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研究

同日格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乌兰花镇蒙古族小学,011800

摘要: 本文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为讨论方向,结合了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计算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阐述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方法,以期达到激发学生计算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教学方法
DOI:10.12721/ccn.2021.157078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在众多数学知识内容体系中,数字与计算是日常生活中用的频率最高的数学知识。因此,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极为重要,在小学教育阶段就要打好这个基础,为之后的数学知识学习与日常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具备良好的计算能力是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性内容,良好的计算知识有利于帮助学生培养数学思维。

一、培养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新课标提倡数学教师应全面加强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坚持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在现有的课程计划上进行重组与完善,以发展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为侧重点,引入多元化教学措施,切实贯彻新课标指示精神,强化学生主体观念,对小学生数学能力进行全方位培养。但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数学教师教育理念过于传统,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缺乏足够认知,仍采用陈旧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处于被动接受教育的状态,无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数学教师的教学手段过于单一且存在局限性,导致小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厌恶、抵触等心理。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多元化的教学措施层出不穷,数学教师应积极关注教育前沿信息,学习先进教学措施,满足学生计算体验,强化学生计算能力。

二、计算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1.有利于提高思维能力

在小学教育中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更重要的意义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计算能力作为其他数学思维的基础技能,对数学思维的形成起着极大的影响作用,只有以良好的计算能力为基础,才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思维。计算能力的提高可以帮助学生不断开发思维,提高推断能力和逻辑思维。这对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以及推理能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过程中,也对学生其他思维能力进行了培养。在不断的锻炼过程中,学生就会形成超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这些思维能力都是以计算能力为基础,并且都对日常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

2.为日后学习打基础

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对之后的数学学习有着很大的影响。如果在小学阶段没有打好数学基础的话,对于日后的数学学习,会产生极大的阻碍作用。因此,在小学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可以帮助学生为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数学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它与语文、英语不同,它并不是一门记忆类学科。他需要学生在自身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推理,得到自己的认识,形成自己的思考和思路。只有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分析思路,才可以更快更准确地解答问题。而数学学科最基础的就是计算能力,良好的计算能力是优秀成绩的开端。因此,若学生需要树立独立思考能力,有完善的解题思路和思维方式就必须要培养其计算能力。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方法

1.强化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小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与课堂的主要因素,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现阶段数学教师面临的首要问题。小学生思维能力较为简单,其思维形式处于固化阶段,主要体现在他们依托固化思想模型延展后续思维活动。由于数学学科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严谨性以及逻辑性,导致学生在面对数学知识时不可避免地遇到瓶颈期。如何规避这一现象,强化学生学习兴趣,化抽象为形象、复杂为简单,是教师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时需要思考的主要问题。当前信息化技术与教育资源日渐融合,其独特的直观化、立体化以及形象化改变了旧式数学课堂的抽象化的同时,利用附加性因素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满足了学生对计算方式学习的需求。因此,教师应以学生认知规律出发,利用信息技术,用视频、图片的形式具体描绘教学内容,促使学生在感知的过程中产生直观的体验,强化学生计算能力的同时拓展了学生的计算思维。

2.加大对口算和估算的训练

在计算能力培养中,口算和估算能力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若熟练掌握了口算和估算,在做题过程中,会缩短大量的计算时间。提高口算和估算能力,都需要进行大量的训练。在口算方面,教师可以在每次上课之前对学生的口算能力进行测试。比如选取几名同学到台上做计算题,或者采取口头问答的方式,并且在测试过程中要有一定的时间限制,使学生可以在时间限制之内准确回答出答案。在长期的锻炼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应进行总结,为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提供借鉴方法。

在估算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就需要将估算所需要用到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比如说四舍五入的具体用法。教师需要明确地向学生传达四舍五入的具体用法,对应该在何时使用,如何使用等问题进行明确解答。除此之外,就要为学生提供锻炼机会,估算也可以像口算一样,在课前设置问答题。还要对一些应用题进行解答。比如说苹果装箱会有余数这一类问,教师应该将解答思路完整地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从而提高估算能力。

3.尊重学生计算差异

小学生思维能力、理解能力不同,在计算教学中难以快速理解数学知识,这导致不同学生的计算能力出现差异化。学生具有差异性的计算能力为数学教师带来了许多困扰,如仅针对计算能力较强的学生开展计算教学,会让能力较弱的学生在理解上存在困难,对算理的把握较抽象,导致其逐渐失去参与学习计算方法的兴趣;仅针对能力较为薄弱的学生开展计算教学,会让计算能力较强的学生认为计算过于简单,进而出现自大、膨胀心理。针对这一现象,教师首先应尊重学生的差异化,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在尊重他们学习差异化的基础上,拓展学生计算能力。在小组合作讨论的过程中,计算能力较强的学生起到了良好的带头作用,帮助计算能力较差的学生深化对算理、运算知识的理解,提高了他们的计算能力。教师可通过课前小组预习、课堂讨论、课后复习等方式,全面提高计算教学的质量。

以“小数加法和减法”一课为例,鉴于学生之前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首先,教师可以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通过合作预习的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讨论。个人无法理解的知识,可由小组合作进行讨论,如出现意见不一的情况,教师可让学生对其进行备注,在课堂上通过提问等方式进一步学习教学内容;其次,在讲授完教学内容后,教师可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计算竞赛,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学生计算的兴趣,并针对获胜小组给予科学的表扬,以此有效地促使学生参与计算过程;最后,在布置课后复习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应提出开放性、互动性较强的问题,促使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缩短与同学间的差距,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计算能力,对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以及日常生活都会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为之后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便利条件。提高计算能力不仅能够提高学习成绩和思维能力,更能为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因此,教师必须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加大对口算和估算的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赵静.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方法探究[J].求知导刊,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