闽.如何推进小型消防站的建设及管理——全面提升街道灭火救援及防火巡查工作[J].消防界(电子版),2019,5(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