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另一方面能促进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因此,相关管理人员要加强对林业的科学管理,促使林业和经济共同发展。
一.我国林业管理现存问题
1.1管理制度不完善
要加强林业的经济管理首先要有健全的法律制度,才能对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也能使管理者执法行为有法可依。但是,目前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工作缺少相应的管理体系和制度,管理人员的工作分类不清晰,部门之间权责不明。这些阻碍了林业管理部门行使管理职能,导致管理方法不规范、处罚没依据等。同时,林业部门的日常工作也有相关的部门进行监督,在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监督单位的职能也未能得到有效发挥,使监督单位监管不严、监督不到位等。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已经影响了当前林业经济管理的发展。
1.2林业资源开发不科学
林业资源的开发具有较强的规律性,要依照植物的生长周期制定相应的开发方案。但是,目前我国林业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科学性。一方面,开发者未从长远发展的方面进行考虑,导致一定程度上的过度开发。而且,林业经济管理模式相对落后,比如:相关监管部门对林业经济管理工作没有重视,没有在结合市场需求和城市化进程的条件下进行合理开发,导致既过度开发又没有相应的经济效益,环境也随之受到影响。另一方面,林业产业规模化不明显,产业化水平不高。与此同时,各地区林业的发展水平不尽相同,有的地区林业资源丰富但是实行粗放式的管理,没有实现集约式的管理,从而制约了林业的发展。
1.3林业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要想提升林业经济管理水平,首先要进行人才队伍建设,优秀的林业人才能推动林业经济工作的开展。但是,目前我国在林业经济管理方面人才匮乏,一方面,他们缺少相关的管理经验,管理方式粗放且落后,习惯于用老的管理办法解决新的问题,使得林业经济管理效果不明显。另一方面,他们对市场变化不敏感,往往错失发展的机会。这些都严重影响林业的健康发展。
1.4林业发展投入资金不足
相较于其他产业而言,林业的发展生态周期较长,但产业的产值却不高,投资风险较大,因此,难以吸引社会资本的加入。而且,林业的发展需要有面积较大的土地,在管理过程中管理难度较大。正是这些因素,导致林业的发展前进阻碍较大加之没有相关的政策的扶持,林业发展资金不足,难以形成规模化的发展方式,零散的发展方式造成林业资源的浪费较大。
二、加强林业经济管理的措施
2.1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一方面,要对林业经济管理的制度进行变革,相关的政策制定要严格遵循本地区林业的发展的规律,要调查本地林业发展情况并对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此为基础进行政策的改进。新的政策要能保障林业经济工作的有序开展。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监督执法,要对林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全部过程进行监督,对于一些不合理的砍伐现象进行强有力的约束。咋日常管理过程中,要不定期开展专项整治活动,打击破坏林业健康发展的行为,并对违法行为及时进行查处。
2.2科学开发林业资源
在对林业资源进行开发的过程中要进行统筹规划。一方面,对林业的资源进行开发前,相关单位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开发方案进行评估,保障开发方案的合理性。在方案设计时,要紧密联系实际,对被开发地区的林业资源进行科学分析,借助信息平台对相关的林业发展数据进行汇总和整理,作为制定开发方案的依据。林业部门要加强基层指导,强化基层的管理能力,提升基层人员的执法能力。另一方面,要探索林业发展的新模式,对现存的发展模式进行分析并依照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对发展模式进行调整,调整方案时要时刻遵循节约、循环的发展理念。实现林业经济发展的结构优化,更好地推动林业经济发展。
2.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要为林业的经济注入新的思想,要不断提升林业经济发展的人才素质。只有人才发展速度与行业发展速度相匹配,才能实现林业健康长远的发展。所以,林业部门在开展日常工作时,要结合实际的工作情况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同时,在日常工作过程中,从业人员要经常深入基层做好调研工作,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方法,增加自身在林业开发、养护方面的经验,提升管理过程中对人、财、物的应用效率。
2.4借助科技促进林业发展
科技发展对各行各业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林业经济发展也要借助科技发展的势头,向更高层次发展。林业的科技发展要求要转变原来粗放式的发展方式,不断提升林业发展的科技含量,这是实现林业长远发展的前提。因此,用科技发展林业是十分可行的方案。科技发展首先要利用科技的手段对当前市场进行分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最大程度的发掘自身优势,使林业资源达到最大价值。其次,要深化科技改革,对乱砍乱伐的现象进行监管。最后,在进行林业日常监管时,要积极发挥群众的力量,鼓励群众对违法行为进行制止或举报,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做到人人护林、人人爱林。
2.5给予林业从业人员优惠政策
从资金方面基于林业从业人员一定的政策倾将有助于林业经济和谐发展。这种做法的依据是,通过资金奖励可以调动林业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比如国家谁开荒谁获利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群众植树造林的意愿,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林业经济发展中来,林业发展也进入到了快速增长期,大大提升了我国森林覆盖率。另外,在日常可以组织群众参与植树造林的活动,鼓励各单位共同参与。一方面能够林业事业发展贡献力量,另一方面通过该活动也提升人们保护森林的意识。
2.6加大对林业经济的资金投入
林业发展规模的壮大,离不开社会各类资本的介入,因此,相关部门要制定好相关的政策,吸引投资者加入到林业经济发展中来。要想增加林业的经济价值,要从林业资源加工上入手,对林业资源利用进行深入开发,发展深加工产业,提升林业产品的附加值。而且,由于林业生长周期较长,在短时间难以获利,相关部门要为对林业产品的种植方面进行合理规划,引导投资者投入经济林、速生林,使投资者可以看到短期回报,从而提升投资者的投资意愿。政府要加大对林业发展的补贴力度,降低投资者的资金投入,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到对林业经济的投资中来。在投资规模逐渐壮大、产业规模扩大之后,做好产业升级的相关工作,同时推动林业朝着集约化的模式发展,积极与市场对接,推动林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结束语:
林业经济发展是我国产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未来的发展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因此,林业管理部门要不断创新林业的管理办法,才能推动林业经济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陶怡, 明财道, 陈厚荣,等. 加强林业经济管理 促进林业和谐发展[J]. 中国林业经济, 2018,(4):2.
[2] 王伟华. 加强林业经济管理促进林业和谐发展[J]. 经营管理者, 2019,(21):127.