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计算算理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研究

刘琳

云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俊发城实验小学,650051

摘要: 随着我国小学数学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对于计算能力的知识培养也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重视。数与计算在当今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中到处肉眼可见,良好的数与计算环境需要具备一套相应的基础数学知识,所以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基础数学知识点的教学,还要注重提高小学生的计算应用能力。小学数学主要注重培养的内容就是小学生的独立计算思维能力,但很多数学课堂实例研究表明,计算的枯燥乏味使许多小学生逐渐丧失了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如何把枯燥繁琐的数学计算过程转化得更为简单易懂,成为小学数学教师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的重要方向。近年来,算理教学的不断出现彻底解决了这个已经困扰数学教师很久的教学难题,越来越多的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已经加入了算理的教学法。
关键词: 算理教学;小学数学;计算;数学应用
DOI:10.12721/ccn.2021.157073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算理理论是数学计算的基本理论依据,通常可细分为各种数学理论中的概念、定律、性质等,一般都采用算理理论来对数学计算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问题进行明确阐述。它不仅是客观上的理论依据,一般也被用来帮助解决实际计算中经常产生的"为什么"。只有当学生认真正确解读数学算理的深刻含义,才能真正使得算理计算更加准确。在课堂教学中任课教师不能只是简略地直接告诉学生该这样进行计算,而是应该通过借助各个计理工具去帮助启发引导学生,让学生更加明白其中的基本原理以及过程。

一、算理的内涵

算理就是计算的基本理论依据,通俗地说来讲就是指计算的基本道理。算理一般由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定律、性质等部分综合构成,明确地说明各种数学计算处理过程的基本科学性与合理性和数学计算法的科学性,它通常用来帮助我们解决“为什么”的问题。只有通过分析数学理论,学生才能真正形成对理论逻辑的深刻理解并进行有效的计算。但应通过各种引导和启发,充分利用多样性表征,让学生体验理解算理的真实过程,感受学习过程。每个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学习自己的教学内容。学习是现代人必须充分学习的一种交流方式和生活方式。“学习”积极参与共享。通过这种学习方法,学生可以在自主学习中理解算理,促进算理教育。如果我们理解科学数据理论,我们将能够快速创建科学算法,提高算理计算的科学准确性,形成科学计算算法技能的效用程度,达到实现算法技能多样化,实现科学创新计算思维的有效培养。

二、算理教学的应用

小学教育中的数学计算可以通过加减乘除这四种运算。在对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课中,算理教学法的重要应用就是各种不同的运算方式都能用数学算理算法加以解释,并能以数学算理为导向,对四种不同的运算方式之间进行内在的数理联系。首先,算理在数学加法运算中的广泛应用。

如关于“3+6=9”的解释,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学生死记硬背或者记住结果。但是在进行算理教学时,教师应首先解释加号所代表的意思,并根据学生理解加号所代表的意思,运用各种道具,使学生更直观地掌握加法运算。例如:你三根铅笔,他有六根铅笔,你们一共有几根铅笔?通过对实物的练习,有利于学生掌握加法算理,并在此基础上使学生举一反三,例如:3+6=2+7=1+8。

假设学生在学习后能列出这样的等式,这就表明他对加法有很好的掌握。比方说,一个三位数加三位数的加法“246+378=624”,也可以用算理方法,让学生分别将数的个十百三位数相加,就能得到最终的结果。另外一类应用算理,例如减法"923-541=382",并用算理让学生分别将数个十百三位数减去,得出最后的结果。

再次,算理在乘法分配律和乘法结合律运算中的应用。比如:"7×(3+2)=7×3+7×2"可以用算理来解释。理解乘法和加法的关系,转化后的结果不变。要巩固这个定律,我们也需要对乘法分配律进行大量练习来巩固强化。假设学生不懂算理,只会死记硬背公式" a×(b+ c)= ab+ ac",就很容易忘记机,只有学生了解乘法分配律的算理,才能实现从形到理的质的飞跃。掌握乘法分配律的算理主要是了解分配的意义,并应用简单的计算方法,使对乘分配律的运用更加自如。将算理应用于除法运算也是小学数学计算的重点和难点。

要使学生理解除法算理,除了教师要讲一定的讲解外,还要运用情景,并在课后做大量的巩固练习。它是一个乘法上的逆运算,它可以用竖直方法计算两个整数的除除数,除了计算需要和乘法相关之外。若被除数、除数包含小数点,则以相同的数位同时移除,直到除数无法调整到整数为止。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为了使学生能够顺利运用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算理教学是必不可少的。

三、小学数学中算理教学对策

1.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和运算能力

有部分学生在计算时的正确率比较低,是因为没有很好地正确掌握算理和数学运算中的法则。但同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导致计算正确率低下的重要因素,那就是没有完全养成良好的数字计算习惯。比如有的学生作业字迹书写潦草不规范,有的学生没有良好的认真审题习惯,有的学生每次计算题做完之后没有养成认真验算的良好习惯等等。所以在练习题中,同样的一道计算题,有的学生算对了,有的部分学生则还是出现了许多错误。因此,让每个学生尽快养成良好的计算数学习惯也已经是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这就必然需要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每个学生进行严格要求。除此之外,还要给予小学生一些学习方法。如:组合计算的方法检查命题方法,一对横式抄题,二对竖式,三对组合计算,四对得数。

2.用练习使学生明白算理

学生不仅要从思想学习得到数学知识,构成数学技能,领悟现代数学基本思想,实践数学操作尤为重要。假如他们平时无法正确进行操作,就会对学生们的正确理解数学能力造成不良影响,对学生们在学习数学时的效果也会造成不良影响。那么,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以结合学生实际认知,实现让学生能够动手动脑实践操作并探究活动的设置,放让学生能够动口、动手、动脑,全面主动融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在操作过程中要带去学生发现、理解、认知和熟练掌握数理运算学的定律、法则,对数学算理进行正确理解。

3.借用分析推理深化算理理解

在教育中,我们应该不断渗透严格的数学思维方式,这将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以及认知结构的优化。算理是优秀的教材之一,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在计算中多问“为什么”,这将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算理。

结语

在现代课堂教学中,教师们需要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挖掘各种教学资源,采取多种教学途径,调动广大学生的多种视觉感官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培养广大学生良好的计算思维习惯,让学生计算教学真正发展成为不仅只限于关注学生计算结果,而更加注重计算过程、理解学生算理、发展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有效教学载体。

参考文献:

[1]于文哉.小学数学计算算理教学的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01).

[2]孔令燕.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算理的结构分析及教学策略[J].好家长,2017,(39).

[3]柳鹏程.小学高年级数学计算教学中算理的分析及教学策略[J].数学大世界(下旬),2017,(04).

[4]李和平.小学数学算理教学的有效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